分享

京昆线G5蒲城至西安至涝峪段,移位改扩建阎良互通采用双互通更好

 格德裁 2022-04-13

七、喇叭互通式立交应当与分离式立交配合,才能更好服务于局域经济社会发展。阎良互通紧邻铁路南侧,匝道端部与城市柱干道人民西路顺接,与G108、S107等普通路网之间大型货车,因人民西路难于向西延伸,必须穿行主城区,相互干扰严重,20年后移位阎良区振兴街道办谭家村新建是必要的。

移位新建互通与区域干线公路关中环线衔接,未采用或预留双立交方案建设条件,双向E匝道偏短,接线位置、纵坡分配、桥梁方案等,尚有优化空间。

(一)既有K1018+300阎良互通式立交

依据可研批复,本项目在阎良路段设2座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既有阎良互通式立交,另在阎良西南方向增加航空城互通式立交。

既有阎良互通位于咸铜铁路南侧,匝道端部与阎良区人民路顺接,结合区域综合交通网规划和富平--阎良发展规划,可研阶段提出阎良互通移至铁路以北,移位新建阎良互通,与关中环线(G108/S107)衔接,拆除既有互通,将空间留给人民路向向西延伸,下穿主线。

既有阎良互通为匝道上跨B型喇叭,单向匝道路基宽度为8.5m,双向匝道分隔式双车道断面。

(二)阎良互通方案拟定

1.匝道通行能力不足

预测2041年主流阎良往返西安为18542puc/d(初稿为20707),或因互通中心北移2km,偏离城区中心,减小了预测值。预测次流阎良往返蒲城为8447puc/d。

应补充设计小时交通量,或结合运行情况,补充高峰小时系数,应补充关中环线的交通量。

该互通交通量较大,既有主流匝道宽度不满足交通需要,应加宽主流匝道,左转次流匝道宜加宽。相应需加宽双向匝道,包括互通桥。

2.既有互通桥净空净宽不足

既有匝道桥跨径组合为20+2*25+20箱梁,斜度较大,主线为双侧加宽,桥下净空不满足主线加宽,需错位或移位新建互通桥。

3.既有收费站交织长度不足

既有收费站车道数,2012年扩建为3进7出,初测维持不变欠妥,进口车道数不足,卫星图直观判断交织长度不足,平面图中收费收费广场渐变段已经伸入合流鼻之前。

初测应补充收费站与分合流点的净距,补充渐变段长度,或说明既有鼻端至渐变段终点的交织长度。

4.互通式立交被交线应与实现横向交通功能

京昆高速公路阎良至西安段,规划建设初期的路线走廊争议较大,1998年开工后,1999年调整了高陵至西安绕城路段的路线走廊,阎良境变化较小,将论证比较的重心集中在了后半段。

规划阎良出口时,更多追求了主城区的方便性,对公路网之间的交通转换考虑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互通中心靠近铁路分离式立交,将服务区域分为南、北两个区域;二是被交线为断头路,附近无分离式立交解决横向交通,高速公路将服务区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铁路北侧的被交线是关中环线S107,后路网调整为G108,现状为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8.0m(施工图设计改为25.5m),设计速度80km/h。铁路南侧没有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标准较低,只能依靠城市道路迂回,即阎良互通周围公路网的交通转换,只能通过东侧的城市道路实现,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城市发展等影响较大。

5.比较方案

初测方案一仍为匝道上跨B型喇叭方案,在K1018+300错位新建匝道桥,将主流B、D匝道扩建为双车道,路基宽度10.5m,次流A、C匝道加宽至9.0m。

依据阎良区的要求,初测方案二移位K1016+780新建方案,采用双A喇叭方案,主线一侧为匝道上跨A型喇叭,被交线一侧为匝道上跨B型喇叭,最小平曲线半径分别为60m和50m。

方案三是将被交线一侧改为平面交叉,采用匝道上跨A型喇叭。

(三)阎良互通方案比较

1.拆除K1018+300移位新建是合适的。

初测对方案一进行定性论证基本合适。阎良城市发展向南靠近西安、向西靠近高速公路,发展较快,阎良互通周边城市化,可研阶段依据地方政府的意见,结合既有关中环线调整为G108、S107南移等规划,将现状阎良互通式立交北移 2 公里。

拆除现状互通式立交,交叉中心主线路基改为桥梁,预留人民路下穿京昆高速公路条件,人民路向西延伸红线宽度 40 米。

2.移位K1016+132新建方案没有比较方案欠妥。

互通范围主线平曲线半径2775m,最大纵坡0.839%,凹曲竖曲线半径18200m。

初步设计仅保留一个单喇叭方案,即初测方案三,主流右转B匝道半径偏小。互通中心偏离主流西安方向,平交口偏离阎良方向,如采用匝道上跨B型喇叭或涡轮梨形方案,至少应定性分析比较。因关中环线距铁路较近,变速车道或匝道伸入铁路桥,产生集中拆迁,或其它限制条件。

3.移位K1016+132新建方案应预留双立交建设条件。

初测方案二是双喇叭,征求地方政府意见之后,直接改为单喇叭,初设文件没有说明理由,方案抉择欠稳妥。

被交线为一级公路,具备区域干线功能,直行交通量和转弯交通量均较大,应采用或预留立交方案,双向匝道应当足够长

被交线一侧可采用简化立交,适当降低技术指标,如左转双向匝道端部采用迂回平交方案,减小征地和拆迁。

4.K1016+132新建入口收费车道数偏少。

阎良互通原收费站是2012年扩建的5进7出,移位后采用了站前治超,收费车道采用6进6出,出口收费车道数与入口相同,收费广场应远离匝道分合流鼻端,建议收费广场宽度渐变率不大于1:5。

5.双向匝道应加宽为对向分隔式四车道断面。

匝道断面类型和宽度应依据交通量和单向分合流鼻端长度确定。初设双向匝道采用对向分隔式不对称三车道,应加宽为四车道。次流单向匝道,依据分合流鼻端之间的长度,可采用单车道或单车道出口双车道匝道。

(四)K1016+137阎良互通方案优化

1.应补充G108互通匝道几何设计,预留扩能条件。

初设建议保留双立交方案,被交线一侧喇叭方案,可适当降低匝道指标,左转可采用岔道指标。

初设审查建议预留双立交条件,没有得到落实。设计单位答复是S107南移,现状公路变为城市道路,地方政府建议采用信号管理的平面交叉。路网调整不能割裂公路干线的功能,未来高速公路出入口不畅,仍是设计缺陷,地方政府考虑眼前利益偏重。

收费站EK0+940至平交岔道EK1+100净距160m,未来增加立交困难。收费广场渐变段120m,EK0+555/30.5m至EK0+675/69.70m,广场等宽段100m至EK0+775/69.70m。右侧渐变段125mEYK0+895/13.25m,左侧站前治超延长45m等宽段,渐变段120m至EZK0+940/13.25m。

2.主流右转单车道匝道接近饱和,应采用双车道增加通行能力储备。

初步设计主流匝道采用10.5m,施工图设计将右转B匝道减窄为9.0m。该互通不仅是阎良区的主要出口,也是关中环线上下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且接近规划富平阎良高铁站,预测交通量接近1000puc/h。

3.次流右转A匝道缓坡偏长,压缩了双向E匝道展线空间。

施设接主线纵坡为-0.915%/212.89m,分流鼻之后的直坡段长度143.73m,明显偏长,中间克服高差的纵坡为1.246%/260m,与E匝道接线纵坡为-3.755%/58.27m。

A匝道与E匝道下坡(3.4%)接线,采用3.755%/58.3m不妥,施设三角带路面横向排水不畅,应减小坡度值。

平面线形为卵曲线+S形曲线,园曲线半径依次为R800,R500,R270,指标偏高,建议减短。

桥梁交角47°,分流鼻远离交叉中心约105m,或为照顾桥跨布设富裕偏多。分离式立交中心桩号为YK1015+897.778,A匝道分流鼻对应主线桩号为K1015+792.233。

应核查减短A匝道长度,可同步减小1孔桥,或互通中心靠近A匝道分流鼻移动,增加双向E匝道的长度。

4.双向E匝道与左转C、D匝道平纵线形连续性欠佳。

左转匝道接双向匝道平面接线位置,均采用6.25m欠妥。外环D匝道的接线位置应该是4.50m,采用行车道中心线。内环C匝道由单车道过渡至双车道,采用渐变加宽时,平面接线位置为2.75m,采用线形过渡应该接在4.50m处,施设C匝道线形左移了3.5m。施设双车道D匝道未采用行车道中心线,单车道C匝道与E匝道右侧车道中心接线。

保证路面排水是一方面,E+C或D+E纵面同时应连续。在路基分岔(不是分汇流)处,E匝道3.4%,内环C接线3.7%、外环D接线3.0%,坡差偏大。若保持E匝道不变,D匝道宜采用3.25%,C匝道宜采用3.55%。

5.双向E匝道宜采用不对称人字坡,利于车辆变速。

施工图设计E匝道跨线驼峰居中,两侧均采用了3.4%的纵坡。一般变坡点适当后退,靠近主线一侧,减小进入收费站的下坡坡度,适当加大靠近主线一侧的坡度值。

6.左转驶出匝道偏长。

次流驶出上坡D匝道,起点接线缓坡0.343%/115.1m太长,终点接线纵坡3.0%/72.29m偏长,起终点均设置了直坡段,欠妥。匝道中间克服高差纵坡为2.16%/150m,R350应减短,可同步减小。

7.立交桥梁方案变化变化偏大,或影响互通方案。

初设匝道桥采用20+2*30+20m钢箱梁,总体设计图中为现浇箱梁;K1016+781蒲城方向友谊路分离式立交,原位拆除重25+2*45+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K1015+898西安方向分离式立交,原位拆除重建20+2*30+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施设匝道桥采用30+55+30m钢混组合梁,总体图为30+30+55+30+30m钢混组合梁;蒲城方友谊路向分离式立交采用25+2*35+2*25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西安方向关中环线分离式立交采用25+2*35+25钢箱梁,总体设计图、平纵面设计图、说明书多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径组合误描述为20+2*35+20m。

互通范围内,有3座跨线桥,建议结合施工方案,核查跨线桥净高增加值。

8.建议补充主线左右线的设计位置,或在标准横断面图标注。直接式变速车道和平行式接线位置均采用了17.45m,不含渐变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