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动的彩虹12 | 平常小墓的重大发现

 吴越尽说 2022-04-14
平常小墓的重大发现

图片


事情,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当大家撬开棺椁的分板时,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漆木器它们个个身着绣花彩袍,唇抹口红,满头黑发。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墓中,极有可能会出现中国考古史上的奇迹

因为,从荆州地区目前考古发掘的4000多座古墓中,虽然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文物,但大家期望中的丝织品,还仅仅只是偶见残片和碎片。因丝织物所用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普通的环境下容易老化、变脆,2000多年前的丝织物要保留至今,实在不容易。

在这座平常的小型墓葬里,是否有可能发掘出土一些2000多年前保存完好的丝织品呢?

滕壬生立即向荆州地区文化局汇报,荆州地区文化局便同时向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文化局发去加急电报,请求上级派考古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前来支援。当天下午,湖北省博物馆立即派副馆长王劲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总技师王孖、历史研究所技师王亚容等一批专家赶赴荆州,一起研究发掘与保护方案,考古发掘工作重新展开。

这一天,已是农历腊月二十五。

在专家的指导下,考古队员首先清理墓室的头箱。分盖板一揭开,四件彩绘着衣木俑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大家眼前。这些木俑都穿着艳丽的绣花绢衣,脸上化着浓浓的彩妆,头发梳妆的非常整齐,这类在楚墓中几乎从未见到过的情况,使考古现场所有的考古人员心中为之一震:

彩绘绢衣木俑!


图片


看来,这座小小的墓葬中真的有丝织品,这就是传说中的楚国丝绸吗?

彩绘绢衣木俑一件又一件被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取出,又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现场发掘 ,一件用树根自然形态雕刻的奇形怪状器物映入了大家眼帘,这件从未见到过的器物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在墓穴中呢?是镇墓兽吗?

考古专家们清楚地知道,楚人一般都在墓葬中陪葬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镇墓兽,这已成为考古学辨认楚墓的一种典型器物。

楚式镇墓兽,是东周楚墓中的一种典型的丧葬明器,质地多为漆器,形制有单头、双头、变形龙面式、变形人面式等,是先秦楚文化区别于同期其它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始见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战国中期。迄今为止,先秦镇墓兽的出土地,都在楚国所辖的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省,尤其是以楚故都纪南城为中心的荆州地区数量最多。

一件楚镇墓兽可分为鹿角、兽体、底座三个部分,在东周时代,兽体形态不断变化,底座也有方形和梯形之别,但鹿角始终不变。经过分析研究,认定这是一件根雕,属于镇墓兽的范畴,放置在墓里是用来避邪的。这件从数以千计的楚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根雕,因为年代久远,造形奇特,后来被中国根雕协会当做了会标的图案。


图片


根雕的出现,是否预示着这座古墓的与众不同呢?能有更为惊人的发现吗?

考古人员忙了整整一天,终于将第一块椁室分板揭开。但见,深棕色的丝质荒帷将棺的四周围得严严密密,棺盖上放置着一枝长约1.30米枝叶茎俱全的翠竹,竹叶自然伸展着,色泽青绿如新,青翠欲滴。 年轻的文物摄影师麻利地照了一张相。然而,就在闪光灯的灯光闪过之后,那枝翠竹仿佛在瞬间穿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 ,倏然枯萎。这就是考古界俗称的 “见光死” 吗?

那枝瞬间枯萎的竹枝条下面,隐约可见一块白色轻盈的三角形丝织品,平整的放在棺中部左侧的丝质荒帷之上。这难道就是那神奇无比的画吗?

曾参加过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考古发掘的丝绸保护专家王孖在仔细观察后发现,确实是帛画!是一幅折叠的帛画!

那么,什么是帛画呢?

帛画,就是“化干戈为玉帛”中的那个“帛”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画种,因画在帛上而闻名。

这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画师用笔墨和色彩在上面描绘图画。从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帛画起源于战国中期的楚国,到西汉时发展至最高峰,最后消失于东汉 。中国丝绸史学家刘克祥先生说:“春秋以前,书、契都刻在竹片上,然后编成竹简。大约从战国时期起,随着丝织生产的发展,开始部分使用丝织物书写和绘画,称为'帛书’、'帛画’。”

起源于战国、消失于东汉的画,大多数都出土在楚地,几乎都受到了楚文化的深刻影响。对此,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郭志坤说:“在出土简帛中,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在出土的简帛中,战国的都属于楚国,即使是秦汉简帛,多数出土地点也是在原来楚国的领域之内。书在这一地区大量出土的事实,不但表明这一地区当时文化的繁荣和学术成就,同时也揭示了这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片


作为楚国鼎盛时期的都城,有着400多年建城史的楚故都纪南城,是800年楚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在楚纪南城附近出土帛画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是,在荆州地区已经发掘的几千座楚墓中,为什么唯独只有马山一号楚墓中出现了帛画呢?

招魂习俗在楚国颇为流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绝大多数诗篇都具有追怀和招魂的意义,尽管它们并没有取名招魂,如:《离骚》、《天问》、《哀郢》、《思美人》、《涉江》、《怀沙》、《悲回风》、《惜往日》、《国觞》、《礼魂》、《湘君》、《湘夫人》尤其明显。而帛画正是这种习俗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偏晚。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这件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画,它产生于屈原作《招魂》的同时或稍早。

楚国帛画的广泛流行,前提是要有大量的丝织品。对此,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说:“中国人还有一个发明就是养蚕,生产出白色的丝织品叫帛,既可以写字,还可以画图,比竹木简好多了,可是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 太贵不能普及。” 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上述疑问。


来源:《荆州文旅频道》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卫平 张 旗

2022-03-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