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8离家到京赴美经历记

 感悟zs 2022-04-14

  

  

  

  

  

  

  

  

  

  

  

  

  

  

  

2008离家到京赴美经历记


2月份收到女儿邮件,看到了她在纽约为我买好的21日起程往返电子机票。我上网申请了国航知音卡,就准备赴美事项,决定18日离家去北京。(有了国航知音卡,2年内飞行2万公里,就可以免费乘国航飞机)

17日晚上,接受梅志英邀请去香满楼参加宴请。梅丽娟作陪,有市委办李重阳、口梆子剧院王有臣、高新区税务局赵会生等10多朋友、学生参加送行晚宴。

由于春运忙,北站的火车没有恢复正常运行,我带往美国的东西多,只能坐汽车了。刘士萍、胡季红、方佑军等都表示用汽车送我到北京。

18日,下雪。丽萍从北京发来信息,担心高速公路被封。方佑军立即打电话询问,高速公路畅通。为了安全,他派了他的有经验司机送我。

建堂、济光、富娥到家关闭电源、水源,整理、搬运东西上车。10点汽车出发,八达岭过后,路面有雪,不好走。1点多到达北京。由繁明安排,住进武警招待所。

招待所能上网,恰好上海的侄女李力也在网上,我们愉快地文字对话。从上海来北京的王玉等和我共进晚餐。

19日上午,我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看牙医,刘建彰大夫热情接待了我。中午,护士王素亚请我在医院食堂吃午饭。下午,我去保福寺附近的银谷大厦佳能快修店免费修理好了照相机。

晚上接受邀请,去侄女刘丽家做客。潍光、刘伟、历光等亲戚设家宴,为我赴美送行。看见了才女刘丽的宝宝-悠悠,悠悠一岁多,特别可爱。舅舅刘伟抱着悠悠,爱不释手。我立即照相。

20日,晓峰来宾馆看我,共进午餐。丽萍来宾馆看我,共进晚餐。我给祥懿讲了物理,讲了心理、讲了复习策略。共同制订了复习计划。祥懿是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学生,希望她今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晚上和长沙周南中学的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刘兵通电话,希望他帮助祥懿提高作文水平。2006年刘兵和我曾经一起到贵州讲学。他曾经在新浪网做客,讲高考作文。他出书,讲学,很有名气。今年我去长沙讲学,他和他爱人、儿子设宴招待了我们。

在北京期间,我通过电话和我的学生胡晓霞、刘颖、李海涛、刘海霞、杨生武、张彦文、许慧娟等告别。通过电话和我的网友睿、强强、弱水、小子等告别,感谢他们在北京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不少人希望为我设宴送行。可惜,没有时间了。又希望下次回国时为我接风。

21日,繁明委派宋利超开车送我到北京机场3号楼。3号楼漂亮、整洁、宽敞。小宋已经在1221日送我老伴到过3号楼。他记性好,一切手续很熟练地办理妥当。两件行李都没有超过限制23公斤的规定,随机皮箱也符合限制5公斤的规定,我们挥手告别。

我独自乘小火车到达边境检查口,检查严格而简练,我带上机的东西都符合规定。过关后,我来到26号等机口休息,130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81班机起飞。

飞机从北京向北飞,经过内蒙古、俄罗斯,由西伯利亚向东,飞向北冰洋,然后由北冰洋向南,飞过加拿大,到达美国。越过纽约,飞机往南飞到大西洋,然后再向北飞到纽约肯尼迪机场。

在漫长的飞行期间,我多次睡觉。睡醒后,满怀兴趣地看了新电影《梅兰芳》,和同座位的北京四中的语文老师聊天,讨论有关教育问题,我们有许多共识。

经过13个小时的直飞,纽约时间下午230到达肯尼迪机场。乘客分成两队入关:有美国国籍和有绿卡的一队;由美国大使馆签证的又一队。前者人少,队伍短。

我持绿卡,在第一队。按指印、照相,很快入关。我交了3美元租了小推车,去传送带处提取了个人的两件行李。急冲冲推车出关,想快点回家,和家人团聚。

由于一开始出关的人少,好象我是第5个出来,海关工作人员没事干,抽查了我的行李。开箱后,认真检查,一丝不苟。发现了我带的红枣、口蘑,老美看了看,OK,放行。一位乘客带的北京烤鸭被没收。

开箱,再装箱,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为了快,反而慢。

早在机场等候的女儿、女婿估计我出关遇到了麻烦,看见我推着行李出来,急不可待,举手欢呼。

我抱着外孙韬韬兴高采烈地上了汽车,我们向曼哈顿驶去。离开纽约十个月,纽约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老样子。不象北京,每次回去,变化很大。我们路经超市买了水果和蔬菜。

车到楼门口,巧遇我的好朋友许凯(在纽约读博士),小许主动热情地帮助我把行李搬到6楼。

老伴在家门口,美滋滋的,微笑示爱。晚上用亲手做的可口饭菜为我接风洗尘。

大家宣布:不让我干活,倒时差。我好感动。

感兴趣的朋友,请思考:

1)北京和纽约都在北半球,基本在同一纬度,为什么飞机不往东、西飞,飞直线?要往北飞,再往南飞,飞曲线?

2北京在东半球,纽约在西半球,时差:13小时,(如果是夏时制,时差:12小时)为什么飞机在221日下午起飞,到达纽约还是221日下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