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不知心归何处 2022-04-14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而且有学问也没有发展的机会,但还是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的,而君子想要有这样的修养,就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

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内心始终能保持这样的境界,积极,乐观,向上,恬静,淡然,但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对事没有私心,没有仇怨;反观小人刚好与之相反,小人长戚戚,自私自利,患得患失。

礼记.中庸》里面所讲的,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可与之相呼应,居易就是君子修身养性,心平气和,安分守己,等待天命的安排。君子不攀缘,能戒慎恐惧,努力反省检点、改过自新,也没有名闻利养的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自然心地宽广,坦荡荡。而小人平时肆无忌惮,行险侥幸,为名利干出很多不义之事,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患得患失,没得到想得到,得了之后又怕失掉,所以忧惧,长戚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