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向思维:想明白这个简单问题,你就开窍了

 知信行者 2022-04-14

逆向思维:想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问题,你就开窍了。

许多人做事没有逻辑,懒得自己独立思考,最喜欢随大流,人云亦云高喊口号。

要么就是不思考事物的对错,要么就异化为绝对的好坏,正反,对错,二元对立,非黑即白。

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人性】当中的底层逻辑完全相同。

比如: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寡妇就要从一而终,如果放在古代,这群人就是最热衷于“贞节牌坊”的群体。

有学问的人喜欢遵循圣人君子之道,不肯把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商业上,不屑于把自己书本中学来的道理用于赚钱,因为钱是铜臭,“君子固穷”。

一些油腻大叔到了某个年纪,排斥学习新鲜事物,拒绝融入社会,不思进取,自大虚荣,整天手把文玩,高喊“禅茶一味”。

还有许多其他的表现形式……

比如有些人高喊“虚无”“放下”,声称自己想开了,得道了,事实上却什么都不想干,只是为自己的无能和躺平,寻找一个借口。

这些都是固化自己思维认知的表现,人大脑的思维特质就是“用进废退”。

一旦你把自己的角色固定了,基本人就废了。

这些思维固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自己虽然做不到某个精神层面,但是我口号一定要喊的震天响,就是让别人看到我有这个境界。

什么实事求是,如实观照?

都不重要,我认为大象就是像蒲扇,我认为大象就是像柱子……

谁要敢说不像,谁要是敢说出大象的真实形象,我就跟你急,甚至不惜斗个你死我亡。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

就在于有人早早就停下了脚步,另一些人却总在马不停蹄,日日更新,提升自我,一日千里。

每天都有新的知识进入,每天都会让新的知识产生价值,变成信息流动出去,用自己的价值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其本质上,就是在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知信行者在搞自媒体的过程中,有一位熟识的好友。

每天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读书心得,真实感悟,不时在群里抛出自己或反或正的观点,经常引发群里的大讨论。

群里有的好友遇到难以理解的事情,好友也经常站在第三方客观角度,归纳,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有时候同一个问题,甚至会从七八个角度,进行剖析,分解,分析,解读……

好友私下和知信行者说,看似自己罗里吧嗦,举一反三,自己来回辩证,甚至有时候就像在群里和别人抬杠?

然而,正是这些不同思维的剧烈碰撞,收获最大的反而就是自己。

这位好友就是真正想明白了,人群背后的底层逻辑,理解了底层逻辑,就能充分理解身边的人和社会了。

知信行者平时写文章也深有感触,文章无论怎么写,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评论区,总是有人认可赞赏,也有指责不认同和谩骂。

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更没有什么绝对的错误。

把自己不认可的,不愿意承认的,自己不接受的,就全部打为“异类”,就是最大的固化思维。

别人夸你,你就高兴,别人批评你,你就不开心……

你就这么不值钱吗,自己的心情好坏要靠别人的“施舍”?

至于观点的争论,所谓的夸赞,批评,都只是虚妄,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比如:有人在群里信誓旦旦地讲,地球就是圆的,这就是真理。

知信行者反问对方,这个圆的标准是什么?圆的就是地球吗?

就好像西瓜是甜的,甜的就一定是西瓜吗?

知识就是财富,财富就必须只能是知识吗?

有果必定有因,那么有因就必定会有果吗?

这位群里的好友,立刻就跳起来指责,施主你“着相了”!

靠,你说的就是真理,别人反问你,就不是真理,就皆是虚妄,就是“着相了”。哈哈。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也不管你的年龄大小?

当你有一天忽然明白,自己不一定是正确的,别人也不一定是错误的?

甚至,你可以完全颠倒自己的思维认知,自己原来才是错误的一方。

当你想明白这一点,或许就距离开窍不远了。

一旦打开桎梏自己的思维枷锁,让自己开窍后?

你就会让自己打开,和原来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人原来还能这么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