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窑火千年赓续,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2022-04-14 | 阅:  转:  |  分享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窑火千年赓续,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千年瓷都景德镇有着许多传奇。瓷都不离水土,还
有那有千年的窑火。古窑民俗博览区在青山环抱中,占地面积大。以陶瓷文化为主题,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中国千年陶瓷文化的脉络,还可以陶
瓷体验、娱乐休闲。在瓷都制瓷历史上,童宾和督陶官唐英是深受景德镇人敬仰的。童宾,当地里村人,明代烧瓷技师。明万历年间,太监潘相奉命
到景德镇督造青花大龙缸。龙缸大而厚,入窑经高温烧制,不是变形就是坼裂,烧造十分困难。潘相为尽早完工,用各种方法紧逼、残害瓷工。童宾
为表示反抗,纵身跃入窑内,以身代薪,被窑内炉火烧死。没想到众人次日开窑,发现龙缸奇迹般烧制成功。为了纪念童宾,当地人为他建庙,敬他
为窑神,又被称为“风火仙师”。清园、明园有保留的和整体搬迁来的明清里巷和古建,内有陈设与附图,再现了十五六世纪景德镇制瓷业的风貌,
古老的烧窑手工技术与过程,呈现古人们烧窑的艰辛过程与生活场景。明园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八栋建筑。(明闾门)清园有玉华堂、大夫
第、沧溪民宅、窑柴行老板住宅四栋清代建筑。(玉华堂)瓷音水榭可以欣赏瓷乐器的演奏。二胡、笛、鼓、编钟这些瓷乐器都是用瓷土按专业乐器
技术要求精制而成,演奏出来的音乐非常通透空灵,是中国一绝,世界首创。走进历代瓷窑展示区,这里展示有古代保留下来的和复建的宋代龙窑、
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狮子窑、清代镇窑、以及明清六座御窑共11座瓷窑。龙窑(宋代,复建)为中国传统陶瓷窑炉之一,利用自然山坡
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龙窑结构简单,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造价低、装烧量大。馒头窑(元代,复建)是景德镇宋元明时期使用的典型
瓷窑之一,窑形似馒头而得名。有的馒头窑窑床平面呈马蹄形,又称马蹄窑。葫芦窑(明代,复建)因窑状如葫芦,故称葫芦窑。葫芦窑分前后两个
椭圆形窑室,前室高,后室矮,且前宽后窄,前短后长,形似半个葫芦卧于地面。狮子窑(清代,复建)又称槎窑,用于烧造民间日用瓷的窑炉。以
树枝杂木为燃料,因投柴口大,外形像狮子,故称狮子窑。明清六式御窑(复建)专门烧造皇家御用瓷器,皇家御瓷仅供宫廷使用,严禁流向民间,
它们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制窑水平。六式窑炉各有不同,每个窑炉只能烧制一个品种,名为青窑(烧制小件青花瓷)、龙缸窑(烧制大龙缸)、风火窑
(烧制多品种瓷器)、色窑(烧制高温颜色釉瓷)、爁熿窑(烧制中低温瓷)、匣窑(烧制窑具匣钵)。(青窑)(爁熿窑)镇窑(清代,现存)
是景德镇清代蛋形窑的唯一遗存。镇窑是一种窑式类型,因景德镇首创而被冠以“镇窑”。此处的这座镇窑是现存最古老、容量最大、烧造品种最多
的柴窑,一直用到上世纪90年代才停窑。窑房是穿斗式木构架建筑,烧炼以松柴为燃料,故又称“柴窑”。从装窑—烧窑—冷却—开窑,要一个月
的时间。手工制瓷技艺,清代琢器作坊,世界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个虫虫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