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城县美景

 zqbxi 2022-04-14

南城县自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建县,迄今两千多年历史,是江西省建县最早的18个古县之一,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古时别名建昌府,是药文化建厂帮的发源地。

南城,一座千年古城,因地理位置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地。自古争战,都是以侵占城池为胜利。为抵御外敌的入侵,修筑城墙是必不可少的防御建筑。城墙也成为一座城池的标配。历史上的南城曾也拥有过高大的城墙,雄伟的城楼。让我们来一探南城的城墙史,见证南城历史的变迁。

据相关资料,南城在唐代时期就修有“罗城”,有13里长,城墙厚一丈六尺,高二雉。东西开八门,南北开二门。南北二门是南城通往南丰、抚州的通衢。

南唐升南城为建武军,在旧罗城内增筑了一百六十丈的“制院城”,开四门。城墙上有敌楼24楹,高2丈,那时的城墙西至门楼岭,东到现在的天井源附近。

网络配图

宋元丰年间,以盱江为护城河,在西面和背面开壕沟,修筑新府城。新城高2丈5尺,周回9里30步,开十门;这次城恒的修筑被誉为“江西诸城之冠”。南宋建炎年间还对城墙进行过修整。

明初,发生过一次战斗,几乎失守,即对城墙进行整修加固,整修为东、西、南、北四门,其余六门全部堵塞。洪武初期的建昌指挥使,在四个城楼上建了城楼,并在西、南、北三个城门外修筑瓮城。

明正德八年,知府安奎对城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缮,在东门也补建了瓮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都改为双重城门,外城门为铁片包裹的双开城门,内城门为一尺厚的闸门。嘉庆、万历等年代都对城墙、城楼进行过修缮。

清代,建昌古城随着时光的流逝,又经过了几百年间,多次战争的洗礼,在光绪十年,知县赵之谦筹款对城墙进行过全面的整修,在城墙上,烧印着“光绪十年”字样的城砖随处可见。

网络配图

民国时期,民国政府曾再度修固城墙,增设碉堡等设施,把城墙作为战争的防御工事来巩固。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可以完整地看见建昌府古城墙的全貌,东门还有厚实的城门,有瓮城,有闸槽。南门是在现在的水文站巷口,西门也有城楼,北门也有城楼。

之后在特殊期间,南城的古墙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南、北、西三面的城墙砖石在”破四旧“的口号中被人疯狂地偷走或挖走盖房子、修路,后来仅仅留下了靠东面沿河的1300多米……

2008年修建盱江防洪堤,沿河城墙被拆除,只剩下城南不到50米的老城墙了。

昨夜,大雨下了一整晚。今早空气中,都是湿冷不凡,寒气逼人。

周日缘由,街面上的行人都少了很多。

别的地方不太清楚,抚州市这边是连续两个月阴雨天气,只在过年前一天,看到过一次太阳。

昨天休假,晚上撑着伞,走过太平广场,走过县委广场,走过泰伯路,来到王府大街上,自北向南一路向南。

雨一直淅沥沥哗啦啦下个不停。幸亏出门前穿了雨鞋,不然还真的是对脚底湿透,束手无策呐。不断扬伞抬头望天,假装月亮出来了。大家一直都在关注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却忘记了晚上还可以抬头看一看,皎洁的月亮。

今夜满目繁星,唯独没有看到皎洁的月亮。所以我就斗胆把以前的月亮加进了昨晚拍的照片儿里面。还望各位看官,同好们海涵。不过效果很棒。很漂亮。

马上就是雨夜里,下雨前短暂安静下拍摄的照片。

以上照片除了两张网络配图,其他都是我自己用一个普通的手机拍摄而成,夜景里面顺带加了个以前拍的月亮。希望不会那么突兀。更希望大家想念太阳的同时,能勿忘月上枝头。

最珍贵的,是无价的。比如母爱,父爱。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悔恨终生。有空多陪陪自己的父母。我选择返乡工作,为的就是能够在生活中,给予他们一点儿微不足道的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