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等奖教学视频 | 大班科学《有趣的密码箱》附科学领域教案

 当代学前教育网 2022-04-14

喻巧林+教学视频+大班科学《有趣的密码箱》

第十九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案

参赛作品名称

大班 数学:《创意拼图》

参赛作者

张峥琦

省市+单位名称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中心幼儿园

教学领域

数学领域

年龄段/班

大班

设计意图

在区角活动中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对拼图游戏很感兴趣,对这些玩具他们常常会爱不释手,有时候遇到块数比较多的复杂的拼图他们还会几个人一起合作着拼。而且拼图游戏在小班开始就有所接触,到了大班孩子的拼图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对他们来说拼图是个有挑战性的一项智力游戏。但是我发现孩子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兴趣指向比较浓,却缺乏一种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如何把"拼图游戏"作为教育的一个载体,把孩子们的学习变的更有方向和目标,并在游戏中能帮助幼儿提炼经验,拓宽思路呢?今天的这个数学活动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纲要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这儿教师的作用是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创设探究的条件和空间。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拼出各种图案,并能在记录单上记录拼出图形的数量

2.在统计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方法,寻求答案。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地体验。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尝试小组合作、利用统计表进行统计图形的数量。

2.活动难点:在统计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方法,寻求答案。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各种几何图形2.记录单3.几何图形拼摆的机器人4.创意拼图

经验准备:1.对图形认识的经验2.有前期拼摆图形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老师:今天班里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机器人)那你来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形状组合而成的?(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三角形 梯形)

2. 机器人由这么多形状组成,那你知道每个形状都有多少个么?

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每个图形都有几个呢?而且数的又快又准确?请小朋友进行分享,按照小朋友分享的办法来数一数。

(二)小组操作合作,尝试拼出图形并做记录

1. 第一次验证:(目标1:尝试运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拼出图案,并能在记录单上记录拼出图形的数量)

师: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有各种不一样大小的几何图形,小朋友们通过小组合作来运用盘子里的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并记录。(教师讲解记录单)

活动中提出几点要求:

(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拼图,一组拼出一个图案。

(2)拼图完成后以小组的形式做好记录,每组数一数你们拼出的图形形状都有几个,把相应的图形数量记录在第一次统计表里。(教师讲解统计表)

教师巡视

师:每组都完成了统计,说一说你们都拼出了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统计呢?

2. 第二次验证:(目标2:通过小组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并验证结果。

刚才我们完成了第一次统计,那我们请对面两组的小朋友进行交换帮我们验证第二次,看看他们统计的形状数量对不对。

活动中提出要求:

1)请每组进行交换,对对面小组拼图的形状数量进行第二次的统计,统计好填写在桌子上第二次的统计表里。

(2)统计好后。请你们来看一看统计表里第一次和第二次统计的数量一样么?一会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在做统计和交换小组时,我们要安静走路、轻言轻语和小朋友交谈,不打扰别人,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师:请小朋友回到自己座位上,我们来说一说哪组统计结果有不一样的答案?小朋友们进行分享、教师评价。

3.第三次统计(目标3:在统计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方法,寻求答案,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地体验。

师:刚才我们分享了怎样去分工合作,怎样去统计,现在我们每组来比一比,哪组先完成,保证又快又准确,还能节省时间,。

师:每组桌子上有一幅图片,请小组一起来数一数里边每个图形的数量,记录在第三次统计表里,完成后举手示意老师,老师就知道哪组先完成。

(交流分享每组的统计结果。对幼儿及时进行表扬)

(三)活动延伸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不一样形状,也是都可以运用起来的,我们下次进行活动时,咱们一起来快乐发展用书里进行各种图形拼搭和进行统计。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尝试小组合作、利用统计表进行统计图形的数量。活动的难点是:在统计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方法,寻求答案。孩子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虽说有一定的前期经验,但还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弱项进行教学。

本次活动我用言语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理解孩子的语气,肯定孩子探究的结果,让幼儿和老师互相在活动中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自信心,从而突出本次活动趣味性的特点。

承上启下的提问激发思考。我的每次提问都是为下个环节做准备的,常常是前个问题的提出能在下个环节中得到展现或揭开谜底。使幼儿充满惊喜和期待,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声音更响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踊跃,思维更活跃。

突出同伴引领。

每次操作都邀请幼儿示范或小结,使幼儿听到的是来自同伴的一种声音。他的经验和思维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强硬灌输的。这样就更方便并引导幼儿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引发再次操作的的欲望。        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发现问题并激发幼儿的二次操作,这儿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也是活动的重难点。我正是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启发他们进行再次操作,帮助幼儿经验提升。并且在操作前的示范中我交代了记录的另一种方法,使幼儿的操作有条不紊的、有目的地进行,而不再是无序的。操作结束后的同伴交流、相互分享经验也是同伴引领学习的过程,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也得到培养,使活动的重难点得以解决。

第十九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案

参赛作品名称

《认识时钟宝宝》

参赛作者

 刘雨婷

省市+单位名称

 重庆文理学院

教学领域

科学领域

年龄段/

大班

设计意图

纲要》和《指南》中指出,科学领域活动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和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与现象。5-6岁幼儿的时间知觉在不断发展,不会像小、中班幼儿一样通过自身的生活作息来理解一天的时间。为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设计了认识时钟宝宝的活动,帮助幼儿学会看整点、半点,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鼓励幼儿运用教学经验解决实践中认识时间规律问题。

活动目标

1.认知: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关系及对应时刻

2.能力:能正确辨认时钟的整点与半点,掌握读法和记录方法并尝试探索出其规律。

3.情感:在观察操作中感受数的乐趣,树立珍惜和遵守时间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认识整点与半点,并初步掌握读法和其规律。

难点:树立一日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 ;幼儿一日生活不同时刻的场景照片;自制时钟卡片与表盘。时钟宝宝视频,白纸,笔。

经验准备:幼儿对钟表及时针、分针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操导入:《时针和分钟》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神秘的宝贝。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手指操把它请出来吧”

2.老师放出ppt,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时钟宝宝,再拿出实体钟表让幼儿进行观察操作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时钟宝宝。这个时钟宝宝的名字叫“三点”,另一个叫“五点”,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二)操作观察

1. 鼓励幼儿观察时钟钟面,大胆探究并说出钟面特点。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时钟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一共有12个数字;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其特点

2.引导幼儿发现时针、分针的不同点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时钟上除了12个数字,还有两个一长一短的时针和分针,那聪明的小朋友能区分他们吗?

观察结束后教师指出长的针是分针,短的针是时针。

(三)认识整点

1.教师播放时钟宝宝的自述视频,引导幼儿学会认识整点。

2.教师通过出示各种时钟图片,鼓励幼儿观察并尝试探索出整点时间的规律。

师:大家了解了时针宝宝后,我们再来看看这几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告诉老师这是几点

老师总结规律,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哪个数字就是几点

 3.请你试一试

师:看来我们聪明的小朋友都能认识整点了,那现在老师可要考考大家,我来拨针,你们来说几点了,请你们来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进行小组比赛看谁先说出时间

(四)认识半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半点的规律,用相同的活动方式整点来认识半点。

2教师总结规律: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半。

(五)联系幼儿实际生活

1.老师放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图片,让幼儿猜想图片对应的时刻及干什么事情。

师:诶,图片上的这个时间大家在干什么?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来上学和吃饭吗?

2.出示时间表,让幼儿自己填写对应时间

(六)教师总结,对本次认识时钟宝宝的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

1.将活动延伸至美工区,请小朋友绘制出自己的时钟宝宝,绘制完成后将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出自己的一日时间表,了解每个时间段自己在干什么。

2.编出时钟绕口令,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记忆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本次活动符合大班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身边最常见的时钟作为探索对象,通过认识时钟,进一步引导幼儿体会一天中时间顺序,树立时间观念。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其趣味性,可操作性,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但由于每个幼儿的认知发展不同,在活动中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情况,并进行指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