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建公司,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一)

 铜川1958 2022-04-14


基建公司,

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一)

陕煤建司 五十五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奏响发展强音。五十五年众志成城,艰苦创业,铺就光辉历程。

公司的55年,是白手起家,砥砺奋进的55年。陕煤建司以西北煤矿管理局建井工程处的前身起家,不断延伸扩展,产业涉及矿建、土建施工、公路桥梁、铁路施工、机电安装、煤炭开采、 机械制造和水泥生产等多个领域,規模从小到大,实力从弱到强。在这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中 。陕煤建人经历了思想、观念、情感的冲去、震荡和市场的洗礼、重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创业、转型和腾飞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企业华丽转身!

铜川1958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基建公司,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系列连载,每天一篇,欢迎收看!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陕煤建司)总部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东起漆水河谷,西至后山顶部,北起公园路,南至虎头山。占地面积1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南距古城西安100公里,北距革命圣地延安240公里。铁路、公路交通便利。

公司从1954年成立起,到2009年,整整走过了55年光辉历程。55年来,公司在国家煤炭部(中煤总公司)和陕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及陕西煤化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中共铜川市委、铜川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踏着共和国的脚步,从最初仅有600余人的一个工程处,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过了一条战天斗地建设国家、 转换机制驰骋市场的光辉历程,发展成为拥有1万多名职工的以矿建、土建、机电安装、路桥建筑为主营业务,煤炭生产、水泥生产和机械制造同步发展的综合性一级矿 山工程施工企业,成为全国煤炭系统十大建筑公司之一,成为中国建筑企业 500强之一。

企业总产值从最初年份的200多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近10亿元。先后在陕西省内的铜川矿区、黄陵矿区、澄合矿区、神木和彬长矿区建成矿井30座,形成设计年产能力1872万吨,加上在省外参建的20多座大中型矿井,共形成设计年产能力5000万吨以上。同时,完成矿区配套设施550多项、工业厂房和大型仓库100多座、原煤入选系统32个、大中型洗()煤厂11座,铺设输()电、通讯线路280公里,修筑各等级铁路300公里、公路1000多公里,建筑大中型桥梁100余座、各类涵洞240 多个,开凿隧道() 20条,建成铁路站场5处、各类给排水和供热管道500多公里、大中型水电工程14并承担了省内系统外400多家2500多项市政、工业、民用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施工,累计竣工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获优良工程727(其中矿建438项、土建224项、路桥37项、安装28)、全部免检项目18项。曾连创立井施工月成井8项全国纪录、斜井施工月成井4项世界纪录。生产原煤2000多万吨水泥400多万吨,柔性管箍接头100多万套,创省部级名牌产品3项。为国家的煤炭事业作出了贡献。

铜川富煤,早有煤都之称。 其开采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最晚也应始于秦而兴于唐宋,至清中期有所发展。但都是小窑作坊,手工操作,年产量不过2万吨上下,至抗日战争时期,因华北,华东、华南大批工厂迁入陕西,煤炭燃料需用量急剧增加,西安,关中发生煤荒。中共中央、陕西省政府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修通陇海铁路咸()()支线,开办各类煤矿60多家,开始使用少量机器,使铜川矿区有了突破性发展。1941-1945年,全矿区共产原煤182万吨(其中官办同官煤矿产70万吨)1944年《同官县志)中所述同官矿藏丰富,军需民用,成利赖之。其于抗建,贡献殊大,此后,每况愈下,至1949年,仅剩下4座小窑,年产原煤16.7万吨,约为陕西全省产煤总量的30%。

新中国成立后,铜川矿区如久病之人获得新生。经过3年经济恢复,满怀豪情迎着大发展的曙光,跨入了宏伟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党中央、政务院把西北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首先放在铜川矿区,燃料工业部作出决定,西北煤矿管理局雷厉风行紧张实施,经过短期筹备,于1954715日,在西安成立建井公司,在铜川成立其下属单位铜川工程处。铜川工程处的组成人员来自四面八方西北煤管局首批派来37名干部组成处机关(9I),地址设于五里铺漆水河桥东边;东北第一建井局为支援大西北承建铜川矿区第一座设计年产 60万吨的三里洞立井,挑选精兵强将260人,组成铜川工程处第一建井队;铜川煤矿是年4月成立的正在史家河立井改扩建施工的由201人组成的整井队,改为铜川工程处第二建井队正在第三煤矿(李家塔矿)改扩建施工的由98人组成的西北煤矿管理局建筑工程处第二工程队,改为铜川工程处土建队;西北煤管局于是年6月派出21人赴东北学习机电安装技术,返回后组成铜川工程处机电安装队。新组成的铜川工程处职工总数为617人,其中有代理副处长4人,工程师5,将强兵精!成为铜川第一支具有综合能力的煤矿专业施工队伍。

肩负着共和国的期望,得川工程处迈开巨人的步伐。踏出了他创业的第一步。这一步就是4个年头,也就是这一步,形成了公司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困境的三大法宝:一是干群一致、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二是先生产后生活、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三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风格。正是凭着这三大法宝,铜川工程处在以后的50多年里,立足陕西,转战内蒙、甘肃,宁夏、河北、山西等省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克服千难万险,以顽强的斗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出卓越的战绩!

铜川工程处成立半月后,就开工建设设计年产60万吨的三里洞立井,三里洞矿井是由中央燃料工业部批准建设,沈阳煤矿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西安煤矿设计院编制施工图以及预算的大型工程,其技术标准接近当时国际中等水平。矿井位于铜川五里镇三里洞村,工业广场居漆水河东岸。开工伊始,正值雨季, 杂草丛生的河滩一片泥水。由处、队领导,机关干部和甲乙双方组成的工地委员会成员,坚守施工现场。这支新成立的队伍充满了建设相国、无私奉献的激情。干部职工住在非常简陋的荆笆房里,或干脆住在更为简陋的工棚、土窑、草房里。没有机械化设备,只有镐、锨、荆筐、手推车,架子车等一些简陋工具。工人们组成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劳动热情非常高涨。大伙挖河道、砌河堤、挖山填沟、打夯平场,风里奔,雨里闯,日夜奋战,热大朝天!在短短的40多天里,严格把关进行高规格、高质量施工,参考苏联(ncn-101- 51)《地震区建筑规范提前完成可抗7级地震的漆水河道和工业广场地基的整治任务。

与此同时,矿井开工建设。凿井工人使用的也是普通的筒陋工具。但广大干部职工在施工中,积极开展各类突击队、突击手竞赛活动,在发挥自身技术特长的同时,学习苏联多循环快速掘进方法,大力推广打眼砌壁操作上的先进经验,广泛实施各工序的平行作业,充分发挥设备能力,使凿井速度不断加快。12月份,在水量每小时16立方米的眼难条件下,主井井筒月进成井36. 88米,超过国家定额47.5%;副井井筒月进成井46.1米,超过国家定额84%,创造出单行作业月成井的全国最高纪录!

19551月,工程处贯彻国家按劳取酬的原则,大力推行计件工资制,使计件工资的范围,在建井工程中达到5o%.土建工程中达到70%.明显地提高了劳动效率。5月份全矿井计划任务为1417.86立方米,实际完成1459.12立方米,超额完成作业计划。据此,有关部门确定铜川定额水平比国家定额提高10%.101日至年末,工程处先后建立6支突击队,不断加快建设速度。也就是在这几个月里,第二建井队巷道掘进突击队,13 天完成39.6米,超额58%,创造出圆班掘4.3米的最高纪录,超过国家定额112%

进入1956年,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先进生产代表会议的召开,承担王家河号立井建设任务的第三建井队,向全国各兄弟建井队发起竞赛倡议,连续3次提出新指标,并连续三次创造全国新纪录: 1月份成井59. 32米、2月份成井51.6米,3月份成井61.12米,超额完成倡议书中提出的各项经济指标,井筒工程比国家计划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劳动效率超过国家定能96.78%成本较预算降低24%,荣获上级颁发的全国矿际竞赛倡议奖和优胜奖。先进代表——掘进组长史俊文、工程师胡增壁,电工组长张作斌、木工崔洪波、锻工张喜林、班长苏强等,出席了在当年3月召开的全国煤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史俊文、胡增壁还作为集体代表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两次见到毛主席,史俊文在大会上发言,介绍工程处的做法和业绩,整个会场为之震动,受到苏联代表团的连声称赞。会后,苏联矿工代表团团员、顿巴斯斯大林建井掘进公司东布诺夫斯卡亚矿掘进队长沙罗瓦特夫和全国部分兄弟建井队的先进生产者亲临王家河1号井参观表演,交流经验。在这次大众的鼓舞下,6月份,工程处新建立不久的第四建井队,在设计年产60万吨的新建桃园平硐岩石巷道掘进中,实现大断面一次开凿” 掘进111米,创造出全岩巷道大断面月进全国新纪录!为了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工程处推广多循环作业、一次成巷等30多项先进经验,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152条,为国家节约资金14万多元,节约粮食11.1万斤,超额完成当年国家计划的13%.涌现出第三建井队、土建第四工区、砖瓦厂3个先进单位,28个先进班组,707 名优秀工作者。工程处在中央和全国创出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在这艰苦创业的几年里,工程处每年都有2座中型新建矿开工建设。加上老井改扩建施工,到1957年,共开工建设矿井12座,建成4三里洞(60万吨)、史家河改扩建(30万吨)、李家塔改扩建(24万吨)和前河露天改扩建(10万吨)形成设计年产能力124万吨。其中设计年产60万吨的三里立井,经过35个月的奋战,累计完成投资1816.2万元,吨煤投资30.27元,于195771日,作为向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献礼,建成移交生产。三里洞立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装备较好,井下采煤使用康拜因机组,是当时西北地区第一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矿井。当铜川火车站至三里洞矿铁路运煤专线建成,第一列火车开动时,陕西省副省长时逸之在剪彩仪式上,称赞铜川工程处干部职工干得好,打了一个漂亮仗!”煤炭部和西安煤管局也分别向工程处表示祝贺,他们一致称赞; 三里洞矿井建设得非常成功!

尽管施工队伍的机械装备仍很落后,开凿井筒中,仍用三角架、畜力、汽绞车,挖掘及装载工具仍用铁锨、钢钎、荆筐、推车、架子车等。井架的加工制作、组装、竖立、基本上是半机械化作业,一座井架重 10多吨,全靠抱杆、滑轮等手段来完成起吊和定扶位。但是,建成的矿井机械化程度却相当高: 300——400米深的井筒,全部用混凝土或料石砌壁;钢质的井架高达40米左右每座矿井安装的机械设备数量大都在上百台、几百台以上,铺设的各种管线长达数百公里。从世界煤炭建设发展史上看,即便是那些发展较早的国家,要从旧中国那种状况发展到1957年的水平,至少也要经历百年以上,而铜川工程处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真正是巨人一 步,跨越百年

1958年是国家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批新井集中开工建设, 工程公司迎来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二次建井高湖。工程公司的施工队伍随之发展壮大。到1960年,职工队伍首次突破万人。这一年开工的新井有王石凹煤矿(设计年产120万吨)、李家塔立井二改扩建工程(24 -60 万吨)、金华山煤矿(45 万吨)徐家沟煤矿(45万吨)鸭口煤矿(60万吨),东坡斜井(45万吨)、七煤矿(21万吨)、前河露天二期改扩建工程(10-45万吨) 8座,设计年产能力407万吨在建矿井6;王家河一(45万吨)王家河三号(15万吨)、桃园平硐(60万吨)、陈家河斜井(21万吨)、四矿改护建工程(8-10万吨)、东湾斜井(15万吨),设计年产能力共计166万吨1962年,除金华山、徐家沟、鸭口、东坡在建外, 其余14座全部建成移交生产,共形成设计年产能力611万吨。其中设计年产120万吨的王石凹立井是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也是二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1957 122日开工。至19611120日建成投产,完成投资3930万元,吨煤投资31.9元。王石凹立井是这一时期所建矿 井的成功典型。一是工期仅有4年,要比一般情况下建成这样的矿井所需时间缩短工期1年以上二是矿井技术装备水平较高。该井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由西安煤矿设计院实施,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工作面用3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爆破落煤,集中岩巷,皮带运输,采区石门装车,大巷3吨矿车,14吨架线机车运输主井9吨箕斗。4米滚筒,630千瓦绞车提升,副井3吨罐笼,钢筋混凝土井架;地面有主井生产系统筛装垂直同体建筑,副井系统、绞车房和机修厂同体建筑,行政生活福利联合大楼;筛选装车系统用大刮板运输机配筛14轴棍轴筛和快速摇动筛分机。皮带输送机配仓,跨线式煤仓,4立方米电扒贮煤场等,煤可直接装火车外运,是当时西北地区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矿井,在国际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19581月,在李家塔立井第二次扩建中,由井口至王石凹矿选煤楼需要修建一4.5公里的电车道。所经之处有山、有水,有沟,地形十分复杂。整个工程要开山、填沟、架桥,任务非常观巨。承担这项工程的是王石凹工程处土建队的4个连。施工中,连与连、队与队、班与班分别展开劳动竞赛。白天一片红旗,夜里灯火通明。广大干部职工不分昼夜地苦战,很多职工都是连干二三十个小时不下工地。大家镢挖筐抬,涌现出1(40) 1个月完成土方量1万立方米的万方排。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不但提前完成工程任务,而且与建委定额预算造价比较,节约332661. 29元,其中土石方工程节约227459.92元。土建队的技术员吴景星和机械厂钳工朱方荣、桃园建井四队掘进工杜家法一起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7月,在王石凹井筒砌壁中,干部职工集思广益,把用吊桶送沙浆改为用风筒溜沙浆,大大提高了沙浆输送速度和输送量,使效率提高4倍左右。也就是这一月,王石凹建井工程处建井队向全国各兄弟单位发起倡议,第一建井队在主井筒每小时涌水53立方米条件下,创造出立井井筒单行作业月进成井92.66米的全国新纪录,跃过了徐州湖里、阜新新丘,比英国是年最高月进73.9米高出18.8! 9月,王石四建井工程处第二建井队,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施工速度在风井施工中,创造出单行作业月进成井109. 41米的新纪录,跃居全国6井筒月进成井超过100米以上的第四位;并4天内完成副井大型井架安装任务,比国家规定时间缩短工期8.75倍,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实现了向全国各兄弟单位发起值议中的各项指标,受到上级表扬。

1959112日,金华山工程处第三建井队在金华山立井井筒掘进中,创造了日进9.4米的成绩,超过了徐州权台主井日进9.2米的全国纪录。11 23日,焦坪架空索道工程开工,至1960525日移交生产,完成总投资154.7万元。这项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工期大部分时间却在施工困难重重的隆冬季节。焦坪矿区山高沟深, 片冰天雪地,又是滑坡地带,加之炸药和设备短缺,土方工程主要靠人工挖运。由山下向山上运输材料(运距平均达100多米、坡度平均为60多度),主要靠府挑人背。工程总指挥、公司副经理殷仕林用亲身经历的长征精神激励大家,800多名职工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难、斗风雪、战严寒,队与队、班组与班组、个人与个人,互相展开竞赛。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完成架空索道线路4.5千米、塔架38(木制29座、钢制9)、拉紧站2座、铺固站2座、架设直径为46毫米重载索6千米、直径为38.5毫米的轻载索6千米、直径为28毫米的西鲁式牵引素14千米、前河装煤站厂房549.5平方米、片石挡土墙壁1436立方米、绞车房150平方米、绞车道1500米,柳林沟卸煤站厂房673.5平方米、片石挡土墙壁97.42方米,浴室锅炉房及办公110平方米,6千伏输电线路3700米、通讯和信号线路4500米、土石方15.86万立方米,非标准设备和配件制作100种。122日,由煤炭工业部和中国煤矿工会全国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煤矿基本建设先进经验观摩传播队(22)来到铜川。参加这次现场会的有各级有关领导和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以及铜川地区各单位的代表223人。共传播井筒、平巷、压风机、钢筋等方面的经验58项,其中竖井井筒厚表土施工、王石凹竖井综合堵水、井筒注浆下料平行作业等16项经验是铜川工程公司的首创和独创。在这一年里, 工程公司涌现出集体和个人标兵474人,其中出席全国群英会1(王哲明)、出席省群英会14名、市先进97名、公司红旗手262名。在金华山矿井施工中开展的红旗竞赛和组织"七一十一等节日献礼活动,当年由集体和个人创造新纪录250次,节约钢材4.9吨、 木材100立方米、水泥54吨、火药717公斤,提前工期39天完成施工任务。当时,为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全年开展比、学、赶、帮劳动竞赛和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涌现出省级红旗单位1个、市和局级红旗单位12全国煤矿基建局标兵5人,省、市、局、处级标兵共计740人,特别突出的是王石凹共青团快速掘进队和金华山红旗快速掘进19605月开展的劳动竞赛,分别创造出岩巷月进573.85米和半煤岩巷月进750.3米的全国纪录!

1960年,铜川工程公司改为陕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基本建设局,下属单位发展到5个工程处(王石凹工程处、金华山工程处、第一建筑工程处、安装工程处和建筑材科生产处)和机修厂、运输队、职工医院、职工子弟学校(1958 年成立),年职工总数达10829人。

19611月,基本建设局机关由铜川市七一路原办公地址迁往西安市和平门外李家村。3月,原在铜川的党群机构(包括党委、工会、团委)正式撤销 基建局所属在铜川地区的5个工程处的党委,以及铜川办事处、运输队、机修厂、医院、小学、农场等6个单位合建的一个党总支,均归铜川矿区党委领导。8月,根据上级精工减政精神,基建局开展调整机构、精减人员,铜川地区的职工年末精减到8696人。1962 末精减到6617人。随着共和国三年困难时期的到来,基建局也进入了她的艰难时期。为了尽早走出困境,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多种措施,想法设法,眼难地维持企业。没有建设任务,就由施工单位利用已建成项目,边生产,边建设。这一时期, 基建局远在西安,组织铜川地区的施工工作很不方便,加之施工任务不足等原因,企业效益一步步下滑。

1963 年上半年出现亏损45,12 万元的严重局面,1964年以后,职工10年没升工资,而职工子女不断增多,大职工的生活开始困难起来。但在这些困难面前,从领导到工人,广大职工没有悲观丧气,而是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开创局面,一方面在职工中进一 步深入开展社会主 义教育运动和比、学、赶、、超的五好竞赛,另一方面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和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加强成本分析,集中财务管理权限,加强财务监督,使公司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扭亏为盈。同时,组织151名技术本领过硬的干部职工成立5个重点掘进队。这5个重点掘进队的人数占全局掘进职工总数的28. 5%,其中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共有48人,技术等级平均5级。重点掘进队的建立,使施工质量和进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徐家沟矿总回风巷的施工中,巷道断面为7.3平方米,属奥陶纪石灰岩,普氏硬度810,料石砌碹,全月掘进成巷105. 1米,比国家规定指标50米提高1.1倍,掘进工效为1.38立方米,砌碹工效为0.588方米,分别超国家定额84%80%,工程质量验收为一级品,施工中没有发生过人身和机电事故。在鸭口矿运输大巷工程建设中,9个月掘进成巷546.2米,平均月进60.7米,最高月进91.7米,比国家规定指标提高83. 4%,质量全优。为了推广基建局的做法,西北煤管局在铜川召开为期6天的现场会议,基建局交流的(关于短段掘砌施工方法》的经验,受到代表们的致好评。 在大干苦干的同时,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效率。比较突出的革新项目有日本机头针和日式风钻的主要配件螺栓螺母、风镐尖尾模型、胶皮瓦模等,提高工效325倍。特别突出的是第二建井队机电工人韩立民对国产72- -12 型钻架的技术革新,他吸取日式LB -56 型钻架的某些特点,并结合具体工作条件,对国产钻架在调节阀、配气系统、钻架高度和操作手柄等方面做了改进,彻底改变了在其结构上存在的活塞行程短、移动不方便、附件较多、操作不集中等缺陷。明显地提高了打眼速度,深受工人欢迎,受到上级的嘉奖,并在19644月份西北重点掘进队现场会议上推广。

19661121日, 上级下达建设设计年产45万吨的东背塔平硐。广大干部职工尽力排除文革干扰,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建设任务。东背塔平硐由渭北煤炭工业公司设计队设计,共有4个井口,掘进井巷9129米,竣工房屋面积20938平方米,共完成投资1880.9万元,其中建安1650.4万元,设备230.5万元,吨煤投资43.76元,该矿井属特厚煤层,使用金属网假顶分层长壁式采煤,东背塔平硐建设得又快又好,又做到了安全施工,赢得了上级和建设方的高度赞扬。

1969年初,陕西用煤十分紧张。当时的铜川市长张铁民为此其至零点乘车到煤矿,在井口向矿长、区长要黑煤面"19694月,兰州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抓紧三线建设,随时准备打仗的指示,在兰州召开陕、甘、宁、青四省()三线建设座谈会。国家计委、建委、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和国务院16个部、委、办派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对陕西的煤炭工业提出的要求是:以渭北黑腰带为中心,除充分发掘现有煤矿潜力和大力开展节约用煤外,建议加快黄陵等矿区建设。同时积极建设一批小煤窑, 以满足四五用煤需要。1969 9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共陕西省委和燃化部领导时提出陕西煤炭工业在1970年至1972年的三年,要实现年净增原媒生产能力1000万吨。

1969年冬至1970年,基建局先后有11座矿井开工兴建上石节(设计年产能力30万吨)、石窑沟(30万吨)、荒草湾(30 万吨)、衣食村(30万吨)炭科湾(30万吨)、陈家山(150万吨)衣食村露天(30万吨、下石节(90万吨)、永红斜井(15万吨)、前卫平硐(21万吨)、苍村平硐(45 万吨),设计年产能力共计501万吨。但这些矿井都是在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情况下开工建设的,存在布点不合理、基本建设战线过长、建设标准较低等缺陷和问题。

1971 年开始,随着矿井精查地质报告的提出,用了三四年时间,本着有利集中生产、方便生活、经济效益合理等原则,逐步对焦坪矿区在建矿井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调整后的矿井有:下石节平硐,以一条下石节平硐和走向运输大巷,把原设计在半山上的上石节、石窑沟、荒草湾330万吨的斜井,从井下连接起来,构成90万吨的下石节煤矿,原来3个独立斜井变成了3个采区。生产的煤炭由运输大巷、平峒直接运到地面工业广场,装火车运至用户。陈家山平硐:用一条走向平硐将原设计在山峦之中的贾家沟、春林、衣食村等斜井在井下连接起来,构成个设计年产 150万吨的陈家山煤矿。 工业广场设在陈家山川道,开阔的工业广场,为矿井开发的合理布局、煤矿的集中生产,生产区的布置提供了较好的平面和空间位置。焦坪煤矿:由前河露天矿和东背塔、永红、前卫3个井口组成焦坪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105万吨,在东背塔地区新建一座处理原煤能力150万吨(考虑玉华接续矿井需要》的原煤筛分、转载、装贮系统,为煤炭装车外运提供方便,经过上述调整,对能利用的开工矿井,分别并入有关矿井,不能利用的衣食村露天、苍村平硐等则报废或停缓建。由于投资所限,扩建的前河露天工程也停止建设(仅补充了部分设备),维持原30万吨生产能力。(内容来源于陕西煤炭建设公司五十五年)

(未完待续)

来源:铜川195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