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漆水暴涨:去年那场铜川近20年最大洪水安全过境,你还记得否?

 铜川1958 2022-04-14

漆水暴涨:2018年8月21日铜川近20年最大洪水安全过境

(作者:冯均仓)

2018年8月21日16时—22日7时,铜川市大部分地方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全市降水量在12.8—150.4毫米之间,最大印台袁家山。漆水河达到最大流量356m3/s,为2000年以来最大洪水。

经市防汛办监测:此次强降雨漆水河、沮河水势均上涨明显,其中漆水河耀县站3时30分达到最大流量356m3/s(警戒200m3/s),7时回落至162m3/s,列水文实测系列第5位,为2000年以来最大洪水;沮河柳林站22时36分达到最大流量383m3/s(警戒100m3/s),7时回落至70m3/s,为2010年来最大洪水,列水文实测系列第4位。桃曲坡水库水位涨势明显,但仍低于保证水位和汛限水位,于22日0时30分开启低放水洞进行泄洪,泄洪流量30m3/s,后于5时加大泄洪流量为80m3/s。

漆水河,奔流不息千百年,至今仍是铜川市人民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铜川的母亲河。漆水河发源于印台区(郊区)玉华镇凤凰山南,流经金锁关、纸坊、印台、王益后,在耀县城南与沮水汇合,全长64.2 公里。

1969年7月23日至8月10日,疾风怒号,大雨瓢泼。漆水河咆哮冲毁了两岸的农田、房屋、冲倒了体育场大桥,裹挟着房屋和桥梁的碎片以及人、猪、马、牛,奔向下游。

1970年8月4—5日,漆水河再次暴涨,城关的河道洪峰断面流量曾达每秒588立方米。河水涌入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建材厂、市木材公司等单位,冲走了木材和河两岸的房屋。

纵贯铜川的漆水河,由于地处川道中,纵向弯度多,河水流向不定,加之长期缺乏治理,河道支离破碎,垃圾废土堵塞,旱季水枯河臭,雨季洪水成灾。仅1960年和1970年两次河水泛滥,市区遭受山洪袭击,房塌、桥毁、路断,十余人在水灾中丧生,上千亩农田被冲毁,国家财产达数百万元。

1972年12月12日,在铜川市委张铁民倡导下,铜川市革命委员会发出来《铜川市革命委员会关于今冬明春治理漆氺河的通知》,市境内的中央、省、市属20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军民十多万人参加了治河会战。当时有人攻击张铁民同志“治河是防洪不防修”、是“为走资派树碑立传”,到处贴大字报。对此,他毫不畏惧,昼夜奔波在治河工地上。在长达40华里的漆水河畔到处留下了张铁民同志的足迹。

从1972年12月—1975年2月,历时三年的全面综合治理漆水河工程,共修筑河提30余公里,建小型水库4座,修大小桥梁18座,排洪洞(渠)16道,共筑河堤29597米,造田近千亩,路边栽梧桐树4000多株。全部工程共移动土石92万立方米。施工期间,辖区沿河两岸的224个单位的干部、工人、人民解放军、农民,一起出动,参加义务劳动。河滩人如潮,车如流,日夜奋战。西安电影制片厂曾拍摄《战漆河》新闻纪录片。经过治理,不仅解决了漆水河河床变迁漫溢之弊,而且保护了沿河两岸2500亩农田。

漆水河开始返老还童了,可是为治河呕心沥血的张铁民,于1977年调离铜川,1985年在西安病逝。

这是2018年8月22日上午10点,漆水河印台北关河段涨水时的情景。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