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85%的散户会亏损? 原因就是这4个

 阿国宝 2022-04-14

做交易十几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新手,最终能盈利的不多,但亏损的可不少。

能玩出来的大多有几个特质:心性坚韧、自律性强、 目标清晰、行动力强、做事细致、资金充沛。

缺少这几种要素的新手,基本扛不住市场的折腾,毕竟“野生交易员”的成长周期平均在2—3年左右,期间的亏损已经够令人痛苦了,更别说还得在低谷期去磨平自己的棱角。

虽然亏损的原因五花八门,但细究根源也很强的“共性”,或许这些是每个新手都要接受的“身心”考验。

 (一) 

接受亏损,避免“捞本心理”

我们都知道交易信号本质上是对一次图形/指标“机会”的下注,成败受概率主导,而非人的意志。

图片

当走势触及止损,说明它是不合预期的,代表我们的纠错条件得到了市场的“证实” ,此时理性的应对方法,应该停手离场,等下一个阶段走势,新的机会复现。

但有些朋友捞本心理太重,虽然能执行止损,但却无法离开牌桌,损完了不拉倒,总觉得还能再抢救一下,一个信号一天内能做出三笔损单,导致本来就捉急的胜率,再次被稀释。

比如趋势突破策略,平均三损一赚一保本的胜率,就指着小概率的流畅单边回血了,结果莫名其妙多出两笔损单,这直接破坏了风险收益比的平衡,让正期望变成负期望。

图片

换个角度来看,交易系统产生的技术优势,被情绪化交易带来的犯错成本直接冲抵。

想要避免这个问题,应该只做信号的“首触”,当日止损要暂停交易,给自己冷静下来的时间才能有充分的耐心等待下一次图形的“复现”。

(二)

不要过度盯盘,避免贴近市场

一个交易者真正应该研究的是大趋势将如何演变,而非日内的K线走向。

因为盘面和交易者是会相互影响的,过于关心小级别的波动时,也必然后受到短线走势的诱导。

因此很多人在没有厘清思路时去盯盘,很容易陷入「主动分析」的误区,比如信号还没有完全确立,就已经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或者趋势遇阻出点回调,就以为要反转了,可以激进一下逆势搏点位。

直觉性”的交易行为是大多数新手亏损的主要原因,原因在于他们每次交易都缺乏思考和风险评估。

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无脑”盯盘的习惯,把大部分精力用来维护一个“理性”的交易模式/流程上,固化成日常的流程习惯。

例如盘前:确定交易品种、明确高价值的信号、市场结构划分、考虑损位和出场、仓位布局。

从经验角度讲,沉默成本是隐性的存在,盯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看不见”的支出,它会缓慢降低你的警觉性,让你觉得“今天要是不找机会做一单,都对不起挺了一天的老腰

实际上我做过20年数据统计,以我的系统条件某品种一轮趋势的酝酿,需要日K的数量平均27根,再去掉无序的折返震荡,一年之中所谓的趋势信号能有七八次,能踩中两轮就算非常不错了。

有些朋友说自己是趋势交易者,却一天不拉的盯着日内K图,他们在找什么我不确定,我猜可能是“理想”吧......

(三)

交易逻辑混乱,核心策略不唯一

其实交易中有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格局问题,立场问题!

85%交易者的亏损基本都集中在频繁交易这个原因上,而频率过高的根源正是「主动分析」带来各种的幻想、错觉。

比如某个朋友,均线有苗头看均线,均线没苗头看裸K,突破新高了能追单,受阻上不去还能画个黄金分割赌一波回调。

这个什么走势都能区分的老手,却是个从来拿不住趋势的“趋势交易者”

图片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基本原则,缺乏核心立场。

如果你连主要趋势的多空都没有判定清楚,那么在小级别上应用各种指标和方法,都是缺乏“基准”的。

确信是多头趋势,那么小级别的回调才是最佳的机会,再次上破则意味着打开了新空间,趋势得到新的发展。

图片

如果不相信,就像前期的原油多头趋势中明明是大幅上涨后的「中继整理」却有很多人认为它上方阻力强劲,假突收回可能反转。

图片

换句话说,立场决定了你的交易倾向,而你的交易倾向必然会直接影响你的决策行为。

核心逻辑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客观的衡量对错的“道德体系”  在这个逻辑下,我顺势的操作行为都是“对”的值得被提倡的, 所有逆势操作的冲动,都是违背纪律的,需要“避免”的。

制定客观的交易系统来制衡我们的心态和情绪,必须养成“对”和“错”的观念才能使操作循规蹈矩。

交易者不应该为止损感到挫败,而要为“错误的交易行为”感到羞耻。

(四)

交易逻辑是为了两个目的

1、搞明白你想做的行情,通过过滤条件有针对性的捕捉

2、搞明白对你系统有利的市场环境,有策略的择时/择机而动

大多数人的亏损,其本质原因就是因为在不利的环境下过度交易,出现亏损后所产生的压力又压垮了心态导致节奏错乱,错过了真正应该捕捉的趋势。

犯错不可怕,搞不明白原因才可怕,这代表无法打破认知怪圈。

真正的聪明人不能只关心别人通过什么手段在市场赚到钱,而应该关心那“沉默”的85%都是因为什么错误导致了暴亏,因何黯淡离场。

图片

说一句反直觉的话,其实大多数人本身是具备盈利能力的,一个经过标准化只测试原始仓位的突破策略尚且能做到年均60%的利润,何况满腹理论的老手呢?

只不过他们偶尔赚的钱被压制不住的连损给亏回去了,逻辑混乱带来了更多的冲动交易。

所以,真正值得研究的是如何避免亏损/无效交易,压低自己的风险成本就能变相的提高收益,既而扭亏为盈。

但似乎大多数人总是在关心更“高”胜率的交易手法,却不关心自己的“跑冒滴漏”

准确率多高的策略才是系统的“终点”呢?  

一年要赚多少倍的收益,才能满足日日盈的“目标”呢?

只能说,大多数散户不光对亏损没有了解,甚至他们对自己追求的盈利目标也缺乏认知,只是人云亦云的“普通人” 思维,但可惜交易却非“普通行业”能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