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祭祀森林火灾很少?城镇化使得传统文化衰退,社会风险增多!

 喂拍好 2022-04-14

我们祖先几千年传承和积累下的生活经验,现在被当做封建迷信,城市由于居住密集、土地稀缺导致一些传统文化没有条件传承,乡下的传统文化有环境传承,却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改变。现在处于两个极端,城市里没祭祀文化,要不祭祀已经没有了仪式感;而乡下呢,常因为祭祀引发森林火险。

编辑

在城市和乡下,已经很少见到陶瓷烛台。我们景德镇生产烛台的厂家也少了。乡下取而代之的是插电的工艺品,乡下用了一年就扔到垃圾桶。而城市里,几乎见不到烛台,就更不要说陶瓷烛台啦。复兴传统文化益处多,比如这个陶瓷的烛台,经久耐用,而且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在我国民间就有不少陶瓷烛台、香炉等陶瓷古董,而义务小商品的工艺品虽然价格低廉,但其很难作为传承物品,另外就是工艺品烛台也是易燃品,所以复兴传统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些老物件的功能恢复或者创新其功能,延续其生命。

编辑

以前,我们爷爷辈用来装米糖的陶瓷罐,现在往往用来做插花用途。如果不延续传统器物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就会走向没落,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森林火险。在古代,人们祭祀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发生火灾,这是因为以前的人经济条件不好,用烛台的话就不会有火灾,还有就是即便是蜡烛熄灭了,还可以下次使用。而现在,我们的乡下祭祀基本没有烛台,而且攀比严重,会点上很多蜡烛、燃放不少爆竹,甚至有人带上礼花上山燃放。

编辑

经济似乎催生了一些陋习,以前用陶瓷烛台,点蜡烛就会有限制。现在乡下祭蜡烛和焚香都是没有章法的,类似这种烛台和香炉的祭祀用品几乎看不到。几乎每一年的祭祀日,乡下都会有森林火险。干部们难道就没有发现问题?如果引导居民使用烛台和香炉,那么这个森林火险就降低了许多。陶瓷烛台也可以定制的,这样也能防止遗失,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编辑

复兴传统文化,对于社会来说利大于弊。殡改后,一些木制的棺木被陶瓷取代,可是价格没有降下来,好的瓷棺价格不菲。文化的变化,值得我们的重视,特别是一些有益于安全和环保的应该保留,就如这烛台和香炉。我们倡议相关部门对祭祀中提出要求,对新时代的一些陋习进行规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