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0年周恩来接八婶娘进京,请她吃多年不吃的馄饨:让您等了40年

 风声之家 2022-04-14

2022-04-14 17:26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

周恩来在京忙于工作,无暇回故乡看望亲人。

于是,他便将八婶母她的孙子周尔辉一起接到了北京。

在他们到来的第一天,邓颖超便做了丰盛的晚饭招待两人,可当一家人围在饭桌前时,独独没有见周恩来的身影。

正当大伙奇怪时,门口传来了周恩来的声音。只见周恩来手中端端正正地端着一碗热混沌,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碗混沌放在了八婶母的面前,轻声问道:“八婶母,尝尝这碗馄饨是不是当初的味道?

八婶母还未开口,只听一旁的周尔辉说:“伯伯,你是不是记错了?奶奶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馄饨了。

周恩来听后笑了笑,解释道:“尔辉啊,伯伯没有记错。只是这碗馄饨,伯伯让你奶奶等了40年......

那么,周恩来的八婶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关于这碗馄饨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周恩来与八婶母

周恩来的祖上虽然是淮安的大户人家,但是当他出生时,正逢国家之乱,家道日渐衰落。

等到他懂事时,家中已经变得和平民百姓无异了。

他的生母万冬儿在生育他之后还不到一年,父亲周贻能因为亲兄弟去世,弟妹又没有子嗣,便将他过继到了弟妹陈氏膝下。

虽然名义上是过继了过去,但周恩来依旧享有万氏的爱。

等于说,周恩来小时候是享有两份母爱的,两个母亲都出身名门,将他教育得很懂事

但这并不能改变家道中落的事实,他的生父为了维持生计便常年外出工作,一年到头很少回家。母亲万冬儿还要照顾他的两个弟弟,日子过得很苦。

在周恩来10岁左右时,他的生母和嗣母因病过世,留下了三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周贻能常年在外奔波,无法照顾三个孩子,思前想后,他把三个孩子带到了杨氏那里。也就是周恩来的八婶母

在周恩来眼里,八婶母是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但并不迂腐

周恩来的八婶母杨氏

杨氏出生于农户人家,小时候的生活过得很苦,嫁给八叔周贻奎之后,更是没有享过一天福。

周恩来的八叔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虽然经过治疗捡回来了一条命,可是双腿却留下了残疾,再也没能站起来。八婶母嫁给他之后,便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还生育一个儿子。

杨氏的三口之家,因为周恩来三兄弟的到来,瞬间热闹了起来。

当时年仅10岁的周恩来是几个兄弟中的老大,他不似弟弟们那样顽皮捣蛋,相反他乖巧懂事,经常照顾着弟弟们,让八婶母少操了很多心。

但周恩来毕竟是个孩子,总会有贪玩的时候。

少年周恩来

一次,周恩来带着弟弟们来到附近的一条河边,正好看到附近有一只小船。胆大的他们乘坐着小船,顺着水流的方向一直往下飘去。一路上凉风习习,偶尔还将手伸进水里,玩得好不快活。

小船一直流到了状元楼的桥下,他们看这里十分的热闹,于是便一同上岸玩耍,一会儿听书先生说书,一会儿看别人耍把戏。

这一帮孩子是玩得开心了,但可急坏了八婶母

几个孩子从早上出去后就没再回来,到了中午也不见人影,八婶母找遍了附近所有的地方,愣是没找到他们。八婶母心中焦急,便招呼附近的邻居、亲戚一起找。

而此时的周恩来他们,正在状元楼那里玩得不亦乐乎,早就忘记了回家吃饭。一直到夕阳西下,几个孩子才恋恋不舍地乘船回去。

还没到家,周恩来就听到了八婶母焦灼的叫喊声,他心里一沉:“坏了,出去玩的时候没有和八婶母说,不知道她找了多久了,回去肯定少不了一顿打。

然而,当船只刚刚靠岸,八婶母就飞奔而来,她的小脚踩在夕阳里,也踩在了周恩来的心坎上。这一次,是他让八婶母担心了。

原本想着无论八婶母怎样罚他,他都没有怨言。

但没想到的是,八婶母只是一把将他们搂在怀里,什么也没说。

滴在周恩来脸上的泪,让他明白了八婶母真的很担心他们,也很爱他们

八婶母这一抱,让周恩来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哭着告诉八婶母:“八婶母,我们错了,我们以后去哪儿一定给您说,不会再让你担心了。

八婶母摸着周恩来的头,哽咽地说道:“好孩子,八婶母不怪你们,走,咱们回家。”

从那以后,小小的周恩来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尽力帮助八婶母照顾着这个家,身上有着那种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稳重......

离别时的馄饨

1910年初春,周恩来离开了八婶母,离开了淮安。

周恩来即将出生时,他的生母梦到了一只类似鸾凤的神鸟闯入怀中,之后便有了周恩来,后来还给他起了小名“大鸾”。封建思想下的他们,也隐隐约约觉得周恩来将来是个干大事的人。

所以当周恩来即将离开淮安,跟随伯父去东北读书的时候,没有人阻拦。

但大家心里都充满了不舍。

在将周恩来送到车站的路上,周恩来多看了一眼馄饨铺,八婶母就知道他是想吃了,于是拉着他的小手便往馄饨铺走去。

周恩来反应过来后,立马向八婶母说道:“八婶母,我不饿,我不想吃馄饨。

八婶母并没有理他,只是径直地进入了馄饨铺。她问了问价格,又翻了翻身上的钱,发现只够买一碗馄饨,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说:“老板,来一碗馄饨。

当老板将馄饨端到周恩来与八婶母面前时,八婶母将这碗馄饨推到了周恩来面前,说:“大鸾,吃吧,他家的馄饨味道很好。

八婶母,你也吃。”周恩来懂事地说道。

八婶母不饿,你吃吧。”八婶母推让道。

两人就这样让了好大一会儿,最后八婶母坚持要周恩来吃,还说:“大鸾,到了那边要好好学习,等你以后有本事了,再请八婶母吃。

于是,周恩来将这碗馄饨吃了个精光,也将八婶母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将来自己会成为国家总理,只是想着自己有本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八婶母吃馄饨。

但没想到,这件事等了整整40年才得以实现。

年轻时的周恩来

周恩来到了东北之后,慢慢接触到了新的教育,也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和众多革命者一起救国救民。

这期间,他和众多革命志士经历过枪林弹雨,一次次逢凶化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周恩来总理

而八婶母一家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

先是丈夫离世,后是儿子娶妻生子后参加革命,不幸牺牲,只剩下八婶母一人带着儿媳妇和两个孙子,在那个乱世里艰难地生活。

而且八婶母还从不接受别人无缘无故地施舍,只肯自己干活接受报酬,一生十分要强。不论是典当衣服还是讨饭,只要能撑起这个家,她都会去做。

新中国刚刚成立后,周恩来有很多事情要去处理,心中虽然一直想着八婶母,但一直没有时间与她相见。直至1950年秋,周恩来终于联系到了八婶母一家人。

听到是周恩来的来信,已满头白发的八婶母,眼睛瞬间就红了。

自从周恩来12岁离开家后,便再没了音信。这期间,她无比思念着他,一次又一次地祈祷“保佑大鸾平平安安”。她就像是一个母亲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自己的孩子。

如今听到周恩来平安的消息,还成为了国家总理,她再也忍不住,失声哭了出来。

影视剧中的八婶母与周尔辉

1950年秋,周恩来总理将远在淮安的八婶母和侄子周尔辉接到了北京,好好招待了他们。

当天晚上,周恩来端着一碗馄饨来到八婶母面前,愧疚地说:“这碗馄饨让您等了四十年,是恩来的不是。

“大鸾,没想到你还记得当初的事儿。当初八婶母以为,是我一碗馄饨把你送走了,让你再也不回来了,此后我就再也不吃馄饨了,期望着你早日回来,没想到你都还记着。”

八婶母感动地说道,眼眶微微泛红。

八婶母,您对我恩重如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来,快尝尝这馄饨是不是当年的味道。

说着,周恩来便将那碗还冒着热气的混沌,放在了八婶母的面前。

周恩来、邓颖超、八婶母和周尔辉围坐在饭桌前,聊着家常、问问家乡的人和事,和睦而幸福。

八婶母和周尔辉在北京住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周恩来忙里抽闲,和在京亲属一起拍了合影留念。

周总理(后排左二)与八婶(后排左三)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合影

周恩来原想让八婶母在京养老,虽然她不是周恩来的亲生母亲,可那两年对他的照顾一点也不亚于一个亲生母亲。他希望八婶母留在这里,让自己尽一份孝心

可是老人住惯了老家,坚持要回去。

周恩来拗不过八婶母,最终让她回到了淮安,将侄子周尔辉留在了北京上学。

此后,周恩来继续为国家到处奔波,老家的八婶母依旧每日里为周恩来祈福......

周恩来的家书

之后的1953年,周恩来再一次将八婶母接到了北京,居住了一个多月。

八婶母回去后,周恩来每个月都会寄去一些生活费,供八婶母使用。还告诉淮安县委,八婶母的生活费从他那里取,不需要政府再照顾八婶母。

对于周恩来的这一做法,淮安县委不由得感叹:周恩来真是国家的好恩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纪已大的八婶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后因病重住进了医院。但当时的医疗技术有限,八婶母得病无法治疗,即便是请来最好的医生,恐怕也是无能为力。

这让周恩来心中十分悲痛。

于是,他忍痛提笔向淮县人民委员会致信。

信中说道,他了解到八婶母的病无法治愈,麻烦县委关注一下后续治疗。等到八婶母过世后,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料理后事。

第一封家书

除此之外,周恩来还寄去200块钱,说这是治疗费和丧葬费。如果不够,还请他们先垫付。等到所有的事情办好后,来信说明,他一定会补钱过去。

没过多久,八婶母就病逝了。

得到消息后,周恩来泪如雨下,拉着妻子的手,不停地说:“八婶母就像是我的亲娘一样。

或许有人会疑惑,周恩来为什么不回去呢?

其一是因为周恩来平时工作繁忙,没时间回去;其二,是因为身为总理的他回去之后,地方政府一定会接待他,而中央这边也会因为他的安危派人跟随。周恩来总理不愿意耽误工作,也不愿意麻烦大家,这才没能参加八婶母的葬礼。

从当年离开淮安的那一刻起,周恩来就再也没回去过......

之后,淮安县委给周恩来寄信,汇报了杨氏的丧葬费。于是周恩来再次提笔,请求对方把单据寄过来,进行核对,查漏补缺。

第二封家书

等到淮安县委将单据邮过来后,周恩来第三次提笔。

他向淮安县委表达了谢意,并补上了欠下的尾款25元。还交代了八婶母的儿媳妇等人以后的生活费由他提供,县委不需要额外照顾。

之后在1958年,淮安县委向周恩来寄信,表示周恩来老家的房子破旧不堪,需要修缮。

第四封家书

而周恩来第四次提笔,以前考虑到八婶母还在,并未对房子进行处理。如今八婶母已经不在,房子更不需要修缮了,甚至还提出将自己家祖坟平掉的事情。

至此,周恩来寄回了四封家书,每一封中都提及八婶母

可见八婶母与周恩来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而他也一直挂念着八婶母。

周恩来的四封家书详情表

周恩来心怀国家,离家后便没有再踏入故土一步。

但他对八婶母的养育之恩,从未忘记,让人感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