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史名句欣赏【25】

 秋琰 2022-04-14

1、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掖(ye):通“腋”,狐皮以腋部价值最高。诺诺:随声附和。谔谔(色):直言争辩的样子。

【解析】这句话极形象地说明直言真话的可贵。历史上人云亦云的朝臣很多,敢于直言上谏的忠勇之士却很少。这就如同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皮珍贵;一千人随声附和,抵不上一个人的直言争辩。纵观历史,倡导直言争辩的君主,国家往往昌盛,而喜欢听媚词的国君,王朝往往消亡。

2、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解析】“得到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声允诺”。这是当时楚地的谚语,是对季布“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侠义品格的衷心赞叹。成语“一诺千金”源出于此。

3、 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

【注释】《后汉书·杨震传》。

【解析】为政以得贤为本,理国以去秽为务。汉安帝年间,其乳母王圣权倾朝野,就连王圣的女儿也敢在宫中胡作非为。安帝耽于声色,对此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司徒杨震针对奸小当权的时弊,抗颜上书,其中引用了《墨子》中“夫尚贤者,政本也”与《左传》中“为国者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的话,劝谏安帝选贤授能,铲除奸小,以求国泰民安。

4、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注释】《史记·孝文本纪》。法者二句:法律是治国的准则,法的作用是为了禁绝残暴,引导人们走向善良。正:准则。法正二句: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顺从。悫(jue):朴实,忠厚。

【解析】汉文帝是一位有名的仁德之君,西汉文景之治就是由他开创的。

他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有不少开明的、渗透着民主意识的、有利于老百姓的言论和主张。这里的几句话是他与官员们就废除同坐、收币法等事进行的讨论。这段讨论很有意思,特译介如下:文帝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准则,用它来禁绝残暴,引导人们向善。现在犯法定罪后,还要使无罪的父母、妻子、兄弟连坐,收没妻儿为官府奴婢。我非常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大家讨论一下。”有关官员都说:“百姓不能治理自己,所以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实行连坐将亲属跟犯人一起收捕治罪,目的在于牵制他们的心理,使他们不敢轻易犯法。”文帝说:“我听说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服从,况且管理百姓,引导他们向善,是官吏的职责。既不能引导他们向善又用不公正的法律去论罪,这反而会促使他们去干凶暴的事,又怎么能谈得上禁止人们犯罪呢?”

5、 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

【注释】《宋书·列传第十一》。

【解析】这是临川烈武王道规劝说何无忌的话。当时道规与何无忌率领义军攻打桓玄,其时已攻破桓谧与桓蔚的军队,而无忌想乘胜攻打江陵,但道规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诸桓世居西楚,群小皆为竭力,振勇冠三军,难与争胜”。

而无忌弗听,结果为振所败。

6、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

【注释】《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倍:通“背”,违背。

【解析】这句话出自鲁仲连《遗燕将书》。书中鲁仲连陈说利害,指出明智的人不会因违背时势而放弃利益;勇敢的人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坏名声,劝燕将应当抛弃一时令人愤怒的失节,奠定长久不朽的功业,大丈夫应能屈能伸。

7、 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

【注释】《汉书·楚元王传》。

【解析】自古能用贤者可以王天下。廉洁忠直之臣能被任用,这是国家治理的表现。相反,正人君子被陷害贬谪,就是国家动乱的征兆。刘向鉴于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的现实,劝谏成帝要选贤授能,亲忠臣,远佞人,以兴王权。因为奸佞之人会使皇帝迷惑不清,使上意不得下宣,下情不能上达。而上雍下闭,会出现百怨沸腾,会招来普遍地反抗,那样,王朝覆灭之日就不远了。刘向言词恳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家利害攸关之所在,表达了他戮力报国的一片赤诚之情。

8、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注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刚洗过头的人必定要弹一弹帽子再戴,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再穿。

【解析】这句话极形象地表现了屈原不与污浊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高洁的品质。当屈原独自徘徊江边,一位渔翁对他说:“圣人不拘泥于事物,应能随世道转变。世道混浊,你又何不推波助澜?众人皆醉,你又何不一同沉醉?为什么要守身如玉而弄得被放逐?”屈原以此语回答,表示自己宁愿投身长流的江水,也不愿让自己高洁的品质蒙辱。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体现了屈原的人格魅力。

9、 哀贫恤老,王者所先,鳏寡六疾,尤宜矜愍。

【注释】《魏书·高祖纪》。哀:怜悯、同情。恤:体恤,救济。鳏:老而无妻之人。寡:老而无夫之人。矜愍(jTnmTn):怜惜、怜悯。

【解析】怜贫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好的君主往往能够认识到体恤百姓的重要性。延兴二十一年七月,魏高祖拓跋宏下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尊老扶贫、帮助无钱治病的百姓的命令,取到了一定的效果。

治尚简静,任贵应事。

【注释】《魏书·世宗纪》。

【解析】政事繁复,弊漏甚多。所以办事机构不必过多,能够简捷快速地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而不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是最理想的。对于官吏的任命和考核不在于爵位的高下,而在于他是否能够有效快捷地完成上级的任务。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一】

10、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这四句诗与《逸周书·周祝篇》文近似。

木实:果实。披:劈裂。心:本干。

【解析】范雎谏诫秦昭王不要过分扩大诸侯都邑,不要对臣子过分尊崇。

疆土的扩大会使诸侯产生野心,对臣子过分尊崇会助长臣子骄奢之气。这就如同树木上的果实太多会压折树枝,压断树枝会伤害树的主干;扩大诸侯都邑,会危害国家安全,过分尊崇臣子会使君主卑微一样。助长诸侯、臣子跋扈专制之风,最终会危及国家的统治。

11、 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注释】《史记·秦始皇本纪》。此语引自《过秦论》。行义:干好事,指奉公守法。为非:干坏事,指为非作歹。

【解析】这是贾谊总结的秦亡教训之一,即生活安定的百姓人心思定,可以和他们一起奉公守法;而危惧不安的百姓惶惶不定,容易参与“为非作歹”的反抗活动。因为挨冻的人穿上粗布小袄就感到温暖,挨饿的人吃上糟糠就感到甘甜,天下嗷嗷待哺的人民才是新国君治国安民的资本。如果公卿以下一直到百姓,人人都怀着自危心理,身处穷困苦难的境地,不安心于自己的地位,就容易发生动乱。

12、 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

【注释】《陈书·徐陵》。

【解析】这是徐陵给仆射杨遵彦的信中的言语,诉说了他受拘留的那种感受。每天唯有以泪洗面,“朝千悲而掩泣”,可谓悲痛之极,晚上也由此而愁绪万千,如鲠在喉,不能畅言。那种生活简直令人难以忍受,每日处在一种生死不能自辨的境地。悲痛欲绝,而又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倍感悲惨。

13、 干将见重于时,贵其所以立断。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宝剑干将为时人所珍视,就在于它触物立断。李延寿以此证明凡事要合时宜,凡物要有所用。陆澄学识广博,精通古代典籍,但他的学问不适合当时的情况,因而空怀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告诫后世人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不能如赵括般只擅纸上谈兵。

14、 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

【注释】《汉书·刘敬传》。搤,通“扼”。亢(hang):喉咙、颈项。

【解析】与人打斗时,如果不能扼其喉,捺其背,就不能获胜。刘邦在建都问题上征求群臣的意见,大部分人认为应定都洛阳,而刘敬则认为关中有山阻隔,又有水行舟,金城险固,可谓“天府之国”。如果定都关中,就能够扼天下之亢而拊天下之背,制胜海内。刘邦从其计,终成霸业。后来,人们就以“扼其亢,拊其背”为喻,说明办事只要抓住利害之关键,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的道理。

15、 狡兔死,良狗亨。

【注释】《汉书·韩信传》。亨:同“烹”。

【解析】韩信辅佐刘邦,屡建奇功,如日中天,成为统领百万大军的头领。

而且有较大的独立性。在平定齐以后,韩信还逼刘邦封他为齐王。从此,楚、汉、齐成为三支独立的军事势力。韩信势力的壮大,威胁着刘邦的霸业。于是,刘邦在项羽死后,夺取了韩信的军权,封他为楚王。之后,刘邦又借人弹劾韩信谋反而逮捕了他。韩信在囚车里反省了自己与刘邦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发出兔死狗烹的感叹。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权力而互相倾轧的现实。

16、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

【注释】《汉书·项籍传》。

【解析】一打了胜仗,将官就骄傲了,士兵也懈怠了,这样的军队必败无疑。

骄兵必败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但在具体作战过程中,却很少有人能深刻理解它的涵义。项梁与项羽起义后,连连获胜,势如破竹,于是项梁就有了骄傲情绪,开始轻敌了。宋义十分担心,几次劝说项梁不可懈怠,但项梁充耳不闻,终于在大战中被章邯击败,项梁本人也命丧黄泉。

17、 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注释】《汉书·张良传》。

【解析】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加封功臣。功臣中大多是跟随刘邦出生入死、驰骋疆场的战将,而张良独以其奇策妙计被封为留侯。众将都认为张良没有战功却位及侯是不合理的。刘邦就说,张良虽未冲锋陷阵,但照样功高盖世,因为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他的指挥下,汉军能够出奇制胜,一举下敌。单从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张良杰出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是汉家天下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

18、 皇王以之致刑措而反淳朴,贤达以之镂金石而雕竹素。

【注释】《周书·列传第三十七》。措:施行。

【解析】《周书》作者以儒学立教,认为儒道的意义在于端正君臣名分,使贵贱分明,同时还能美教化、移风俗。他们指出,君王用儒道使刑罚得以实施,民风反而淳朴,贤达的人以儒学去雕刻金石,反而得到竹的素雅。这句话反映了史家对儒道的重视。

19、 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谈论虚无玄妙之语,不觉天色已晚;登山临水以游乐,忘记了自己正在慢慢变老。

【解析】苻朗性情宏达,神气爽迈,有操守,不慕荣华富贵。苻坚很赞赏他,他不得已出来做官,身为方伯,还像寒士一样耽玩经籍,手不释卷。这句话写出了他的性情,竞与江左名士遥相呼应,毫无二致。后归降晋朝,超然自得,志凌万物,所与交谈的人不过一两个,王忱去拜访,朗都不见他。

20、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注释】《史记·商君列传》。此语不见今传《尚书》。

【解析】“凭借德行的昌盛,倚仗强力的灭亡”,这是赵良高出商鞅的地方。

他看到了只有依赖德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凭借暴力手段,国家必将走向灭亡。商鞅个人品质刻薄少恩,推行法制采取残酷手段,最终下场悲惨,与此有一定关系。

21、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注释】《史记·魏公子列传》。

【解析】领兵在外打仗,为了国家的利益,君主的命令有时可以不接受。战争有关国家的兴亡,战争中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国家的利益。将领在战争中拥有特权,对无助于战争胜利、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命令,可不去执行。

22、 古者以天下为公,唯贤是与。

【注释】《三国志·三少帝纪第四》。与:给予,授予。

【解析】陈寿说:古代的人以天下为公,把治理国家的大事授给贤德的人。

如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后来,夏朝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也就打破了唯贤是举的状况,并在中国沿袭了几千年,严重地束缚了人才的选拔任用。

23、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注释】《隋书·帝纪第二》。

【解析】隋文帝杨坚说: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忠诚和孝顺才是最首要的。封建社会最看重的就是君明臣贤,父慈子孝。一个人对君主要忠诚,对长辈要孝顺,这才方显君子的品德。这虽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却也禁锢了许多人的思想,制造了无数无谓的悲剧。我们今天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认为愚忠、愚孝固然不可取,也确实制造过悲剧,例如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就是因为一味忠君,才得以被奸臣所害。不过为人要讲忠诚与孝道,把这作为品德修养的准则,这本身没有什么错。

而且未尝不可将此看作是我们民族的文明与文化。以诚待人,以孝事双亲,在今天仍然有其积极意义。正所谓“人而无信,不死何为”。

24、 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断。

【注释】《后汉书·陈宠传》。

【解析】治理国家好比弹琴鼓瑟,大弦弹得过于急切,小弦就会因此而断裂。章帝年间,尚书令陈宠就光武帝、明帝之后的严酷刑法上书章帝,建议他改变酷烈刑罚,宽松为政。否则,可能使犯人屈打成招,造成冤假错案;执法的官吏也会假公济私,作威作福。陈宠以弹琴鼓瑟为喻,生动地说明为政之道,贵在人道的道理。

25、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注释】《三国志·后妃传第五》。

【解析】这是曹操赞赏卞皇后的话:怒不形于色,喜时做事不失分寸,所以这是最难的。确实,遇事不惊、处变不乱、镇定自如、从容大度不仅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涵养和能力。然而这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所以曹操特别欣赏卞皇后。

26、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句话出自《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胜数。”意思是,必须把士兵置于生死关头,才能使他们拼死作战,然后死中求生,获得胜利。

【解析】韩信破赵之战,指导思想就是必须把士兵置于生死关头,使人人都为自己拼死作战,以获得战争的胜利。因此,韩信一反平常的布阵方法,背水陈兵,把士兵置于死地以激发他们求生、抗争的欲望,最终取胜,留下“背水一战”的著名战例。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

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旅打胜仗的历史事实来看,确实如此。

27、 驰名于州郡,而息誉于京邑。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二·华谭》。在州郡为官名声很好,而在京邑为官则不够出色。

【解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所能,而又右所不能。袁甫自称可做县令,中领军何勖问他为什么不为台阁职,他举黄霸为例说明能做好地方官的人未必能做好京官,人的各种能力并不平衡。许多道理是存在于一定范围之内的,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再成立,甚至成为谬误。

28、 得时无怠。

【注释】《史记·李斯列传》。

【解析】“得时无怠”,就是要抓住时机,懂得时机的重要。李斯是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李斯所处的时代,战乱纷争,游说之人掌握事态,李斯看到六国的衰弱,决意入秦大显身手。初人秦,他做吕不韦的舍人,深得吕不韦的好感,被任命为侍卫,因此有机会向秦王进言。并抓住进谏之机向秦王游说,乘六国王室衰微,征服他们。

29、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乡往之。

【注释】《史记·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一J、雅》。

仰:仰望。止:语助词。景行(hang):大路。乡:通“向”,向往。

【解析】这段话是司马迁对孔子道德学问以及伟大人格的盛赞。他把孔子的道德学问比喻成高山,令人敬仰;比喻成大路,导人遵循。司马迁说,尽管我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孔夫子的境界,但我内心却非常向往。

30、 自立然诺。

【注释】《汉书·张耳陈馀传》。

【解析】古人讲信用,重然诺,言必行,行必果,能兑现自己答应的事。贯高与赵王都被以谋反罪酷刑拷问。贯高一口咬定自己谋反,与赵王无干。中大夫洩公认为贯高体现了赵国的风尚,崇尚信义,自立然诺。刘邦也为贯高的精神所折服,赞扬他为“壮士”,并赦免了他。贯高为赵王洗清冤屈后,自己感到没有愧对朋友,尽到了责任。他自己却自杀身亡,没有接受刘邦的赦免。贯高的高风亮节,为后人所称道。

31、 儒者,所以助人君明教化者也。

【注释】《隋书·志第二十九》。

【解析】魏征认为:圣人之教,非家至而户说,故有儒者宣而明之,故儒者,助人君明教化者也。大圣人孔子虽满腹经纶,但单凭一人力量微薄,无法把其学说传播天下,于是他的弟子们搜集整理他的言论和行为,编写了《论语》,使他的思想广为流传。儒者也可以帮助国君治理天下,孟子与齐宣王,贾谊与汉武帝,魏征与唐太宗,前者都是后者的得力助手。儒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2、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注释】《汉书·高帝纪上》。

【解析】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忤逆道德的人必然败亡。刘邦在公元前205年,进入关中,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势力不断壮大。这年3月,董公向刘邦献策,让他依靠宣传与舆论的力量孤立项羽,以成霸业。刘邦听取了董公的意见,立即为义帝发丧,并亲自脱袖痛哭,以示哀悼。他还让全军也哭丧三天。

刘邦同时派人联络各路诸侯,指出义帝对诸侯恩重如山,而项羽却把他流放江南,又派人谋杀他,真是罪不容诛。刘邦从此与诸侯结盟,孤立了项羽,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33、 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

【注释】《史记,殷本纪》。君国:作国家的君主。子民:以民为子,爱护百姓。君、子都是名词当做动词用。王官:在朝廷做官。

【解析】古代圣贤,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特别关注。这是伊尹对商汤说的两句话,意思是:作为国家的君主,治理国家要爱护百姓,视民如子,这样为善的人就会来朝廷做官了。它特别强调当政者的垂范作用。

34、 容貌质素,颓然若不足者,而知度沈邃,言必有则。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四·李胤》。沈邃(sul):深远。容貌素朴,精神萎靡好像资质不足,然而见识算度深远,说话很得体。

【解析】李胤祖父在海上失踪,胤的父日常生活遵循守丧的礼节,在哀愁的折磨下,几年后就死了。胤幼孤,母亲改嫁,他长大之后也过着守丧一样的生活。上面这句话写出了他的生活状态和过人才情,得了父亲悲哀戚楚心理的遗传,而却能超越这些去施展抱负,他是一个可敬的少年。

35、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注释】《三国志·王母丘诸葛邓钟第二十八》。

【解析】钟会在牧蜀时说:聪明的人在危险还没有形成时就能发现,睿智的人在祸患尚未萌芽时就能觉察。意即人要有先见之明。凡事,尤其是坏事应及早发现,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事情已经发展得很明朗时才发现,则为时已晚。

钟会的用意是:文钦、唐咨是魏国的叛臣,应在其行为败露之前就扼杀掉,否则后悔不迭。

36、 下无磐石之托,上有累卵之危。

【注释】《南史·宋本纪》。托:寄托;依靠。

【解析】在下没有坚固的磐石做依靠,在上却有堆垒起来的蛋滚下来的危险,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如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真是危险到了极点。汉代王符《潜夫论》中曾说:“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为朝露之行而思传世之功。”用累卵之危来形容险境,更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危险的程度。

37、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

【注释】《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解析】曹操与袁绍争天下,荀彧对此评论到:袁绍表面上宽容而内心忌妒别人,任用人才却猜忌他;曹公豁达大度、不拘小节、唯才是举。这是袁、曹的最大不同,也是导致袁绍失败、曹操成功的重要因素。袁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必然众叛亲离,而曹操用人不疑,使其智囊力量不断壮大,最终成就一番大业,因而,我们要从袁绍身上吸取教训,从曹操身上总结经验。

38、 朝野一礼,则家无殊俗。

【注释】《南史·列传第十四》。野:民间。

【解析】朝廷与民间的礼法制度相同,因而私家没有不同的习俗。古代中国,以礼治国,国君用统一的礼法制度进行统治。他们希望礼能统一人民的行为,使人民不敢反抗。这是一种愚民政策,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对人民施行的精神统治。

39、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高妙的言辞辉映很远,像明月清朗的光辉;深远的涵义回环舒展,像秀丽的岩石重重叠叠垒积。

【解析】陆机、陆云兄弟风骨清爽,神情俊迈,文藻富丽宏阔,言论慷慨激烈,是独步当时的名士。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二人的才学,文字华丽优美,设喻生动,对仗工稳,不逊二陆文章,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二】

40、 为社稷之计者,莫不先于守本。

【注释】《魏书·韩麒麟列传》。

【解析】为社稷考虑的人,没有不以农业为本的。以农为本的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思想。农业是立国之本,只有解决了人民的衣食问题才能解决其他问题。只有农业搞好了,国家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预防灾荒和战争,国家才能安定富强。

4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注释】《史记·陈涉世家》。安:哪里。鸿鹄(hu):鸿,大雁。鹄,天鹅。

【解析】秦朝末年的统治苛酷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陈涉、吴广领导的起义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陈涉崛起于垄亩之间,他向同伴发出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的感叹时,遭到众人的讥笑。于是陈涉喟叹燕子、麻雀怎么能了解大雁、天鹅的志向呢?

42、 心战为上,兵战次之。

【注释】《南史·梁本纪》。

【解析】战争中,最重要的是智谋。三国时,司马懿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独自一人坐在城门楼上弹琴,结果以一座空城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因为诸葛亮深谙司马懿狐疑的性格,所以采用攻心战,摧垮了司马懿的信心,不费一兵一卒就保全了自身。

43、 不自贵于物而物宗焉,不自重于人而人敬焉。

【注释】《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不把自己看得更高才能驾驭外物,不把自己看得更重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

【解析】人只有对危险有足够的考虑,才能获得平安;对退守有充分认识,才能更易进取。这是因为他减少索取、虚怀若谷,能够承受更多,性情有了更大弹性。神思幽旷、情致高远,依靠于一个不动点,思想游于浩浩无垠之中,这样人们感觉你平易却不可辱,思想单纯却不能使你迷惑。

44、 为国之道,存不忘亡。

【注释】《魏书·叔孙建列传》。为:治理。

【解析】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应具有高度的忧患意识,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任何一个君主都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把一切危险扼杀在酝酿的初期。

45、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其唯廉士,寡欲易定。

【注释】《汉书·景帝纪》。

【解析】这段话出自景帝后元二年的诏书中。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在任用官吏时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对于官吏,不怕他不聪明,就怕他奸诈狡猾;不怕他不勇猛,就怕他暴虐待民;不怕他不富有,就怕他贪得无厌。只有两袖青风,一生廉洁的贤士,才是易于知足的。景帝把官吏的廉与贪仅仅看作是个人的品质问题,却没有揭示官僚制度下腐败的社会根源与阶级根源,显示了他的局限性。

但他从自己江山社稷的利益与人民的苦痛着眼,选取廉洁之士的做法,是有进步意义的。

46、 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升之于朝,任之以职,故能赞理时务,弘益风范。

【注释】《隋书·帝纪第二》。

【解析】儒家学说自产生以来,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统治人民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工具,因为它可以“教化不懂礼仪的人们,使他们知道君臣父子间的礼义,知道长幼尊卑之序。在朝廷中任用儒官,处理事务,能弘扬儒家思想”。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规范,确实使人们变得懂仁义,守本分,也确实使社会变得纯净而有序。不过也给劳动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从此中国人就活得分外沉重。统治者也只有使人民成为俯首帖耳的安顺之民,才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47、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注释】《史记·曹相国世家》。为法:制定章理法令。颟若画一:顜(jiang),明白。画一,整齐。载:行。宁一:安宁不乱。

【解析】西汉建立之初,除外忧,平内患,国力日益强大,萧何、曹参两位相国功不可没。萧何在汉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曹参完全奉行,举事无所更改,人称“萧规曹随”。这保证了汉初无为之治的连续性,对西汉的经济恢复有重大意义。司马迁衷心地称赞这两位贤相,并引用当时民间歌谣进行歌颂:萧何定法令,明白又整齐,曹参接替他,遵守不偏离。执行贵清静,百姓安宁又欢喜。

48、 傲岸荣悴之际,颉颃龙鱼之间,进不为谐隐,退不为放言。

【注释】《晋书·列传第四十二·郭璞》。悴(cui):劳苦、困病。颉颃(jiehang):飞而上叫颉,飞而下叫颃。无论官运亨通还是处境困苦,都傲岸不屈;无论一跃成龙还是委曲为鱼,都自在游动;出来做官则不戏谑、不隐藏,回归江湖也不随口讥评。

【解析】达则成就、弘扬儒家之道,不认为是个人荣耀;穷则修身养性不觉苦闷;得到任用则倾尽全力、不推卸责任;不被任用也无怨。这样则荣辱、利害、誉毁不能动其心。

49、 览所示诗,实为丽则,声和被纸,光影盈字。

【注释】《梁书·王筠传》。

【解析】这是王筠把所写的诗呈递给沈约之后,沈约看后写的批语,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声和被纸,光影盈字”,写H{诗的那种极强的表达功能,能在简短的言词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并能给人以整体的美的感受,一个“盈”字给我们很多的想象和启示。

50、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注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国家强盛依靠忠臣良将的团结一致,尽忠报国。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就演绎了一曲“把国家存亡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放在后边”的爱国主义赞歌。正是由于蔺相如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和廉颇勇于认错、负荆请罪,赵国才一度强盛,成为东方诸侯国阻挡秦兵东进的屏障。

51、 钱货既均,远近若一,百姓乐业,市道无争,衣食滋殖矣。

【注释】《南史·列传第二十九》。

【解析】钱财资物分配公平,远近平等对待,这样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市场上就没有争夺,衣食也可以渐渐增多。高帝辅政,孔觊上《铸钱均货议》,分析了铸钱的利弊,均物的好处,上述是他提出的均物观点。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促进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

52、 为政必以德,勿忘所以立。

【注释】《史记·郑世家》。所以立:巩固政权的条件。意指取得国人的拥护。

【解析】子产是春秋时代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是被孔子称为仁爱之人的人。

晋国在昭公死后,公卿势力强大,而国家权力衰落,于是子产对晋国的执政大臣韩宣子说了这番话,意思是:执掌政权必须依靠仁德,不要忘记政权是靠什么巩固的。这一忠告,涉及到为政的根本,是正确而有针对性的。

53、 举善从谏,在上之明规;进贤竭言,为臣之令范。

【注释】《陈书·宣帝》。

【解析】任用善士,接受进谏,这是为君的规范;举荐贤人,忠心进言,这是为臣的本职。这是孝宣帝在其诏书中提出的,意在吸引贤人,广纳才子,以促进国家的建设,增强国力,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54、 德轻于才,非人主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三》。

【解析】谢晦与宋武帝商量订立帝位继承人的事,武帝推荐义真。谢晦经过观察认为义真德行轻于才能,不能委以重任。君王应是德才兼备之人,但德比才要更重要。有德行的君主,才能视天下百姓为自己的子民,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5、 兵固诡道,胜在用奇。

【注释】《宋书·列传第十》。

【解析】兵法本来是一种诡诈之道,能够取胜在于运用奇兵。对于兵法是一种诡道,前人早有论述,如《孙子兵法·讨篇》:“兵者,诡道也。”曹操的《注》中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而能够取胜,就在于能够出奇制胜,以己之备,攻敌之不虞,这样才能有效攻击敌人,使敌人手足无措,取得胜利。

56、 女若有宠,诸贵人妒;女若无宠,天子嫌之。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九》。

【解析】斛律金一家,因有一个皇后,两个太子妃,三个公主,所以尊宠极盛,当时没有人能比。斛律金常常对儿子斛律光说:“我虽然不读书,但听说古来外戚像梁冀等人没有不倾灭的。女儿若是得宠,诸权贵就会妒忌你;女儿若不受宠幸,连天子也会嫌弃你。我家一直都是通过立功和对国家的忠诚得到富贵,难道要凭借女子吗?”此言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外戚所处的地位。

57、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注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解析】汉朝天下初定,陆贾时常向高祖进言称颂《诗》《书》。高祖骂道:“老子是骑在马上得天下的,哪里用得着《诗》《书》呢?”陆贾说:“骑在马上得天下,难道也可以骑在马上治天下吗?”夺天下和治天下,无论目标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陆贾以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天下,却文武并用治天下,使国家长治久安,吴王夫差、智伯穷兵黩武,国家败亡,秦严刑苛法失天下为例,来开导高祖。

58、 王者之宰民也,莫不同四海,一远近,为父母而子之。

【注释】《周书·帝纪第四》。

【解析】周世宗下诏放免自元年以来,被掠人周境的人。他指出:“君王统治人民,没有不统一国内,使远处和近处一致的,没有不为民父母,把人民看作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他认为天下的土地往往因为当时的境况而阻隔为东西不同的境地,以致使疆场上出现了互相劫掠的现象。周世宗此言表达了封建帝王天下大同的想法。

59、 欲求长世,未之有也。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四》。

【解析】《北齐书》作者记载了诸王的行为,看到了他们成败的过程。他们指出,想要求得永恒存在,没有这样的事情。著史者总是历史地、客观地看待问题,他们相信每个朝代都有其自身发展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逆转,并非个别君王和大臣可以改变。

60、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注释】《梁书·儒林传》。

【解析】这是范缜驳斥萧子良的“因果”论而打的比方。他说人生就像一树花,同生在一枝上,同开在一蒂上,有些花瓣被风吹到厅堂上,飘落在席上、坐垫上,而有些花瓣则被吹落在厕所里。他认为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偶然的机会,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61、 文武兼才,神器秀拔,入可允厘百工,出能折冲万里。

【注释】《晋书·载记第十二·苻生》。文武兼备,神情气度高出众人,在朝确实能治理百官,出征能克敌制胜于万里之外。

【解析】苻生命阎负、梁殊去劝降凉州,凉州牧张瑾臣服晋室,不愿与苻生结交。负、殊这句话赞颂秦有众多贤才,四方都会陆续臣服,意在威慑张瑾。秦国当时确是人才济济,可惜苻生专横残暴,滥杀无辜,苻坚掌权以后,终于成就一方霸业。

62、 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注释】《三国志·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第十二》。义(yi):治理,安定。

【解析】文帝继位后,热衷于游猎,鲍勋进谏说:礼乐,可以安定国家,移风易俗。而游猎残害生灵,并只是一个人得到快乐,于国家无益。礼乐向来被作为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以此来陶冶情操,稳定民心。所以,统治者都注重礼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它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63、 事君之道,有犯无隐。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解析】裴肃见皇太子杨勇、蜀王杨秀、左仆射高湝皆被废黜,上书日:侍奉君主的方式,应该毫无隐瞒,即使冲撞皇上,也要忠言直谏。上述三人虽如此竭忠尽力,但下场可悲。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忠臣尽管不曲意逢迎,但也要讲求进谏的方法,以死相谏的精神虽可嘉,但方式并不为人称颂。

64、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注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句话出自汉平帝王元后的诏书,元后附录在《史记·平津侯列传》后。

【解析】“治国的方法首先是使老百姓富足,使百姓富足的关键在于节俭。”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使国家安定,首先民众要富足,老百姓富足了才能知礼节,政令才能通行。

65、 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注释】《三国志·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解析】凡事欲速则不达,事物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循序渐进才有好的结果。所以“大雅君子恶速成”。我们做事只有尊重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贸然行事只会事与愿违。

66、 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

【注释】《南史·列传第五十六》。

【解析】吴明彻太建五年任征北大将军,进逼寿阳与齐军作战。齐将皮景和率军数十万,停滞不前,明彻看到此情景说:“出兵作战贵在神速,齐军驻扎营地,不前进,自己挫掉了他们的锐气。”于是四面出击,大胜齐军。吴明彻正是运用了“兵贵神速”的正确军事原则而取得胜利。

67、 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注释】《三国志·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解析】郭嘉跟随袁绍时,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睿智的人慎重地选择君主,所以他的进谏、策略才能被采纳,才能建立功名。”所谓“良将择主而侍,良驹择主而骑”,没有伯乐的赏识与重用,千里马无法发挥才能。郭嘉看出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无法与之成就大业,于是归随曹操。

68、 上刚毅有断,政总大体,以富国为先。

【注释】《南史·齐本纪》。

【解析】古往今来,不乏明君。而所有英明君主的共同特点就是能以天下为先,能以天下为己任。刚毅果断,处理政事就不会优柔寡断;政统大体,面对得失就不会斤斤计较;以富国为先,索取财物就不会贪得无厌。有了这三种品德,天下的百姓自然会顺从归附。

69、 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

【注释】《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解析】这是司马迁考察汉朝开国以来所封王侯兴衰益损的情况后所得出的结论。从所封诸侯王来看,从开国到武帝时期,“汉定百年之闻,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所以衰落败亡,根源在于不修仁义。从汉朝廷来看,当时形势虽强(足以控驭诸王侯),在处理与诸王侯的关系上,仍应以仁义作为根本,不可因势强力大而在仁义上有所忽略。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三】

70、 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以见容于阎世者而谁?

【注释】《晋书·列传第五十四·刘牢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功高盖祖的人,立下君王无法赏赐的功劳之人,有谁能在政治昏暗的社会得以全身远祸呢?

【解析】桓玄作乱,朝廷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领兵征讨,这句话是桓玄用以劝说刘牢之反叛朝廷的话,颇有道理。刘牢之白以为握重兵,足以自保,对桓玄的话不以为意,后来结果真的不好。从来伴君如伴虎,与之同患难可以,同享富贵却很难。

71、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注释】《史记·赵世家》。至德:至高的德行。和:附和。《商君书·更法篇》:“郭偃之法日: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讲究最高德行的人,不附和世俗之见,成就大功业的人不一定凡事都和民众商议。

【解析】这是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论辩中,肥义为支持赵武灵王的改革而发表的意见。此句与《商君书·更法篇》相似,指出大凡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具有超越凡人的思想,太在乎大众的想法,只会贻误时机。这一正确思想有力地支持了赵武灵王的改革。

72、 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

【注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奉公: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削:削弱,损害。被动用法。

【解析】不为权贵、私情所动,秉公执法不是件容易的事。赵奢却做到了。

赵奢做赵国田部吏时,为征租税,依法杀了平原君家九位管事之人。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说道:“你贵为公子,如果纵容管家不交租税,不奉公,就会削弱法律的效力,削弱法律的效力,会导致国家衰弱,引来诸侯入侵,赵国就会灭亡。……”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举荐给赵王,得到赵王的信任。

73、 兴国之君,先修人事,次尽地利,后观天时,故万举而万全,国安而身盛。

【注释】《魏书·崔浩列传》。

【解析】想要治理好国家的君主,应该首先处理好人才任免之事,然后充分发挥地理优势,顺天应人,这样才能政平人和。这三者是治国大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处理好三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后,才能国家繁荣昌盛,个人声名显达。

74、 迷而知反,得道未远。

【注释】《魏书·宋翻列传》。反:返。

【解析】走错了路而知道改正,那么离走上正确的道路就不远了。一个人生在世上,难免会犯错误,会做错事、说错话或走错路。然而错了不怕,只要能及时改正,悬崖勒马,迷途知返,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怕的是一错再错,不懂自省,直至败亡。

75、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九·毕卓》。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捏着螃蟹腿,任行船随波浪拍打漂浮,这也就不虚此生了。

【解析】晋人常有出人意料的言语和行动,因为当时思想较为自由,士人强调个性。毕卓好饮酒,常因此耽误处理政务。作吏部郎时,曾经在夜间醉后盗饮比舍郎的藏酒,被当场抓获,当主人认清而放开他时,他便和主人在瓮旁痛饮,大醉而去。这样痴迷于酒的人说出上面这句话就很合情合理了。

76、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注释】《后汉书·申屠刚传》。

【解析】独断专行的君主会被孤立,拒绝纳谏的君主会耳塞目闭,不通下情。这种为政方式是亡国的前兆。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七年下诏召见申屠刚,申屠刚在临行前给隗嚣写了一封信,信中以此句开篇,以劝隗嚣不可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并指出孤塞之政的恶果,以警醒隗嚣。申屠刚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历代专制政权覆亡的重要原因。

77、 否泰相沿,废兴互有,玄天无所隐,精灵弗能谕。

【注释】《魏书·废出三帝纪》。否:坏,恶。泰:平安,安宁。谕:了解,明白。

【解析】世间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的发展也是靠好与坏,废与兴,进步与倒退,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来推动的。而这种规律是无法用神、鬼来解释的,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才能够了解它,并且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去把握它,利用它。

78、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

【注释】《汉书·宣帝纪》。

【解析】自古赏罚分明,才能去浊扬清,惩恶扬善。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即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也不能教化天下。此语出自汉宣帝地节三年的诏书中。

诏书中说胶东相王成孜孜矻矻,夜以继日地工作,抚慰八万流民,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是卓著的政绩,应该予以重赏。汉宣帝给胶东相王成加官晋爵的事实,正体现了他赏功罚过的治国思想,这对于保证王权的公正与威严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79、 臣之作威福,其害乎而家,凶乎而国。

【注释】《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解析】梁毗见越国公杨素幸遇愈重,权势日隆,结党营私,为非作歹,于是上书直谏:如果你作威作福,滥用权力,伤吾家害吾国。意指杨素如此骄奢淫逸,贪赃枉法,对国家无益只能招致祸患。但其忠言不被高祖采纳,反招杀身之祸。

80、 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注释】《三国志·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第十二》。本:农业。末:商业。

【解析】大司农司马芝上奏太祖日:国君治理国家应该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农业是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农业不稳定,不发达,则民心不稳定,国家岌岌可危。这种重视农业的政策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抑制商业,否则只是闭塞保守的。因而,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商业,促进流通,才能更快地发展社会经济。

81、 仁道不远,则杀身以成仁,义重于生,则捐生而取义。

【注释】《隋书·列传第三十六》。

【解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推崇的道德观念,儒家把仁和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此也造就了许多悲壮的故事,如“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齐庄”。但这种观念也有糟粕,它只是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

82、 莅之以清心,镇之以无欲,勖之以弗倦,翼之以廉谨,舍日计之小成,期远致于莫岁,则浇薄自淳,心化有渐矣。

【注释】《宋书·列传第十二》。

【解析】这是袁豹献上的建议,他认为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并列举了兴农抑商的各种建议,最后谈到了务田于人有很大乐趣,它可以使人心情宁静,安居乐道,同时也可以减少欲望,修身养性,最终使人在期待中享受大自然的恩宠,获得身心的健康。

83、 家足食,为子则孝,为父则慈,为兄则友,为弟则悌。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七·傅玄》。悌(t1):弟弟顺从兄长。家庭中衣食丰足,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弟相亲。

【解析】傅玄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若天下衣食丰足,仁义教化推行起来就会很容易。古代帝王贤臣都曾亲事农耕,当朝冗员也应该使他们自食其力,避免坐食百姓,致使物资匮乏。物质保障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没有了物质保障,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都是空谈,人不能超越物质状态而生存。

84、 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解析】这句话谈古人的名节观。君子为正义而殉难,视死如归,活着受侮辱,不如赴死更光荣。古人把名节看得重于生命。这种认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造就了中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

85、 仗顺伐罪,理无不克,如其不幸,命也。

【注释】《宋书·列传第十》。

【解析】刘虔子率领府郡兵力配合檀道石、朱超石的部队去剿灭司马休之和鲁宗之等时,因其早到,所以“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结果遭到鲁宗之的儿子鲁轨的突然袭击,因寡不敌众,参军孙长庸劝他退军,他非常生气,便说了这句话。虽然他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也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一个有利条件不一定能取胜,还必须依赖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而且刘虔子最终把“如其不幸”归结为“命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86、 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注释】《陈书·樊毅》。

【解析】兵家认为客、主的形势不同,客贵在速战速决,主贵在稳重老成,稳扎稳打。这种思想符合兵家的主张,有其合理性,因为客兵必然是远离根据地而深入敌军内部,因此他的后备供应相对于主军而言就显得紧张,而且也较为困难,因此贵在速战速决。而主军则有充分的物质保障,稳重老成地去与敌斗争,就易于取胜。但这不能绝对化,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87、 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

【注释】《后汉书·张宗传》。

【解析】一个人竭力拼搏,一百个人抵挡不住;一万人冒死奋战,可以横行天下。邓禹的大军在攻打枸邑城之前,为了防止农民义军的追赶,打算派一员大将断后,但是没有一员大将愿意断后。张宗得知后毛遂自荐,主动要求断后拒敌。邓禹对张宗说:“将军军中也有自己的亲属与伤病人员,怎么不为他们着想呢?”张宗就说了上面的话,他认为只要大家戮力同心,拼死拒敌,一定会打败敌人。最后,张宗率众断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拒敌任务。张宗的言行体现了他辞易就难、勇冠三军的大将风范。

88、 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

【注释】《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蹈:遵循、实行。背:违反,违背。

【解析】袁绍攻城围臧洪,臧洪失败,其邑人陈容钦佩臧洪,在臧洪被杀之际,陈容对袁绍说:仁义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定义,遵循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我愿意与臧洪同死,也不愿与你共生。陈容把仁义和大丈夫诠释到了极致,也正因为仁义的“无常”,才显出君子的高尚情操和可贵品质。

89、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注释】《汉书·文帝纪》。

【解析】农业生产是各个行业的根本与基础,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衣食来源。此句出自汉文帝前元二年九月的诏书。汉文帝一直主张重本抑末,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他认为弃本逐末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他本人也亲耕陇亩,为万民作表率。这都反映了汉初最高统治者对于发展经济、恢复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90、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注释】《后汉书·庞参传》。

【解析】一百只凶猛的鸷鸟,不如一只鹗雕。邓太后执政期间,派大将军邓骘平定西北叛乱。御史中丞樊准得知庞参文武全才,就向邓太后举荐他参与征西。樊准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来形容庞参的才干,向邓太后说明“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

91、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注释】《南齐书·良政》。

【解析】这是南朝齐初高帝敕刘怀尉的话。齐朝开始建都的时候,高帝想要在京邑建造齐郡,那些持异议者认为江右土地肥沃,流民易于归附,不如建在江右。后令怀慰为齐郡太守。意思是进行建设时,必须有军队的保证,才能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搞好建设。

92、 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注释】《北齐书·列传第三十八》。

【解析】苏琼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去谒见东荆州刺史曹芝。曹芝和他开玩笑说:“你想做官吗?”苏琼回答说:“设置官吏是要求人来做,不是人求得官职。”曹芝惊异于他的回答。此言表明苏琼自小即有不同寻常的想法。

93、 布衣韦带之士,衔一餐而不忘,义使之然也。

【注释】《南史·列传第六》。韦带:皮带。

【解析】布衣寒士,吃人一餐饭,便永不忘记,是义促使他们这样。当年韩信特别贫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浣纱的老母省下饭给他吃,他感激不尽。后来韩信当了大将军,特地回乡,重重赏赐漂母,以谢漂母之恩。古人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布衣之士出身微贱,懂得一餐饭的真正含义。

94、 不可以疑似之事,以生必然之过。

【注释】《魏书·列传第八十八·勿吉》。

【解析】智子疑邻虽然是大家所熟悉的讽刺故事,但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仍屡见不鲜,是何原因呢?多疑是人性中固有的疟疾,因而,在“事实”尚未成既定事实之前,要多方寻求确凿证据,“三思而后行”,慎重从事,以免无事生非,疑似生过。

95、 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

【注释】《梁书·任防传》。阜螽:蝗的幼虫。雕虎:兽名,因其身有花纹,如同雕画,故名。

【解析】草虫呜叫的时候,阜螽便会跃起;雕虎咆哮的时候,清风便会兴起。

这与人们常说的“龙行雨,虎行风”是一致的。任何事物的运动都表现出一些特征,有的是事物本身发生的变化,有的是与周围事物发生的感应。正是这种事物间的联系、变化、运动构成了大干世界,也正因此使得世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96、 五行之气,偏有所不入;六合之间,亦何事不有。

【注释】《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解析】世界博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面对任何突发性事件都不要吃惊,要沉着面对。

97、 力扛周鼎,而有立锥之叹。

【注释】《南齐书·崔慧景传》。

【解析】这是南朝齐末崔觉被杀前给他妹妹的信中所说的话。崔觉,平西将军崔慧景之子。南齐末年,官任直阁将军。东昏时,慧景起兵叛乱,兵败被杀。崔觉扮成道人逃命,被擒将伏法,临刑前给他妹妹的信中说了这句话。这里慨叹了他有才而不被赏识,终无立锥之地的情怀。

98、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注释】《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解析】李权向秦宓借《战国策》时,二人对话,李权说:“《战国策》会聚了许多经典而成书,就像大海包纳百川成其大,所以君子也应该博闻强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事物发展壮大都是在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积少成多。所以,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为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99、 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

【注释】《晋书·列传第十九·嵇康》。气息平静精神虚空的人,不留心于世俗之崇尚;明白聪慧心怀宽阔的人,情感不受欲望所支配。

【解析】嵇康飘逸俊迈、卓尔不群,然而恬淡寡欲,以形骸为土木。他著《养生论》,这句话表明了他的精神追求。不与世俗苟同,才能挣脱名教束缚,回归自然本性;不受欲望支配,才能真正辨明贵贱,弄通事物情理。之后可以达到不违背天道、无所谓是非的境界。

100、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注释】《汉书·枚乘传》。

【解析】福与祸都有其根本来源,如果能绝祸之根,掘福之源,何愁福不至、祸不除。枚乘规谏吴王刘濞,与其终日担心福去祸来,不如查找福祸之根,从而断祸根,开福源,去祸纳福。枚乘的观点符合唯物主义因果关系理论。有因必有果,只有根除原因,才能消灭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