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乾州蕞娃:人间最美,不了乡土情——读董学武《老咸阳》系列作品有感

 W行走在人世间 2022-04-14

【内容提要】董学武一生经历丰富,他做过农民,当过教师,办过企业,搞过发明,是一位政协委员、一位民俗文化爱好者、一位作家、一个书画爱好者……众所周知,每扮演一种社会角色身上就会多一份责任,但董学武好像不知道劳累,不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他的身上好像有着无穷的力量,促使他不断地努力奋进。对此,也许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爱得太深……

人间最美,不了乡土情

——读董学武《老咸阳》系列作品有感

乾州蕞娃

机缘巧合,我有幸在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得以拜见了咸阳的董学武老先生。

两个多小时的交谈,让我对先生的经历有所了解。董学武,生于1946年咸阳渭河南岸段村一个船夫家中。高66级回乡知青,曾担任过15年中学化学教师。1988年研制的《快速提取胆红素新工艺》获陕西省科委03号鉴定证书。1991年创办咸阳儿童保健品厂。担任过咸阳市政协两届委员。

承蒙先生厚爱,得到了先生的《老咸阳》《老咸阳》(续)和《信天游的故乡》三本著作,细细读完,感慨颇深。

《老咸阳》和《老咸阳》(续)都是作家出版社出版,贾平凹题写书名。按照书本封底折页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老咸阳》描绘了“咸阳八景”美丽的传奇故事,反映了老咸阳人独特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填补了咸阳民俗文化的空白,展示了美丽咸阳的内涵和外延。《老咸阳》(续)是一部咸阳民俗的百科全书,一部咸阳原生态的“史记”,一步咸阳风云人物的“历史档案”,一部咸阳人永远骄傲和自豪的“宝典”。

《老咸阳》一书除了前言后记外,分为“咸阳八景”“市井民俗”“乡土民俗”“史料表”“附”五部分。序言共五篇,分别是梁澄清的《〈老咸阳〉视角及其他》,峭石的《想想老咸阳》,王海的《美丽的童话》,杨焕亭的《月是故乡明》,张世民的《民间视野中的咸阳》。后记是作者所写的祭母文、祭父文。

《老咸阳》(续)分为《为民请命  十年政协路》《游记小说  散文欣赏》《董氏宗亲  溯源求根》《学诗习画  民谣欣赏》四部分。

《信天游的故乡》是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该书除了前序后记外,共有十二部分。除了《信天游的故乡》一至十,还有一篇《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榜样》,一篇附文《走进瓦窑堡》。该书有三篇序言,分别是刘绪明的《老咸阳翻唱信天游》、梁澄清的《不老的信天游》和张世民的《榆林印象》。

因为和董先生一样,我也比较喜欢地方民俗文化,所以我知道乡土民俗文化收集整理的难度,知道完成这三本著作做要付出的代价。据张根劳先生的文章《一位普通农民董学武的咸阳情怀》一文记载:2005年开始,董学武先生蹬着自行车,背着照相机,深入到渭河南北的大街小巷进行实地采访、摄影抢救了大量几乎失传的、丰富的第一手宝贵的人文资料,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与民俗资料。后来,又于2021年完成了续集的创作。需要说明的是:2021年的董学武先生已经年逾古稀(时年75岁),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

让我感动的还有2005年3月27日《咸阳日报》边江亭《为民请命  十年政协路》一文所记录的内容。作为咸阳市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董学武,十年内共提交的417件提案(立案390件,参考件27件)。这些提案小到群众断水断电、争执纠纷,大到城市建设、政策落实,咸阳市统一广场规划、廊桥规划和咸阳市区公厕的设立都凝结着董学武的心血,见证了董学武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热心参政,为民请命的赤子情怀,也因此被誉为提案大王”。

“家有谱、县有志、国有史”。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董学武于2015年12月22日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段村发起成立了陕西董氏宗亲联谊会。联谊会成立后,他们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6年元月20日,举行了“汉大儒董仲舒”墓碑落成仪式。3月26日,举行了“全国首届咸阳茂陵董仲舒公祭大典”。2017年3月26日在兴平茂陵董仲舒墓前举行丁酉清明祭祀活动……

当然,如果用纯文学的眼光看待董学武的这三部著作,可能会有粗糙之嫌。对此,我认为《老咸阳》的价值就在于这是一块璞玉,保存了民间传承的原始状态,是最忠实的记录,是文学再加工,再创造的最好素材,这个素材如果没有董老先生的收集整理,可能就会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没有浮出水面的可能性。

关于《老咸阳》的语言,我想引用张根劳先生《一位普通农民董学武的咸阳情怀》一文中矛盾文学奖评委李星老先生说的一段话来说明语言,尤其是未经文人书面语言提纯、净化的方言土语,是一个民族,一方地域,一种文化的活化石,对于人们的民族认同、地域认同、家乡认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董学武的一生经历丰富,他做过农民,当过教师,办过企业,搞过发明,是一位政协委员、一位民俗文化爱好者、一位作家、一个书画爱好者……

众所周知,每扮演一种社会角色身上就会多一份责任,但董学武好像不知道劳累,不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他的身上好像有着无穷的力量,促使他不断地努力奋进。对此,也许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爱得太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