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和塔下六不合

 撰稿人刘创 2022-04-15

集体婚礼一共三对新人,其中有著名的导演赵丹,也有当时还叫蓝苹的江青。

六和塔下那六对新人,后来怎么样了???



人间天堂杭州的关键词就是西湖,而游西湖,自然要仰观西湖三塔。

西湖上有三座著名的塔,雷峰塔苍老憔悴若老衲吟经(民国时曾经倒掉,鲁迅先生还专门写了文章大批特批一番,现如今已翻建得金碧辉煌堪称豪华,黄金为顶设施先进,只消按一下电钮就可以升到塔顶),保俶塔细腰高挑如美人临风,六和塔则气宇轩昂似凯旋的将军,它稳居三塔正中,左呼右应,你几乎无法忽略它。游客们远远赶去的路上,西湖尚在树影掩映中看不到身段,六和塔已经刺透横斜的树丛突入眼帘,导游们会千篇一律地开口,“西湖还要几分钟才能看到,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树立在西湖南岸,建于宋代的六和塔。”

导游词中偶尔会提及六和塔几经焚毁又几经重建,是花和尚鲁智深圆寂之处,打虎英雄武松也在塔下老朽到死,有热血豪胆的英雄泪,也有悲欢离合的长恨天,关于它的传说太多,每一段都或悲或喜惹人眼泪。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钱塘江畔月轮山上俯瞰这世上沧桑逾千年。吴越王钱弘俶当年命人在此开园种果,以备皇室四时鲜果之需,但钱塘江年年洪灾,这处果园首当其冲。为镇江潮,开宝三年(970年),钱弘俶另辟别处栽种果树,而将这个园子修基建塔用来镇压江潮。此塔八面十三层,高近六十米,有雍容华贵之态,拔地参天之势,乾隆下江南,每一次都要亲临此塔登高一览,并不厌其烦地为六和塔每一层的匾额都御笔题字,如此恩爱,历数中国大地上的各处名胜都无此殊荣;陈毅元帅也在此留下“置身如在画屏中,景色钱塘傲大空”的名句,显示了一代开国名将的磅礴气势。

如此名动华夏的所在,怎么会不留下些让人唇齿留香又唏嘘不已的故事呢?

一、集体婚礼

1936年的春天,对于中国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时候,红军开始东征,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筹备工作在上海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无论对内对外,前途都一片光明,毛泽东刚刚乐观自信地填了《沁园春·雪》,大笔纵横慷慨激昂,对中国形势感到欢欣鼓舞。

4月26日,有三对电影明星专程从上海来到杭州,在杭州六和塔下举办了一场极具文艺气息又祥和喜庆的集体婚礼。叶露茜、赵丹、蓝苹、唐纳、杜小鹃、顾而已,这几位都是国内电影界的著名人物,是当时中国最红的明星,介绍人郑君里和李清陪同证婚人沈钧儒先生也一道前来,摄影师马永华则拎着相机不离左右,他的任务是把这一段良缘美景记录在案,为明天早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提供素材。

西湖边上春风拂面,有雨,似乎有雨的西湖才真的叫人间天堂呢。游人如织,画舫上三对新人耳鬓厮磨卿卿我我。他们先去白云庵月老祠求过签,然后过断桥,逛苏堤白堤,西泠印社、苏小小墓,游罢西湖,一行人在黄龙泉边的亭中野餐,再转回到六和塔。登上塔顶纵览西湖全貌,左有保俶塔,右有雷峰塔,如同两个忠诚的卫士保护着六和塔,塔下碧波荡漾春意浓浓,江山如画,仿佛都在为这几对新人喝彩。

郑君里主持了婚礼,宣布三对新人结成伉俪。交换信物和新郎新娘三鞠躬的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婚礼惹来众多的羡慕目光。年过花甲的沈均儒老先生为新人赋诗一首:“情侣浪游在沪杭,六和塔下影成双。瑰丽清幽游人醉,沉酣风波会自伤。拾级蜿蜒登高塔,居高一览钱塘江!”观礼者掌声如雷,沈老先生愈发的兴致浓,当即又用原韵自和一首:“人生何处是仙乡,嘉偶良朋一举觞。到此应无凡鸟想,湖山有福在鸳鸯。塔影潮声共证盟,英雄儿女此时情。愿书片语为君祝,山样海样深。”

结束的第二天,杭州和上海的各大报纸便纷纷刊登三对新人的这一让人耳目一新又可以说是瞠目结舌的集体婚礼。毕竟集体婚礼这种形式在当时的中国,除了1935年11月的上海举办过一次外,并无其他先例,更何况这次的集体婚礼的主角还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国内工商文艺各界名流纷纷发来贺电,孙师毅、吕骥二位作曲家还特地为此次婚礼创作了《六和婚礼贺曲》。

5月5日,上海八仙桥青年会馆,专为各界人士来沪庆贺团举办的西式茶点婚宴隆重召开,新郎一律西装,新娘一律旗袍。舒绣文、陈波儿、龚稼农、袁绍梅等200余位著名导演和明星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其中更有红遍全中国的影后胡蝶和潘有声。歌唱家郎毓秀领唱,全体来宾合唱的《六和婚礼贺曲》成为婚宴的高潮部分,“偎情郎,伴新娘,六和塔下影成双;决胜在情场,莫忘胡虏到长江。喝喜酒,闹东方,五月潮高势正扬;共起赴沙场,同拯中华复沈阳,同拯中华复沈阳!”

记者采访新娘蓝苹,蓝苹眼含泪光,微微颤抖的声音说:“去六和塔集体结婚是唐纳的主意。因为中国人讲究'和’字,六和,这名字很吉祥,故而我很赞同,其他几位也一拍即合。我一个山东女孩,能在大上海立足,很不容易,我知道从前有多苦,于是,我就更想以后的幸福。”当记者问到蓝苹有何感想时,她略略沉吟,只说了三个字:“很快活!”

二、唐蓝婚变

六和塔的塔名源自佛教的“六和敬”,所谓“六和敬”,意为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无非是明心见性劝人向善的佛教禅语。

但是中国自古便有一个风波突生的名词叫“事与愿违”,太那么多美好的事,大多留不住。

唐纳和蓝苹早已相识,但是却直到话剧《娜拉》公演之后才有接触和交流。唐纳出生于苏州,原名马季良,九一八事变后参加社会科学者联盟,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是名副其实的左派人物。1932年为躲避当局追捕来到上海,在艺华影业公司任编剧,并在著名的《电影画报》杂志任主编,是沪上新闻界及电影界的名人,对蓝苹也早有耳闻。

蓝苹出生在山东诸城,比唐纳小一岁,原名李云鹤,1933年入党,并多次因抗日活动入狱。1935年来到上海,化名蓝苹踏入电影界,并一直在左冀剧联的业余剧社搞抗日演出。她在1931年5月与裴明伦结婚,并在两个月后离异,再与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时任青岛市委宣传部部长的俞启威相恋,后二人因躲避日本人的抓捕而暂时分手。

直到《娜拉》公演之后的一天晚上,她与唐纳两个人一个上班一个下班,在霞飞路上不期而遇。第一眼,两个人都怔了一下,然后相视一笑,蓝苹对这位在上海颇有名气的左翼电影人脱口而出:“你的评论很左倾,而我,恰好也是革命党人。”

面对这个身材瘦小的山东女孩这么没来由的一句,唐纳哑然失笑,然后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他在日记里写道:“纵然在上海,像她那样大胆,也是例外。不要想象她是胆小怕事的普通女孩子。她不是你通常所见的羞答答的旧氏女人。主动地和男人谈话,她毫不在乎。她的行径,如男性。啊,她是勇敢的女性。”

当他得知蓝苹与电通影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之后,立即也毛遂自荐进入电通,只为了与心上人朝夕相见。不久之后,他们二人共同出演《都市风光》,这是一部音乐喜剧片,唐纳是男一号,蓝苹则出演女一号。

一段悲苦交集的姻缘中的男女一号,从此开始了一段孽缘。

唐纳多次向蓝苹提出结婚,但后者一直不同意,“我不会把自己绑在一张婚约之上,我们可以在一起生活,但婚书,还是免了吧,如果心不在,它是拴不住任何人的。”万般无奈之下,唐纳受到了刚刚在上海举行过的集体婚礼启发:集体婚礼只要签一张集体结合证书就可以,至少在那时的中国,那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证书。


他向好友赵丹、顾而已提议“六和塔集体婚礼”的建议,赵丹、叶露茜、顾而已、杜小鹃等人本就从事着新潮的工作,思想开放,年轻人对新奇特的事物的好奇也让他们立即表示赞同集体结婚。五票通过,蓝苹也只好同意,但是她的条件依然不变:可以出席婚礼,但绝不签署婚书(按着当时老例,集体婚礼只是形式,法律上还要签署婚书才正式生效)。

于是,在六和塔下结合的三对新婚夫妇之中,唯独唐纳与蓝苹是没有婚书的。不过这对唐纳来说似乎也无所谓,从个人情感上,集体婚礼虽然不被中国法律承认,但婚礼上三对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结合,岂非比一纸婚书更令人信服吗?他每天翻阅各大报纸,精心地裁下有关这次婚礼的报道和照片,小心地贴在自己的工作手册里,不仅留作幸福的纪念,还可以将其视作印在报上的婚书,全中国的人都知道自己娶了蓝苹,他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可是,唐纳的幸福走得太快了。

从蓝苹拒绝结婚,甚至拒绝在婚书上签字这件事上已经注定了她与唐纳的未来不可能一帆风顺花好月圆,而唐为了迎合蓝苹的意愿,费尽心思地弄出一场集体婚礼,更委曲求全任由蓝苹的所有任性,也注定了作为一个男人,他吃的苦要比蓝苹多些,只是他没有想到,一切都来得这么快。

六和塔下那场集体婚礼上花瓣还未雨打风吹去,唐纳与蓝苹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5月5日刚举办了上海的婚宴,月底蓝苹便对唐纳说母亲病重急匆匆回去济南,“不要难过,6月10日我就回来!”蓝苹临走时的回眸一笑还历历在目,随后却音讯全无。

蜜月尚未度完的唐纳风风火火赶去济南,在蓝苹姐姐那里得到的消息是她回来后没住几天就走了,已经走了十几天,“去天津找俞启威了!”

当晚,唐纳买了一大包火柴,并把那些火柴头仔细地剥下来,和着两瓶烈酒吞了下去。

“影星蓝苹婚变、著名影人唐纳自杀”,这两颗重磅炸弹继《六和塔前六姻缘》后再次成为各报竞载的头条,连国家级的喉舌报纸《中央日报》也刊登了《轰动济南之唐纳自杀事件》。

这一刻唐纳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初蓝苹拒绝在婚书上签字的原因了,她是一匹野马,但显然他并不是她的草原,也许蓝苹同意参加那场集体婚礼,只是为了凑个热闹上个头条。

几天之后,自杀未遂的唐纳在朋友的护送下离开济南回到上海。后来二人虽有缓和,但那件精美的瓷器上,裂痕却再也无法弥合,阴晴不定的蓝苹于1937年5月底在《联华画报》上发表《一封公开信》,洋洋洒洒五千余字,明确表示“我开始爱上别人了”,也提到一年前“在举行仪式的时候,三对当中我们没有婚书,因为我们明白,如果一旦不相爱了,婚书是没有用的。”公开声明婚约无效,与唐纳彻底分手。

顾而已

紧接着,蓝苹在联华影业公司的杂志上发表了《唐纳和我为什么破裂》一文,文中嘲讽的语气说,坚强而自由的蓝苹是绝不会像唐纳那样自杀的,虽然曾经也动过自杀的念头,但却从未真的轻易赴死,想不到唐纳却真干了,并声称自己绝不学阮玲玉。27日,唐纳在吴淞口跳海自杀再次未遂,而蓝苹回复他的只是一声嘲笑。

陶行知曾以诗当信劝慰唐纳:“听说您寻死,我为您担心/您要知道蓝苹是蓝苹,不是属于您/如果你爱她,她不再爱您/是已经飞去的夜莺/夜莺比不上燕子,她不会再找您的门庭/如其拖泥带水,不如死了您的心。……若是为意气拼命,为名利拼命,为恋爱拼命/问我们究竟有几条命?”

唐纳只有一条命,所以他还要继续为民族为自己好好活着。一个月后,“七七”事变中上海沦陷,唐纳来到武汉,以抗日话剧《中国万岁》再次成为众皆瞩目的焦点,只是,前缘再不续,他与那个叫蓝苹的女子再无瓜葛。

8月初,被陶行知称作夜莺的蓝苹彻底飞走了,她的目的地是延安。在延安,她有了新的名字,也有了新的生活和伴侣,那个新名字,叫江青。

三、假消息带来一个真悲剧

赵丹,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这两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在每一本电影学院的教科书上都足够作为重点考试内容而留下几文字。

1932年,因在《琵琶春秋》中的出色表演让赵丹一战成名,加入左联后,赵丹的作品中更加充满了抗日热情和民族正义。也正因如此让他在几年之后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活生生让一段本可留史册的爱情无疾而终灰飞烟灭。

叶露茜比赵丹小两岁,与生于江苏的赵丹相比,自小在广东长大的叶露茜像竹子一样柔弱又坚韧。她是上海“左翼剧联”的台柱子,先后参加演出《钦差大臣》、《大雷雨》、《最后胜利》等剧目,以活泼的性格、高超的演技和俊美的形象成为上海影业的红星,名气直逼影后胡蝶。

她与赵丹同在一个剧团,郎才女貌,日子久了便渐生情愫,赵丹不止一次得意地说:“我成了快乐王子,因为我拥有一个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女人。”六和塔下结婚前,二人已经成婚,女儿赵青已经出生,只是因为忙于工作,结婚时缺少一个仪式罢了,他们同意唐纳的建议在六和塔下举办集体婚礼正好可以弥补夫妻二人的这份遗憾。

抗战开始后,上海笼罩在政治和战争的双重阴霾中,而遥远的新疆还是草青青天蓝蓝,乌托邦般式平静谐美,很多知名文艺家纷纷远去新疆从事创作,并极力请赵丹也去新疆发展。经过慎重考虑,赵丹夫妻带着孩子于1939年夏天来到新疆,但没有想到的是,新疆仍然逃不开政治和战争的侵扰。

有“新疆王“之称的军阀盛世才一直有着“国共之外的第三领袖”的野心,他表面上亲俄亲共,实际上是想依托外国势力扶持自己,他打造的“新疆是国人做投枪的新战场和大后方“只不过是要拉拢文化名人为其扬名立万大造声势,但是为了不得罪日本人,他下达命令,对亲共文艺家及学者实施清洗。短短数日内,新疆便从文艺的桃花源变成了人间地狱。著名学者茅盾和《生活》周刊创始人杜重远等人逃逃捕的捕,作为知名电影人的赵丹也不能幸免,刚来数月,赵丹就被投入监狱,一道铁门将夫妻死死隔开了一个世纪。

宋美龄在新疆视察时,叶露茜曾当街拦车鸣冤。宋美龄于是与盛世才交涉,声称除了政治之外,电影人和作家再怎样也不至于犯罪入狱,希望盛世才高抬贵手。后者虽未表态却也并不放人,叶露茜八方奔走,几年下来却毫无结果。

三年之后,憔悴不堪的叶露茜突然得到一个消息,说赵丹已经死在狱中。在这之前,太多与丈夫同时入狱的人已经被折磨致死,想不到杜重远先生的死讯刚刚才两个月,就轮到了丈夫。

闻知丈夫死讯的叶露茜悲痛欲绝,多次寻死,但身边两个孩子却让她放心不下,经亲友多次苦劝,她决定为了孩子留下自己的命来。作家桂苍凌(笔名杜宣)与她住处相邻,时常照顾,经人撮合,结为夫妻。

但是狱中的赵丹却充满了乐观精神,他读书写作,时不时给狱友们讲故事说笑话。在他心中,只要最冷的这几年熬过去,总有与妻儿团聚的那一天,他还改写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狗咬”用以自嘲。当他终于得见天日的时候,却晴空霹雳一声响,得知了妻子改嫁的消息。

当年妻子得到的消息是假的,丈夫的这消息却是真的。1945年4月,出狱后的赵丹马不停蹄追到昆明去见妻子,但是妻子已经有孕在身,“我已经破坏了一个家庭,不要再破坏另一个了……”

赵丹喃喃低语,“一个假消息,害我妻离子散啊。”哪怕是在最低谷的牢狱之中,他也自信快乐,因为他坚信妻子会一直陪伴在自己心中身边,从不相信所谓死别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让他肝肠寸断的不是死别,而是生离。

四、曲终人散

顾而已与赵丹同年出生,也同为江苏南通人,还是同班同学,两个人联手在南通成立“小小剧社“,宣扬爱国主义,后来因为剧社编排的《五奎桥》被当局列为禁演政治剧,迫不得已共赴上海,成为上海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坚人物。建国后曾执导《小二黑结婚》等电影,是当年上海影界名流,更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其作品《燎原》,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最具影响的优秀故事片之一,郭沫若赞赏其表演具有“气吞山河之气势”。

顾而已身胖头大,人送外号“大块头”,但是这个大块头却有大智慧,更有大浪漫。

杜小鹃本是福建人,在上海求学时被星探发现,从此与顾而已誓不分离,每天捧着恋人的大头亲个没够,顾而已常开玩笑说自己的头本来不算大,是被杜小鹃亲大的

他追求杜小鹃整整两年,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起居生活,甚至以导演的身份去后台给刚刚出道的杜小鹃递化妆水指甲油,然后拉着女神的手从化妆间出去;上海的冬天常是阴雨连天,顾而已每到这个季节都在口袋里随身带着擦鞋布,只要杜小鹃从外面回来,他总是第一时间替她擦干净鞋上的污迹;他风雨无阻地每天把一束花插在化妆间的花瓶里,第二天早上再换上新的,旧的花和一张角币就送给街角的乞丐,他想让哪怕是乞丐都要知道自己对杜小鹃的真心真意。高傲内敛的杜小鹃禁不住长此以往的追求,最终顾而已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

只是那些爱情传说里,遗憾总比快乐多。自从六和塔下与杜小鹃结为夫妻后,顾而已朝思暮想过无数次的那些花好月圆却未能长久,上海失陷之后与杜小鹃南下避难时,妻子一病不起,没几天就撒手西去,与顾而已的恩爱夫妻还不到两年。

1970年,顾而已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一生的相思,在妻子去世20年后,去另一个世界夫妻团圆去了。

六和塔本是镇潮之用,但却没能阻挡住钱塘江每天一次的汹涌大潮,当年沈钧儒老先生的殷殷祝福也没有让他们的婚姻“山样同坚海样深”,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里,那些美好姻缘,更多地成为他们出演的电影里的情节:镜头快速地切换之中,一切都随着一声终场的铃声,悄然结束,而见多识广的六和塔却一直不语,端坐在西子湖畔,默声不响地看着世上的一切际会风云,也许在它心中,城头变幻大王旗这等大事都不足以让它失色,更何况那些缠缠绵绵的儿女私情呢?

只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儿女私情,让当事人痛彻心扉,也让读者为之心头一紧,鼻子一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