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生活 | 人生的关键一步 “短命”学校给我的机遇

 人文武汉 2022-04-15

武汉给排水专科学校是一所“短命”的学校,1960年开办,翌年就撤销了,然而她却是我人生路上的重要“驿站"。18岁那年,我因家贫辍学在外打工,抓住一个偶然机会,瞒着家里偷偷报考了这所学校。这关键的一步,不仅使学业得以继续,还彻底改变了命运甚至影响了一生。

1961年夏,在武汉给排水专科学校时期,班团支部在汉口中山公园举行团日活动

1959年夏,我从武汉市第五中学毕业即将初升高,班主任崔老师知我家境不好,要我报考武汉一师,父亲也同意,因为读师范可解决食宿,结果却被一中录取。怎会是这样?崔老师笑答,一中是市重点,你考得太好了。父亲得知后很不高兴,说家里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有钱给你交学费!再说,你三年读完了还是得做工(不如现在就去做)。我知道再说啥也没用,便失学了。

那年月日子难过的人家很多,我们家更是难上加难。父亲在江汉钉丝绳厂当工人,挣四十几块钱,这是一家六口唯一的经济来源;住的是“河南棚子"(精武路一带河南人聚居贫民窟的代称)一间四壁透风的小破芦席房(月租11元),吃的是最低价九分七一斤的糙米(注:俗称97米,还有略高的108),没钱买菜就去菜场捡菜叶,有病了也不敢去医院;月末关饷先付房租,剩下的钱不足维持半月,常常是东扯西拉借钱度日,一旦生借无门就要断炊。一天清晨,母亲被人带去了新华路派出所,原因是她趁天不亮,在解放大道旁边的花坛里偷挖别人种的白菜,正巧被路过的管段民警撞见。民警问明情况发了恻隐之心,批评几句便放她回来了。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迫使我尽快出去找事做。

一无所长,求职无门,打零工是唯一选择。先是在父亲厂里当挑夫和拉板车送货,间或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搬砖筛砂和灰;后经一位好心人介绍到武汉医学院水电室做电工。电工是个技术活,可我什么都不会,按理只能当学徒。富有同情心的电工班长周师傅说,学徒月薪18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22元),临时工一天一块二角八,他家太困难,还是做临时工吧!干一两年等技术学出来了直接定级;当然,对临时工的劳动要求与学徒是不一样的。那年冬天特别冷,北风凛冽天寒地冻的日子,身体瘦弱衣着单薄的我爬上两米高的架梯,用钢钎铁锤凿墙打洞穿线,震的手掌发麻虎口开裂疼的钻心……虽然苦累,但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十块钱,除了养活自己,还能给家里“上交”一二十块,父亲的笑容明显地多了起来。

可我不甘现状,一心只想读书,我要从“书”中找到一条更好的生路。但“书”在哪里路在何方?我一度陷于茫然、彷徨、苦闷之中。真是苍天有眼,不久机会来了。

一天下班走到航空路口,街头电线杆上的一则小广告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份蜡纸刻印的《招生简章》,初览怦然心动,再看心潮难平。国家城建总局给排水设计院中南分院(今“中南市政院"前身)开办的武汉给排水专科学校,在中南地区招考200人(大中专各两个班各100人),学制二年,提供助学金,毕业后在该院从事技术工作。这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不正是我一直在苦苦等待寻求的机会吗?!当晚辗转反侧半夜难眠,第二天上班心神不定无精打彩,心里就像开了锅。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我决定报考一搏,但绝不能让父亲知道,否则不但受阻还要挨骂。好在报名和考试是两个星期日,我可不动声色地暗中进行,只是没时间复习备考。

考场设在渣甸路中南分院礼堂,语数两门一个上午时间。那天,我百感交集心怀忐忑走进考场,提起笔来分外沉重,意识到这是决定我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于是聚精会神集中心力做题。不知是考题简单还是我功底犹可,没太费劲就顺利做完交卷了。此后十多天,我若无其事地照常上班,直到这天回家进门觉得父亲神色有些异样,好半天他才冒出一句:读书之心硬是不死!随之把一封信递给我,抽出一看,“录取通知书”几个大字跃然眼前,我心里一阵狂喜,这才一五一十地道出原委。父亲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不无爱怜地说,好在只有两年,你去读吧!

入学后才知道,中南分院兴办武汉给排水专科学校,乃全国首创,因此获得建筑工程部支持拨专款10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个亿);在中南六省招生200人,竟有上千人报考,能够考上也属不易,我为自己庆幸;作为事业机关办学,虽然条件有限,但也有它的独特优势——由出类拔萃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师,教学紧密结合实践。我们班是个让人感到温馨的小集体,同学不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很团结友爱,团支部工作也很活跃,不时到中山公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很多时候,个人的际遇和命运是与时局相关联的。转眼到了1961年即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二年,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实施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武汉给排水专科学校被“调整”撤销。城市户口学生转入武汉城建学院继续学习皆大欢喜;农村来的学生则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有的愤然离校,有的流连不舍,有的洒泪而别。于是我走进了武汉城建学院校园。如同在给排水专科学校一样,由于格外珍惜学习刻苦,成绩在班上一直居于前列。

1963年2月完成学业统一分配工作,离别前夕在母校武汉城建学院大门口留影,左为作者

在学校做完毕业设计,在湖南常德建工601矿完成毕业实习之后,1963年春花烂漫时节,我在武昌乘上北去的列车,经首都北京而后出山海关来到辽宁抚顺,成为“我为祖国献石油”百万大军中的光荣一员。此后20多年间,我从基层(施工队)干到高层(国家石油部),从国内干到国外(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去”到中东工作);80年代中期调回家乡武汉后又工作了近30年,为祖国石油工业和武汉城市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1960年18岁时跨出的那关键一步,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清黄鹤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