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古会场

 茗品雅轩 2022-04-15

今天农历三月十一日,是老家临近村子彭庙古庙会正会的日子。

自能记事儿那天起,每一年的这一天村子里都会非常的热闹,说它不亚于过年一点儿都不为过。

本村儿的人就不用多说了,左邻右舍,拖家带口,你看那个高兴劲儿吧!尤其是三五成群的孩子们…… 古庙会上放假三天……每个人兜儿里都会面揣个三毛两毛的 ……嘿……你说他的底气咋就那么足……

还有距离远一点儿的七大姑八大姨前来投亲靠友赶会的,远程赶会路过的。看吧,地上走的大多是老头儿老太太,或背或拎着一个坐下来看戏用的小马扎儿,边走边聊着,对新一天的大戏充满着期待;偶尔会有几个骑自行车赶路的年轻人,晃啷啷的铃铛打得震天响,与其说是催人让道儿,不如说是瞎显摆,毕竟来说那个年代的乡下,能骑个新一点的二八大杠儿就好比现在的宝马奔驰一样拉风了。

彭庙古庙会始于元朝,这个百年古庙会对这一带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由其中的一点可见一斑。从起会到了会三天的时间,方圆十里八乡的范围内,来来往往的人流基本上就没断过。甚至于,有的人不惜豁出命去也要去赶一赶古庙会。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情况仅限于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据老一辈儿的人说,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得头晕眼花的人们仍不忘记坚持着去赶这个古庙会。其中就有人饿死在回去的途中,临死的时候嘴里还有刚刚从路边麦田里拔下的青麦苗子。

少年时期的我这家乡的三月古庙会从未缺席过,每每想起,既有开心快乐,也有满心的焦灼。当然了,总的来讲,还是开心快乐要多于内心的焦灼。

虽然说,每一次的古庙会,兜儿里顶足天也不过三五毛钱,长达三天的时间里,也要来来回回跑个十几趟儿。一本小人书、一个烧饼、一把瓜子儿甚至是一杯糖晶水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有时候也会有看看这看看那啥都舍不得买,转一圈儿发现钱丢了而抑郁半天的情况,能够称得上满心焦灼的只有一次,就是因为去买一本中意的小人书不小心把弟弟给弄丢了。尽管后来发现因为机缘巧合才没有铸成大错,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至今想来仍然是心有余悸。

因为读书,初中毕业后基本上就无缘这个古庙会了。

今年古庙会期间我正好在家,边想着终于可以一续前缘了。

起会那一天,因急事回了趟市里,回来后听说因为疫情防控的因素古会取消了。据说是警车出动,不但取缔了大戏台,甚至,连已经扎好摊子的商户也全给赶跑了。

吃过午饭,按照原定计划,独自一人向着古庙会的方向进发了。大路上,不时地有赶路的电动三轮车急驰而过,步行的人除了我之外,再也没有看到。

一路之上,沿着我记忆的路线走过,几十年时间,早已经物不是人亦非,原来的小道儿要么成了麦田要么盖起了房子。一圈儿下来竟然找不出任何原来的影子。

原想着今年可以重温儿时的旧梦,不曾想跑了一圈儿下来,要说累嘛倒是一样有点儿乏累的感觉,至于赶会的感觉嘛……

站在一个人的古会场上,感觉自己……赶了个寂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