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二)、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三)、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四)、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白朴《天净沙·秋》 (五)、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七)、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十)、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十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十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十三)、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十四)、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王穉登《立冬》 (十五)、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黄庭坚《秋怀之秋阴细细压茅堂》 (十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十七)、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十八)、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卢司户》 (十九)、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王勃《秋日别王长史》 (二十)、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二十一)、秋景最清尤在夜,客居虽好总怀乡。——高鼎《秋宵怀湖上》 (二十二)、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百》 (二十三)、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李煜《采桑子·秋怨》 (二十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十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二十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二十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十八)、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刘禹锡《萋兮吟》 (二十九)、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三十)、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三十一)、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三十二)、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李白《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三十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辨》 (三十四)、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三十五)、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三十六)、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 (三十七)、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緺》 (三十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三十九)、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韦庄《章台夜思》 (四十)、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鱼玄机《愁思》 (四十一)、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黄庭坚《秋怀之茅堂索索秋风发》 (四十二)、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 (四十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四十四)、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四十五)、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杜甫《百忧集行》 (四十六)、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清》 (四十七)、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四十八)、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四十九)、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五十)、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岳飞《游嵬石山寺》 (五十一)、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五十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五十三)、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五十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五十五)、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五十六)、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刘慎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五十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岑参《暮秋山行》 (五十八)、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五十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六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春有百花秋有月》 (六十一)、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六十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六十三)、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六十四)、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六十五)、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六十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六十七)、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保。——朱淑真《月华清·梨花》 (六十八)、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王维《栾家濑》 (六十九)、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七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七十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