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700年文脉!靖江这座建筑背后竟藏着一个大秘密

 星辉交映 2022-04-15

历经数百年时光的马洲书院,屡建屡圮,屡废屡建,是靖江的文化教育事业在逆境中顽强奋进、自强不息的缩影!

今天,让我们追寻马洲书院的故事,关注马洲书院的未来,感受一方土地教育的起端、文脉的开始,一座古建筑是如何成为我们的精神图腾的?

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人南下,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宗,北宋灭亡。大批难民从沦陷区逃往南方。这其中有一位孔子后裔也在这人流之中,却对宋代靖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就是孔若罕。

孔若罕本打算从曲阜投靠浙江衢州的孔门同族。当孔若罕来到泰兴一条名叫龙开河旁时,得知此河向西北可通淮水、泗水,不禁唤起了思乡之情。于是他决定停下南迁的脚步,在此定居,设馆讲学。他遍览群书,长于《春秋》之学,有意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这块尚未开化的土地上。

南宋淳祐二年(1242),元兵又大举南下,打破了孔若罕的5代孙孔元虔与弟弟的宁静生活。他们跑到长江中间一个名叫“马驮沙”的小岛。因元人不识水性,小岛相对比较安全,且有世外桃源之境。孔元虔兄弟在此安心居住下来,并于咸淳年间(1265-1274)继续设馆讲学。

由于马驮沙雅称“马洲”,故将馆名取名马洲书院。《(嘉靖)靖江县志》对此有记载:“书院起自圣裔孔元虔。原在西沙,旧迹已湮。”马洲书院,旧迹在崇圣寺旁。崇圣寺始建于咸淳二年 (1266)。迄今为止,这是靖江史书上记载的创办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书院。

遗憾的是,孔元虔兄弟没有后裔。当二人相继去世后,由于无人接管,马洲书院也就逐渐败落了。孔元虔的墓地至清光绪年间尚在,位于马桥镇西北半里许。马桥镇还有一座祖师堂,为明清孔氏后裔纪念孔元虔所建,并曾使用过马洲书院的名字。

元末有一位诗人叫作王逢,有一次来到马驮沙,看到马洲书院颓垣断壁的凄凉景象,感慨万分,写下一首七言长诗《题马洲书院》:蝌蚪秦皆废,灵光鲁独存。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不改弦歌俗,终归礼义源。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苔藓”和“野花”占据了石础的位置,“蒲草”和“芦叶”长满了书院的门庭。先辈、诸生在此讲学的身影早已远去,只看见树枝上残留的蜘蛛网和被虫子蛀了的遗留画像。但他仍然坚信,终有一日马洲书院内会再次传来朗朗书声。

明代陈函煇复建

明朝成化三年(1467),巡抚高明以江盗不靖,在靖江奏设县丞二员,管理靖江。成化七年(1471),巡抚滕昭始奏朝廷设靖江为县。其县地东西百里,南北二十五里。设县后的靖江,自然具备设立学宫的资格。第二年,靖江学宫应运而生,始建者为靖江知县张汝华。

靖江学宫位于当时的县衙西侧,南抵南市河,北有护城墙,占地二十四亩,与兴化学宫在古城的位置相近。泰州安定书院、兴化学宫、靖江学宫都占据着古城中心位置,突出了古海陵地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这三所学校的所在地后来都成为该区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座学校后来也成为该区域内最好中学的所在地。

靖江学宫规模并没有泰州学宫、兴化学宫那么大,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布局。

它虽然也是由中、东、西三路建筑组成,但东西建筑相对简陋。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路,主要有:棂星门、戟门、石桥、仪门、大成殿及东西庑、明伦堂及其左右明善、复初二斋。

东路建筑最少,仅有儒学门、文昌祠、启圣殿三处,西路建筑只有射圃、训导宅等四处。

学宫建好后,几位靖江知县又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建、增修。

据《(光绪)靖江县志》记载,至明崇祯九年(1636),陈函煇担任知县时期,靖江学宫已蔚为大观,规模达到鼎盛时期。

鉴于明代多位知县对学宫的贡献,在名宦祠内,秩祀了王秉獒,张汝华、殷云霄、陈文燧、吴应、叶良渐、陈函煇等人。这其中尤以陈函煇贡献最为突出,他后来官至南明鲁王兵部尚书,最终以身殉国,其壮烈情怀感人至深。所以人们又在棂星门右边的祠堂内单独祭祀陈函煇。

陈函煇在扩建学宫同时,了解到马洲书院的相关历史,不禁感慨万分。如果在靖江学宫旁重建马洲书院,那么靖江学宫的历史就可以承接至宋代,这必将成为靖江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崇祯十一年(1638),陈函煇把学宫不远处的迎恩亭旧址兼并,成为学宫的一部分。而早在万历时,知县赵应旅曾在迎恩亭周围建筑房屋数间。他广植荆棘为篱笆,中间修建宝纶堂三楹,天章阁五楹,堂以迎诏名,阁祀文昌名。舍旁各数楹,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或者生员,可以到此读书。一座书院的大体规制,都已经具备了。陈函煇来到这里,看了之后,就决定将这里改建成一座书院。迎恩亭旧址前及其左右市民田十余亩皆成为书院的一部分。在旧篱门南,出门数里,有武建门三楹,西向题名:马洲书院。

关于当时马洲书院的详细布局,《(光绪)靖江县志》上都有详细记载:

循道而入,左右植梧竹。抵中界,设栅门。由门而入,有桥、甃、石、列栏。桥下池新凿,深广数十丈,可放生。池东筑石闸,通江潮,往来可不干涸。闸南有祠,祭祀八蜡。桥北成屋五楹。寻东,成大士阁,俱临池水,高可六丈余,轩窗四敞,城野山川如列屏。循阁而西,有堂五楹。约居址二进,复有新移屋三楹。约居址一进,中又成高屋五楹。后成楼三楹。楼左又成新屋,前后共十楹。左右两翼,南向介宝纶堂,天章阁。又右,则新成大屋三楹,供如来。后又为法堂五楹,供仁皇。四围,撤槿棘,固以墙垣。廊庑皆备,随集誉毛结社,课艺其中。

陈函煇还在马洲书院内修建了三贤祠,以纪念明代成化年间的巡抚高明、巡抚滕昭,知县张汝华三人,并赞誉他们对于靖江学宫贡献是“始轫之功,百代不兆”。马洲书院建好后,陈函煇欣然作诗道:渐辟荒榛径,遥寻泗杏源。菁菁终有咏,造物复有源。

从此,靖江学宫就把马洲书院的历史承接了下来。马洲书院销声匿迹数百年之后,终于又迎来了崭新的一页。陈函煇重建马洲书院,对清代再次改建马洲书院提供了操作依据。

“三废四建”写传奇

明末,靖江学宫毁于战火,马洲书院也未能幸免。曾经书声朗朗之处,变为狐兔鸦雀栖身之所。

清初,在原址重建靖江学宫后,并没有恢复马洲书院。此时,学宫规模已远不如明末时期。经过清代几代知县的努力,靖江学宫规模才有所改观。

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杨逢泰因进入仕途为官,将旧宅让出来作书院。书院取名正谊,在学宫东侧南城内,离马洲书院原址不远。

在此之前,靖江已有骥腾书院、东川书院设立。在此之后,又有一家崇文书院设立。

尽管一时间,靖江出现了一座学宫、四家书院的文化新气象,然而靖江文运一直不很昌盛,科举人数总上不去。后来有人从风水学角度认为与靖江地势有关,于是,在学宫的东南位置,正谊书院东侧修建了一座巍峨高大的魁星楼。魁星楼,俗称“红塔子”。一般修建在学宫旁,它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

魁星楼,建在高出地面一米以上的台基上,有石阶可通其上,为三层宝塔式建筑,每层六面、六道飞檐,飞檐之间有双龙戏珠的图案。外用木质材料,内为砖墙结构,墙为红墙,预示着文运昌盛。这座魁星楼见证了正谊书院改建马洲书院后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殊为不易。

现在这座清代的魁星楼已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靖江学子勤奋进取的历史见证。

清嘉庆年间,孔子后裔又曾在西沙重建马洲书院,然而时间不长,也荒废了。三建三废,似乎抒写着马洲书院的多灾多难,却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人对马洲书院的再次改建充满了无边的敬意。

清道光三十年(1850),贾益谦担任靖江知县。他选择离马洲书院旧址最近的正谊书院作为新的马洲书院场所,将马洲书院七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下去。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下诏:“自丙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此,科举制度在中国宣告终结。新式小学堂,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马洲书院从此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不久,在刘庭燝等人出资下,在马洲书院原址重建了“口”字形楼房四幢,形似“四合院”,作为靖江县高等小学堂的教室。

1984年,拆除了老旧的“四合院”,新建了一座仿宫殿式建筑,仍取名“马洲书院”。四字牌匾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词。1996年,重修马洲书院,并留有《重修马洲书院记》。

马洲书院,三废四建,历经七百多年风雨沧桑,至今依然屹立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令人肃然起敬。这正是一代代执着的靖江人,对保护、利用和传承先辈文化最真实的写照。

马洲书院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复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再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饱经沧桑,三废四建传承七百多年靖江文脉。

来源:泰州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