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棠邑古城:大沽河流域春秋时期莱子国之古老遗迹

 锦绣文章天下汇 2022-04-15

棠邑古城位于今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前、后古城村之间,清同治《即墨县志》称其为“北古城”(相对南部蓝村的壮武古城),系春秋时莱子国遗留下的古城址。对当地人来说,这座遗留于大沽河流域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古城遗址,似乎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其不确定及历史沧桑和神秘感。

 

莱子国与棠邑古城之历史探究

图片

古莱子国的先民也是莱夷,以鸟为图腾,是先秦活动于东部沿海胶东半岛的一支土著居民。据即墨县志(1991年版)记载:“公元前567年,“齐侯灭莱”,“莱共公奔棠”,棠属莱夷,古城址在今移凤店乡古城村。齐灭莱后即墨属齐。”相关莱子国,末有详实的史料记载,仅散见于历史典籍中零星文字资料,所以自古以来对莱子国的介定较为模糊。有学者认为莱子国是夏商周时期胶东北部的一个小国,也有人认为莱子国始建于西周初期。《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王己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于齐营丘……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左传》记载:“齐襄公六年(公元前692年)晏弱(晏婴的父亲)入莱,莱共公俘柔奔棠,晏弱围棠而灭之。”据考古论证,莱子国的国都应在黄县南6公里处的古城遗址称“归城”(当地又叫灰城),莱子国的疆域大体是胶东中北部。

据江联世撰写的《大沽河历史与文化》:“《左传》记载,莱国国都被齐国攻下后,莱国国君莱共公“浮柔奔棠”,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柔”是哪里?现在我们知道,“尤”为今天的小沽河。笔者认为,“柔”即“尤”,也是今天的小沽河。在今天的山东半岛,“柔”、“尤”的读音是不分的,汉语拼音通读为“you”。另一个是莱国还有壮武、即墨可去,他为什么要选择棠这个地方?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棠邑这个地方为莱国的粮仓,可以持久作战。”有文献记载:棠邑,齐国地名,积谷之处。即棠邑并齐后来成为齐国的粮仓。

淸代人胡谰《禹贡锥指》撰:“今登州、莱州二府皆莱夷之地,三面溯海,为斥卤,五谷不生。”由此,当时这里的人擅长养蚕、造桑弓、织丝绸,尤其盐业、铁冶炼业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所以当时的莱子国是较为强盛的国家。自姜太公开始历经数百年征伐,直到战国时莱子国才最终被灭,隶属于莱子国的壮武、即墨、棠邑大沽河的三大明珠,应该是此时并入齐国的疆域。齐国吞并莱子国若大面积,并拥有该国的制造业、冶炼业及粮仓及商业,自此更加强大起来,为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奠定了实力。

据即墨县志(1991年版)记载:“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北古城,县西北七十里。基址宏阔,不减壮武,非古之王侯国,即通都大邑无疑也。……此城应为古之棠邑。”即墨于春秋时属莱子国,《左传・注》:“棠,菜邑也,北海即墨有棠乡”(这也应是棠邑古城名字的由来)。古城址东西、南北各约500米,文化层深约1.5米。这里曾发现墙基、灰坑等遗迹,出土文物有陶片、方砖、瓦当、铁渣、玉壁、玉舞人和刻有“刘禄信”字样的铜质龟钮印章等。古城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商周时期,胶东地区被称作“东夷”,“铁”字的古篆偏旁是一个“夷”字,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我国的冶铁业最早可能就出现在莱夷。莱子国出土的铁器和青铜器,其冶炼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加上莱子国传统的盐业,可谓盐铁之邦,国力强盛。即墨、壮武、棠邑是莱国在大沽河流域的三个重要城市,当时应是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所以有“非古之王侯国,即通都大邑无疑也”的遗迹。古城遗址所出土的陶片证明其历史久远,出土的铁渣不排除是当时莱子国冶铁所遗留。出土的方砖、玉壁、玉舞人文物,为汉代时期所遗留。证明至少从春秋到汉代,棠邑古城区域是极其兴盛发达的地区。据前古城、后古城、马军寨村碑及宗谱记载,据传西汉时曾有一驸马居此,称为仪滨城或附马城,驸马在马军寨屯驻骑兵,称军马寨,后来成为马军寨。

原来前、后古城村南部(古城遗址范围内),自西向东排列有4个古墓,当地人分别称其为大埠、中埠、尖埠子、马连埠,埠高约2米,每个埠占地约0.5亩,据说以前村子周边曾经有18个埠子。1957年,村里组织青年突击队在中埠挖机井,挖至地下6米深处发现古墓。墓穴四周为石头墙,以长1.8米,宽0.7米盖石刲顶,墓穴长3米,宽1.5米,深0.8米。出土有铜镜、玉璧、玉舞人等,还有大宗的古铜钱,出土一枚铜质龟钮印章,刻有“刘禄信”字样,均上交县文化部门(现馆藏于即墨区博物馆)。见这些古墓里有宝贝,即对其他三个古墓进行挖掘,在大埠发掘出土有铁釜一个,出土一柄短剑长约80公分,因为已经腐蚀出土以后一触即碎。其他埠没发现文物,认为可能是故意做的假墓。

北古城遗址出土文物(据江联世撰写的《大沽河历史与文化》):

铁釜:1973年3月出土,国家三级文物。器高29厘米,口径27厘米,鼓腹敛口,圆底,外壁上部铸有3个呈平板长方体的耳,耳长7厘米,宽4厘米,锈蚀严重,汉代炊器。

玉璜:1958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2个,长各10.4厘米、9厘米,宽各2.3厘米、2.1厘米,汉代配饰品。

玉舞人:1958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一组4个,每个高4.5厘米,玉质白色。舞姿皆短领长袖衫。其中,3个左袖上搭头顶,右袖飘于左前,1个左袖上搭头顶,右袖直飘而下似为领舞者,汉代观赏品。

玉觽(xi):1958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2个,长各11.2厘米,宽各1.9厘米、3.5厘米,玉质白色,圆润光亮,工艺精巧,汉代配饰及日用品。

玉佩:1958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长7厘米,玉质白色,圆润光亮,云纹,工艺精巧,汉代配饰。

玉璧:1958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2件,大的外径25厘米,孔径4厘米,厚1厘米,浮雕纹饰,汉代配饰品。

玉带钩:1958年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长6厘米,玉质白色,云纹,汉代配饰品。

刘禄信印:1958年出土,国家三级文物。铜质龟钮,印面正方形,篆文。”

图片

棠邑古城之遗存浅析与近代防御

图片

据前、后古城村的老人介绍:20世纪40年代,棠邑古城的城墙和护城河仍保留得十分完整,城墙完全用土坑成,墙顶宽约2米,底部宽约6米,高约4米,城墙顶面端外侧有两米高的掩体墙,墙上每间隔约5米有垛口用于作战时防御。城墙分布有东、西、南、北、东北5个城门,城门宽约3米,均为木质栅栏门。原来每一个城门都有名字和提额,因没有文字记录,现名字已失传。城墙外是护城河,由筑城时掘土所挖掘,河宽约6米,深约2米,靠下雨时四周积水成河。随着时间的迁徙,古城墙历经风雨剥蚀虽有部分倒塌,但足可见其轮廓,直到1982年村级住宅规划建设时,古城墙才被完全推平。

曾经有人提出质疑,棠邑古城距今已经3000年左右,用土筑就的城墙能保留到当代吗,是否是后人为战乱防卫所筑?经过对当地的历史和环境考证,笔者认为:一是古人用土筑城墙的技术完全可以保留到现在,如周边平度区域的齐长城至今尚在,再如汉代的皋虞古城城墙,完整地保留到20世纪五十年代。二是棠邑古城地处方圆数百里的平原地带,无论是战乱还是平常年代,百姓都需要这样一个屏障保证安全,所以历代只有不断维护,不至于造成人为破坏。尤其是晚清、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战事频繁,村民更需要有这样的古城墙为依托,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棠邑古城完整的保留到当代是完全有可能的。

据村中老人介绍,前、后古城村最早来这里落户的是胡姓,约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5年间),因为建村时就有古城,所以称古城村。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原为一个自然村,20世纪40年代古城村以姓氏落户前后分为前古城、后古城两村。村庄最大的姓氏李姓于明洪武(1368-1398年)迁来,现在村庄有李、袁、衣三大主姓氏,其余有程、于、姜、吴、张等较少姓氏户。

当地居民称古城墙为“圩子”,因为是用土筑就所以又称其为“土围子”。社会动荡的晚清和兵荒马乱的民国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古城村的土圩子很好地发挥了防匪徒袭扰防侵略的作用。据古城村的老人回忆:那时候土圩子的五个门白日敞开晚上关闭,圩墙之上设置东南、西北两个炮台,均配置有土炮,有专人值夜。土炮在当时是城墙上极具杀伤力的防卫武装,且古代遗留下来的古城墙十分坚固,成为战乱年代古城人可靠的依赖。抵御外侵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38年春天,当时驻扎在移风店的国民党游击队“曹部”,为了扩充地盘想把古城村占为势力范围,派出一小队人马前来攻打古城东北门。村民闻讯后紧急行动起来,全村人带上所有的自制土枪,登上城墙展开防卫。经过一场激战,对方见寡不敌众狼狈逃窜,古城村人缴获自行车11辆,手枪一支。号称“曹部”的国民党游击队不肯罢休,随即调集来大队人马将古城村团团围住。古城村民依托坚固的圩子,利用土枪土炮与敌人周旋对抗,“曹部”围困了40多天始终没有攻破。“曹部”久围古城村无果,最后不得已只好找“姜部”游击队的司令姜黎川前来议和。条件是古城村民将缴获的战利品返还“曹部”,“曹部”撤除围困部队。古城村人考虑到战乱年代不愿与“曹部”结怨,即答应了这个条件。古城村人依靠古城圩子,用土枪土炮打败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游击队,于是在当地名声大振。与古城村相距0.5公里的小吕戈庄村也修筑有土圩子防御外侵,而当抗击“曹部”时却一触即溃。由此,当地民众有:“古城村的圩子是铁打的,小吕戈庄的圩子是纸扎”的说法。

图片

历史古城之底蕴孕育人文荟萃

图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棠邑古城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孕育,历代人才辈出。典型的有后古城村开明士绅李廷泽,字润生,学号绍宗,生于1890年(清光绪16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李廷泽的父亲李书孔即为饱学之士,书法善功赵体,并有遗著《书学集说》。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润生自幼勤奋好学专心攻读。他本来天资聪颖,每当面对经书如饥似渴,可谓博览群书,有的经文甚至敞背如流,学识渊博,是清末秀才,在当地素有“活字典”之称。李润生自青年起热心私塾教育,在家设塾教学三十余年,以自己的学养培养子弟知书明礼,对贫困生免收学费,因而德高望重,方园五十余里登门求学者络绎不绝,教授弟子近千人。

李润生的书法功底深厚,犹功楷书、草书,当地诸多碑文如“古节延年”龙头碑等都由他撰文书写。他的著述颇丰,有《童蒙必读》《勤学须知》,续《四字鉴》等著作。1927年,李润生读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讲集和三民主义等书后耳目一新,深受鼓舞,认为固守封建式教育课本和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于是下功夫编写了《三民韵语》等作为新学课本教授学生。1942年,当地解放后李润生积极参与革命事业,并任校长担负起新中国培育学生的重任,可谓桃李满天下。

1946年初,当地土改刚开始,李润生即动员家人带头献出上等田23亩,被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誉为“开明士绅”。同年5月25日至31日在丰台区程戈庄召开即墨县第一次参议会,李润生当选为参议长。1951年至1959年李润生任即墨县文化馆馆长期间,认真做好文物征集整理和管理工作,为即墨的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退休后仍然从事地方文化研究治学不辍,于1978年农历10月27日去世。

李润生的儿子李安世,字翰旐,1914年3月出生,1942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安世受家学影响品学兼优,年纪轻轻即成为一名党的优秀干部。1942年3月至1945年12月,先后任小学教师、即墨县政府选救科干事。这期间他负责当地十几个村党支部的党务工作,组织带领当地党员和民兵,积极开展拔据点、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等对日伪斗争,有效地扩大了当地的武装力量。1945年12月至1949年5月,李安世先后任即墨县挪城区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区长、武工队队长等职务。他组织群众深入开展土地改革、反倒算、生产度荒、反拉驴、反资敌等武装斗争工作。1952年6月至8月,他出任即墨县副县长;1952年8月至1960年4月,任即墨县县长兼任即墨县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即墨县计划委员会主任、即墨县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60年4月至1963年9月,任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1977年10月至1981年1月,任崂山县革委副主任。1983年5月离休。

古城村可谓人杰地灵,自古以来文化气息浓郁,文人墨客人才层出不穷。清代,村里曾出过举人、廪生、庠生等,画家、书法家尤其多。袁广田的画传神有感染力,画的财神、家谱等传统画在当地颇有口碑,说他画什么像什么,曾有民谚:“你的长相真能气煞袁广田!”意思是说这个人长得模样难看,连袁广田都画不出来。清末,马军寨村有一位叫刘鸿的武功高强,方圆百里大有名气,曾在古城收徒教场。且刘鸿治家教子有方,他有4个儿子,安排老大务农,经营的土地规模达50多亩;老二经商,经营有做火柴的工厂,在青岛有商铺;老三学文,成为当地大有名气的讼师;老四习武,武功出众考取武举人。这个家族的后代多有参加革命、当教师、机关干部等达十余人。2016年,后古城村成立了“书画协会”,除本村成员外,还吸引邻村书画爱好者踊跃参与,会员常聚积在一起挥毫泼墨。当代古城村、马军寨村多有学子考入清华、同济大学等国家名牌大学,昭显了历史古城底蕴孕育教化的魅力。

图片

本文经采访江联世(时任移风店镇副镇长)、及前、后古城村袁永法(时任后古城村书记)李丙展、袁广荣,刘关林(时任马军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关许、刘关森、刘华君、李凤苏(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显、衣修思等人撰稿。

图片
图片


永辉,即墨区政协文史委文史工作者,从事历史文化研究挖掘整理二十余年,先后出版和在各类报刊发表文史作品及小说、散文、剧本等达百万字。

图片

◇ 关于方志即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