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州小男孩被妈妈赶出家,父亲带回后要求写保证书,因错字太多又被赶……

 南国今报 2022-04-15

10月21日晚,一名10岁男童仅穿秋衣秋裤、光着脚丫雨夜里行走在柳州市航银路上,并情绪激动地拒绝路人送其回家,称要“离家出走”,由于担心孩子发生意外,热心市民立即报警求助。民警接报后随即找到孩子,了解到原来是孩子沉迷于玩iPad,不听话,被父母轰出家门。

航生警务站民警接报后,沿着航银路一路寻找,最终在动物园一带找到了十岁男童小东(化名),此时的他光着脚丫、仅穿着秋衣秋裤,在雨夜中走了将近1公里。一看到民警,小东就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民警把小东带回警务站,为其找厚衣服和取暖器御寒,还为他倒上热水。

据小东介绍,当天晚上他在家里玩了3个小时的iPad游戏,期间妈妈叫他不要玩了让其早点休息,但是他沉迷于游戏中没听到。过了一会,妈妈看到他还在玩游戏,就对他大吼大叫。他看到妈妈大吼大叫,他也回了几句嘴,这下就把妈妈惹怒了,让他滚出家门,并把门反锁了。

小东说,被赶出家门后,他没办法就坐在家门口。没多久爸爸下班回来了,看到他坐在家门口连忙问怎么回事,了解情况后叫他赶紧进屋。爸爸在和妈妈沟通后,爸爸要求他写保证书,不过当他写好保证书后,爸爸却说这保证书写得错字连篇,一气之下拿扫把打他。他担心害怕,就赶紧夺门而出。

小东对民警说,他被爸妈轰出家门后,他心里十分害怕,再也不想回家了,他要离家出走,要去外面打工养活自己。

民警了解情况后,对小东进行了批评教育。小东经过教育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意民警联系家长到警务站接他回家。小东父亲接到民警电话后,感觉十分惊讶,他还以为小孩就在小区里随便逛逛,气消了就回家了,没想到竟然闹离家出走,随后赶到警务站将孩子接回家。

很多家长对于这些问题头疼不已。小东父亲介绍说,由于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沉迷游戏,而且性格叛逆,夫妻两人很难管教,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可是电子产品已经变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游戏也很难完全屏蔽。连大人都忍不住在玩,更何况孩子呢?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原因,再来应对。

孩子迷恋游戏的原因?


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而是家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如果家长忽视了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上产生孤独感。于是他们需要借助其它事物来获得补偿,比如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

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产生兴趣并希望从中获得满足。

家长的应对策略

恰当引导,制定规则

对已经成为“手机控”的孩子,如果采用围追堵截、完全隔离的纠正方式,效果并不一定好。上瘾是一种心理上的渴求,并非行为上的禁止就可以打消,相反,如果一味地禁止、阻拦,只会激发孩子对手机更加感兴趣,导致他们想法设法与手机接触。所以,不能一味限制孩子接触手机。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商量每周可以玩手机的时间,制定出时间表,让孩子知道手机使用是有时间限制和地点限制的,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地点可以用,这都有规则限制。与孩子一起把握“度”,帮助孩子做到适时适量地玩手机游戏。

丰富课外生活,培养新兴趣

多陪伴孩子,增加亲子交流时间,或者鼓励孩子多跟同龄人玩、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让他认识到有很多比电子游戏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带孩子参与兴趣学习,并鼓励和坚持陪伴孩子培养出浓厚的兴趣,让孩子主动远离电子游戏

尊重孩子,注意沟通方式

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别人尊重,包括孩子。所以,不要强制孩子停止他正在感兴趣的事情。在沟通过程中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玩游戏时间、游戏内容等问题,并且客观地说明理由。沟通方式不对,会适得其反。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没必要完全禁止,但是聪明的父母会引导孩子适时适量地玩游戏,趋利避害,让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黄远来 通讯员周桃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