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州退休女工程师嫁农村老头,子女急疯:外人凭什么分家产? | 玖爷说08

 南国今报 2022-04-15

这是一个全新的栏目。

这是我带来的第08个故事。


倾诉人:覃丽(化名)女 40岁 柳州人

覃丽有点烦。

她独居柳北老屋的母亲,要再婚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本不算什么稀奇事。况且老妈守寡多年,确实也该找个老伴共度余生。

可千挑万选的人,居然是一个住在鹿寨农村的老头!

而覃丽老妈的条件呢——

柳州知名国企的退休工程师,柳北区有三室一厅的房子,每月领着还不错的退休金,身体健康性格好。

老妈本该“强强联合”安享晚年,却偏要给自己找个拖油瓶!

对方不仅是地道的农民,还有5个“不成气候”的子女,庞大的一家子如同累赘。

对了,是5个拖油瓶!

覃丽一度认为,老妈被人洗脑“诈骗”了。

直到那晚,老妈带着对象,亲自去了覃丽家。

那“老头”穿得朴素干净。其实他并不算老,背脊挺得很直,脸被深夜的寒风吹红了,倒显得蛮精神。

覃丽越看他越眼熟,不禁脱口而出:“何叔?!”

没错了。

何叔是覃丽父母的老乡,和覃丽母亲同龄,以在鹿寨老家种果养鱼为生。

早两年外婆办丧事,覃丽回去时碰到过何叔,他很热心地在一旁帮忙。


他和老妈怎么就凑成了一对?

覃丽以为,“有情饮水饱”只是年轻人冲昏头脑的口号。

像老妈、何叔这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婚姻虽不会明码标价,但多少掺杂着各自的利益。

老妈图何叔什么,她猜不透。

但她认定,何叔是看上了老妈的房子和存款,或许将来他孙辈们读书、找工作,还得靠老妈的人脉呢!

覃丽像班主任逮住了早恋的学生,斥责他俩半夜幽会,“不注意影响”。

他俩像犯错的孩子,憋红了脸。

半晌,覃丽她妈才解释道:

“我发烧了,给你打电话你在忙。何叔刚好和他儿子来市里,就陪我去了医院……这才刚看完病。”

那瞬间,覃丽原本呼之欲出的不满和质疑,都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她对老妈的关心,居然还比不上一个乡下老头!

覃丽羞愧不已。

老妈跟何叔领了结婚证,回鹿寨农村过起悠闲的日子。

覃丽在广州工作的哥哥很生气,怪她没拦住老妈:

“何叔那一大家子,肯定三天两头问老妈要钱,找我们帮忙,麻烦大了!”

覃丽没好气地怼他:

“要麻烦也是我麻烦!你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

每次老妈有事,她哥永远都是那句话——钱不够就跟我说。

仿佛他们之间的亲情,只需要金钱来维系。

覃丽老公见她闷闷不乐,开导她:

“我们结婚前,老妈没问我要车要房,只叫我一辈子对你好……怎么到了你这儿,就要求老妈门当户对?”

覃丽无法辩驳。

冬至,老妈极力邀请覃丽来吃“小年饭”。挣扎了好久,覃丽才决定前往。

说到底,她也想亲眼见识一下,何叔的子女是有多“没用”。

她盛装打扮,气场全开,一心想在气势上压倒五兄妹。

可去到那儿才发现,画风完全不对。

两个嫂子忙着煮菜,三个妹妹陪父母聊天。大哥二哥修理家具水电,妹夫们在菜地里干活。

晚辈看到覃丽的儿子,自来熟地招呼他一起玩;老妈不知听了什么笑话,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覃丽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击了一下,眼泪都快流出来。

她想起自己和哥哥,难得回老妈家吃一顿饭,可两人不是玩手机就是打电话。

老妈忙前忙后地盛菜打饭,还要三催四请他们才上桌。生活和工作上的事,老妈多问一句,他们都不耐烦……


那冷冰冰的三室一厅,如何比得上这温暖的农家小院?

覃丽突然有些明白,老妈是图什么了。

那天,五兄妹没提任何要求,反而往覃丽的车尾箱里塞满土特产。

覃丽有些感动,但心里还是认定:

这只是“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假象!

果然,第二次见面时,这群农村兄妹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吃完饭五兄妹拉着覃丽和她老公闲聊,说到了柳州的房价。

五兄妹中,只有二哥常年在柳州打工,其余的都住在乡镇里。

二哥的儿子快上初中了,他想买广雅路的二手房,兄妹们很热切地帮他出主意。

覃丽在心里冷笑,悄声对老公说:


“看吧,很快就要借钱了。我才不上当!”

果然,几天后她接到了小妹的电话。

小妹开门见山:“二哥嘴笨,有件事他委托我来跟你说……”

覃丽恨不得马上挂电话,可剧情反转令她措手不及。

小妹说,二哥买房的事,他们本来是瞒着何叔的,可覃丽她妈知道了,偷偷给了二哥两万块。

覃丽一拍大腿,老妈真是老糊涂了——

是她私下提醒老妈,何叔若问她借钱给儿子买房,千万别答应。可老妈居然绕过何叔,亲自把钱送了出去。

你说气不气人?

“这钱二哥不能要!”小妹说。

二哥怕伤了覃丽妈的自尊心,让小妹把钱先退到覃丽手中,找了合适的机会,再由覃丽还给老妈。

五兄妹都是有孝心的人。他们感恩何叔的艰辛养育,成年后几乎从不伸手问何叔要钱。

何叔对儿女一视同仁,每个孩子结婚,他都倾尽所有。

五兄妹把那些钱放到同一张存折里,凑了十来万,给何叔起了房子、买了养老。

后来他们有了这个习惯,兄妹之间无论谁借钱再还,都还到那张存折里,等其他人有需要,再拿去用。

由于每次都有人多还,渐渐地存款“丰盛”起来。


“二哥的首付够了,不需要长辈们操心。”

挂上电话,覃丽蹲在角落里,失声痛哭。她想起父亲去世后的那几年——

她哥要在广州买房结婚,老妈一咬牙,卖掉了老爸留下的阳光100新房,独自搬回柳北老旧的单位房。

她和老公结婚时条件不好,住得远,连辆代步的小车都买不起。老妈取了存款,给她买了汽车……

他们花老妈的钱,从未想过要还。而这些年,老妈不断地给予,他们也心安理得。

覃丽这才醒悟,老妈哪里还有财产可图,都被她和哥哥“掏空”了!

对比五兄妹的孝心,覃丽无地自容。可她内心充满感激。

是他们,让她有了重新“做女儿”的机会。

覃丽和丈夫加入了五兄妹的微信群。她记住了老妈的农历生日、什么时候要做定期体检、穿多大码的鞋子……

而这些,竟是“别人家”的儿女提醒她的

她和五兄妹的感情越来越亲。他们教会她一个道理:

对父母,办好一件实事,比给一笔钱更重要。

覃丽意外怀上二胎。她和丈夫都很犹豫。

工作忙,不愿辛苦父母带孩子,他们只能选择“放弃”。

关键时刻,何叔站出来拍板:


“生。我们家人多,还怕带不了一个孩子?”

大嫂曾当过月嫂,她当即表示愿意照顾覃丽做月子。

二嫂和覃丽同住市里,说每天给他们煮菜送饭。

三个妹妹也抢着要帮忙。

覃丽剖腹产醒来,一大家子围在她床边——“高龄产妇很辛苦吧?”“当妈真伟大!”

覃丽眼泪哗哗地流,这是她从未体会过的亲情。而手机那头,她亲哥照例发来恭喜的红包,人也照例不会出现。

后来覃丽问老妈,当初怎么看上何叔。

老妈笑道:

你外婆去世时,我悲痛过度,每天都躲着你们哭。是你何叔从头到尾帮忙操办丧事。他告诉我,即便我在子女面前逞强,可他眼里,我始终是个脆弱的、需要依靠别人的女人。

该轮到我们,成为父母的依靠。


那奉献一生的无私的爱,是时候回报了。

END


 作者:玖爷,一枚爱喝酒却不会开车的俗世老司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