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让我想到结婚的理由

 探索之子 2022-04-15

导读: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清明节感想

——灵遁者

又是一年清明节,都市的十字路口,能看到一个个圆圈,圈里的青砖变得黑黑了。显然昨天有很多人在此烧纸钱,祭拜祖先。有的小孩也跟着烧纸钱。如果他好奇,一定会问:“老爷爷老奶奶,真的能收到这些钱吗?”不知道大人们会如何解释?或者干脆对孩子说,不该问的不要问,看着就行了。

我内心里对祭拜祖先这件事并不“深刻”,原因是复杂的。但每次父亲叫我去上坟,我也去了,并不排斥。我也参加过很多白事,听到很多人说过这样的话。死了的人静悄悄,这吹锣打鼓的,都是给活人了心愿呢,也都是给活人看呢。不然亲亲的亲人,不给办事,家里人心里放不下,世人也指指点点。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今天,我不讨论关于清明节上坟或者祭拜的原因和细节。继承也好,追思也罢,都不讨论。因为我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死亡,来看待世俗的不成文的规则和道德。

清明节我想到了去世的人,虽然我才30多岁,但是身边有几个比我年轻的人去世了。他们去世之后都没有举行葬礼,而是悄悄地埋葬了,不会给刻碑立字之类的。小孩子去世,更不会大张旗鼓地办事,都是偷偷找个地方埋了,多数就再也不去祭拜了。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之前我从来没有问过我爸为什么。去年我问了他:“为什么不给办事呢?”我爸反问我:“没结婚,办什么事呢?”我一愣,继续问:“没结婚,就不给办事吗?”我爸说:“就是,没结婚就没后人,没儿女。谁给操持办事呢?”听了之后,我好像恍然大悟,又好像懵懵懂懂的。

因为上了年纪的光棍去世,依然是要办白事的,只是一般不会入祖坟。这又怎么解释呢?

我刚结婚不满一年,而我在结婚前肯定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一个人不结婚,从世俗的眼光看,对上是不孝,对下是没有。不孝父母不悦,早逝,父母更加悲伤。对下是没有,就没什么可说的。

是啊,倘若一个人结婚了,有孩子后去世了。哪怕他的老婆懦弱,他孩子还小,也没人敢悄悄地把他埋葬了。因为世人都知道,孩子看着呢,他总有一天会知道的。而且世人的眼睛,也是这孩子的眼睛。如此,谁敢不给办事。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结婚生子的意义是死后有人送你上山吗?当然不能是这样的,可事实和这样区别不大。很多人会说,结婚生子是一种担当和延续。而害怕担当和继承的人,都是不“成功”的。

就好像一个人是亿万富翁,可是无后人。大家会说:“他一辈子挣了点啥?连个老婆都没,连个后人都没。挣那么多钱干啥,屁用不顶。”当然,牛顿,康德等人也没有妻子和孩子,大家依然敬佩他们,觉得他们是纯粹的,不食烟火的,是很成功的。

出生的时候有人接,有人养,我们才会身心健康地长大。如果没有人养,那他的童年,将蒙上阴影,需要一辈子去治愈;去世的时候有人陪,有人送,我们才会觉得不遗憾,不然在最后的时刻,会愈加孤独,愈加凄凉。孤独和“愈加孤独”有本质区别吗?没有,仅仅是感受。所以我并不以此来极力劝你去结婚,我只是想着,你要感受你的感受,思考你的感受,然后去行动。其实结婚没有什么可怕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离婚,大不了失去一些东西。毕竟我们连生命都要归还给大地的。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和我表弟跪在村里的龙王庙里发誓过,说我们永不结婚。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发誓。现在我们都结婚了,在同一年里结婚了。上次喝酒,他不喝,我们都知道他在备孕。他在等待一个新生命的出现,他父亲也是,在等待孙儿的出世。就像是等待一个“奇迹”似的,他总是在说,我要看着我儿子,生个一儿半女再走。

很难说清楚中国人的这种情愫为什么如此浓厚,外国人似乎对此远不比我们浓厚。从都市的每个十字路口的一个个黑黑的圈圈,我似乎明白了。我们重视死,我们更重视生。因为死后是不明确的事情,而生是明确的事情。肯定可以肯定的未来,是合理和明智的选择。所以清明节的意义,还可以这样理解:春暖花开了,一定要上山走走,看看,去好好呼吸一下春天的味道,去看看万物是如何苏醒的,去思考和享受你的生命。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清明节感想:要重视死,但要更重视生,去感受你的感受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艺术家灵遁者哲理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