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和含地区的开国中将黄火星(组图)

 哈哈狮的信箱 2022-04-15

    黄火星是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姚家村人,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于闽西开展了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成立后任第二支队第三团团长,后曾任新四军新编第二纵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五十五团政治委员、第七师政治部主任、第七师皖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和含支队政治委员、第十九旅政治委员等职,为和含地区抗战尽心尽力,立下不朽功绩。和含人民永远怀念黄火星中将。

图片

    卖身葬母 卖房葬父

    黄火星生于1909年7月11日,本姓陈,在家排行老二。只不过,他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从抚州市乐安县龚坊镇姚家村逃荒过来的。7岁那年,他跟着父母到了景德镇。在县城落脚不久后,黄火星的母亲病故,父亲没钱安葬,只好将黄火星卖给村里一位名叫黄聚发的瓷器工人。养父为他改名黄火生,参加红军后,遂改名黄火星,一直沿用至今。本来,养父母一家对这个买来的孩子还挺疼爱的,先是送他到瓷器工厂里学习营生的本事,又送他读了一年的私塾。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养母去世了,养父黄聚发续了弦。后母看不惯这个和自己没半点血缘关系,还花着家里钱的孩子,动不动就虐待他,还停了他的学费,迫使他辍学。养父对此不敢吭声,黄火星彻底成了没人疼没人爱的人。15岁那年,在黄聚发的安排下,他与黄家买来的童养媳结了婚,次年生下一女。一直到1926年,养父撒手人寰,后母改嫁,黄火星独自一人偿还黄聚发生前借的债,还要处理他的后事,逼不得已卖掉了家产,让养父入土为安。孑然一身的黄火星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没有文化,没有人脉,更没有金钱,只能给土豪打工,却换不来几个钱。穷苦日子使他苦思冥想:如何才有出路?何时才能出头?

    组织工人罢工  宣传革命入党

    早在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工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创下了大大小小的帮会,用以开展斗争,谋取工人自己的福利。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赣北党组织,派来共产党员黄光,利用帮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黄火星在黄光的教育启发下,思想觉悟有所提高,认识到以前一直迷茫不前,找不到出路,原来是没有一个领路人。结识黄光以后,黄火星利用自己是聚英社的会员身份和多年来攒下的好人缘,协助黄光挨家挨户地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工人,让受剥削压迫的工人抬起头颅,不畏强权去斗争。

    一次,黄火星利用景德镇“每逢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当地做生意的人都得请自己手下的员工吃餐饭,给每个工人送上一些福利,以保鸿运当头、财源滚进。更是为了图个吉利,让大家能够不要懈怠,卖力工作。”这个习俗,在景德镇瓷厂的厂主,每年赚的盆满钵满,却在端午节筹谋着,怎么才能省下这笔“白送”给工人的钱之时,黄火星立即召集厂里的工人参加黄光在花园寺召开抗议会议,内容围绕着改善节日待遇而展开。常规是厂主给每个工人两个皮蛋、两只粽子、三刀黄表纸、一对小蜡烛以及三支香,还要放三天假。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厂主,不愿花费这些钱,只是吩咐厨子,每桌备不足一斤的酒、八块肉即可。明显比其他厂房的一碗生瓜子,一碟切好的生韭菜,一碟切好的黄瓜,一碗油煎豆腐,一碗猪肉下垫乌腌菜,一碗炒绿豆芽,一碗炒泥鳅,一碗切成小块的小花片鱼和一碗水笋的待于来说,确实有些抠搜。工人们讨论认为,瓷厂厂主一年到头使唤起人来毫不心疼,过节花钱却扭扭捏捏,令人愤慨。一致认为要讨个说法。起初,大家还想着和和气气地解决问题,派了一位代表去与厂主谈话,表示只要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能够按照标准给工人发放福利,这事就翻篇了,但厂主死猪不怕开水烫,愣是不同意。这时中共浮梁县委立即发动近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无人干活,工厂无法运转,最终逼迫厂主妥协,答应端午节为大家准备酒肉,节日里还会每人发放铜钱1000文作为奖励。至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黄火星积极奔波和工人团结一致下,罢工运动以胜利画下了句号。

    在此次斗争中,年龄刚满二十的黄火星东奔西跑,做了不少工作,给黄光留下了深刻影响。黄光觉得黄火星办事妥帖,有信仰有志气,能积极帮助黄光调动工人们的热情,是一颗干革命的好苗子。1930年10月,黄光引导黄火星加入浮梁游击大队,随即发展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黄火生正式更名为黄火星。1931年,当黄光在景德镇恢复党组织,发展党员时,首选发展黄火星入党,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加积极投入汹涌澎拜的革命斗争大潮中。黄火星参加了赣东北苏区反“围剿”和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曾任浮梁(今属景德镇)游击大队司务长,赣东北红军学校团支部书记,弋阳第4游击大队政委,贵(溪)余(江)万(年)游击纵队俱乐部主任,赣东北赤色警卫师第1团团委书记兼俱乐部主任,独立第10团政治委员,红10军第82团连政治指导员。1933年1月随红10军进入中央苏区,后任红军第11军32师95团政治委员,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党总支副书记,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清流县委书记,归化(今明溪)警备区政治委员兼司令员、政治部主任。

图片

后排右二是黄火星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坚持斗争,任(上)杭代(英)独立营政治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永定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治委员,闽西南抗日游击队第2纵队政治委员兼纵队长、第5支队政治委员,军政委员会政治部代理主任,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1支队政训处主任。在闽西南地区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抓好政治军事培训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火星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任团长。随后,率部北上奔赴抗日前线。1940年担任新四军新编第二支队政治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时,冒着枪林弹雨,突出重围到江北。5月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县成立,黄火星历任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五团政治委员,第七师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1943年3月,新四军第七师决定建立新四军含和支队,第七师参谋长、和含地委书记孙仲德任支队长兼政委。5月,黄火星调任含和支队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和发展和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含和支队建立后,黄火星积极配合支队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发动群众,号召人民参军参战,部队发展很快,新兵增员较多。含和支队司令部根据当时军事、政治斗争任务,及时下达军事培训任务,提出训练内容和要求,由各大队根据本地区或部队的具体情况,利用战斗间歇进行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提高部队军事干部素质和能力,黄火星及时向师部请求,派师部教导大队一部分人员来到和含,组建含和支队教导队,担负培养部队班、排、连基层干部和军事骨干的训练任务。黄火星亲自抓教导队的训练,首先确定教学内容:政治上,以增强学员对抗日战争的必胜信心,提高阶级觉悟、民族觉悟,坚定抗日必胜的决心;在反顽斗争中,揭露国民党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企图向日本妥协的阴谋,提高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同时,还进行社会发展史的理论教育、时事形势教育,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开阔眼界,扩大学员视野。在军事上,提高学员对敌斗争中的指挥作战能力,熟悉我军的战略战术原则、懂得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在军事知识教育中,根据部队当时装备情况,进行兵器技术训练,使学员了解并能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的性能、特点、威力和作用。

    其次 ,要求每个部队都要坚持在战斗中进行训练。每一仗打下来,班、排、连长及时召开“诸葛亮会”,总结利弊得失,“不占糊涂便宜,不吃糊涂亏”,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使部队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第三,要求教导队举办民兵干部培训班,向民兵骨干讲授游击战术、小分队活动战术,讲解地雷、手榴弹的构造、性能、威力和使用方法。从1943年上半年到1945年我军北撤时,教导队为含和支队共培训几百名班、排、连干部和地方游击队、民兵骨干,使他们回到部队和地方后,既能组织指挥打仗,又能训练和管理民兵,使之后来成为我军建军、治军和带兵打仗的中坚骨干,为抗战全面胜利打下了扎实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黄火星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二十九军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厦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第10兵团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1952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起任江苏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中共中央军委总直属队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

    有诗赞道:

卖身葬母真君子,景德火星勤读书。
心系人民谋解放,春来壮士梦思余。
坚持敌后游兵战,深入含和归队舒。
大地春寒虽已尽,牢尊使命尚存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