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鹰捉把:太极大师被鹰捉拿住,用尽办法竟化解不开

 长知识uz0fafuk 2022-04-15

金彩推介:会阴穴-人体精气神的通道

图片

太极大师被鹰捉拿住

鹰捉把是心意拳的重要母拳,形意拳的劈拳即是由此演化,劈拳定式又演变为三体式,贯穿形意拳的始终,称为核心拳势。
说起鹰捉把,心意门一位传承人物给我说过一个往事。那是三十年前,武术复兴,在全国性武术交流活动上,有一位太极名手展示了一招绝技而技惊四座。
太极名手让两个精壮男子左右擒拿住他的胳膊,待拿结实了,其一招缠丝化劲,借力打力,左右弹飞了两个擒拿者。在场无不叹服,并且没人敢上去尝试。
大会接连几天,休息的时候,大家都是住在一起,私下也少不了切磋。这位心意门代表与太极名手相遇,两下试手,结果是太极大师被鹰捉拿住,蹲在地上好长时间,用尽办法竟化解不开。这位老师讲了许多细节,双方最终竟然变成了铺地鸡雀地龙的状态。
了解武术动作雀地龙,点击:蛟龙行地:太极、少林、地趟长拳中都有的雀地龙是什么动作?
气氛有点尴尬,心意门传人“揭密”说,这是鹰捉,你拿我,我也照样化解不开。
据说太极门四大名师都在场,后来有一位还专门找到这位心意老师,说陈家沟的拳你要哪套我给你哪套,你好不好把这手教给我?
图片
鹰捉把其实不难挣脱
这件事情的真实度我并不能确定,后来在其他采访中,也有当时活动的参与者,我问起此事,有的说没有这回事,俩人没有交手,也有说有交手,但就是比划了一下,并说,真说起推手,心意门那位老师弄不住那位太极名手。
这种情况尤其考验听着的心性与阅历,真诚是对的,但是因为真诚便毫无怀疑又有点过,怀疑也是对的,但是经常怀疑也很可能是自身经验问题。如果你听凭一方之言,那么对涉及的那个技术必然会生出一种崇拜心理,如果幸运学到,又往往会生出一种拥有了可以降服某某名手、某某门派的能力一样的骄傲感,甚至在看到听到对方门派的时候,生出一种轻蔑的态度。我后来也确实遇见过,有人偷偷摸摸炫耀这件事情。
同样,也许在太极名手的传承里,又有着一个与心意门交过手,而鹰捉把拿不住缠丝劲的典故。如何探讨其中可能性,只有客观的讲道理。
就技术而论,鹰捉把捉住缠丝劲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这个结果不能作为比武看待,因为其有先决条件。先决条件是,要求太极名手以松柔之态被动化解,还要完成借力打力把对手弹送出去的效果。
如果仅是挣脱,鹰捉把其实不难挣脱。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思考,一旦有某位心意拳门人告诉你,你只要按着某个动作去练就可以克制太极拳,而你信以为真,那将来吃亏的八成是自己。
图片
错误的鹰捉练法
不管现在怎么评价太极拳,不得不承认,太极拳在近二十年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是很大的。
故事发生的三十年后,太极拳大师陈小旺,在表演千斤坠的时候,用的弓步身架就很符合鹰捉牮柱势,并且还玩出了鸡腿独立之能。而原本讲究鸡腿为根本、鹰捉牮柱斜中取敌的心意拳,许多的门人因担心被人怀疑“低头猫腰传授不高”,反而努力挺胸抬头,如果评论区认为这个故事是吹嘘,也都可以理解。
看王战海、王占军他们以前的推手比赛,还是非常激烈的,越激烈就越体验功力,那个沉稳劲以及破坏沉稳的劲儿,如今多数的心意拳拳家怕是扛不住的。
劲是根本,势是外形。鹰捉是要打出鹰隼捕猎飞升天空竖尾坠落的迅猛力道,所以练功时候,要一把打到底,落把之后还得摁上劲才行。用拳时一拍上去就要带动他的身子往下坠,浑身的分量压在双把上。
鹰捉最难练是在进步过程中,打出直上直下的势头,而且不准蓄势借力。其他弧线撕拽、惯性起落、忽闪腰板的练法不能说不行,但肯定效果不是最好。
咱们讲道理。有一种忽闪一下,打个起落的连发,别说这速度是否赶趟,就说瞄得准对手么?等你一步过去,再一忽闪,对手躲开是咱们幸运,给一个迎击就受不了。而一拱腰必然就定死了步子,整个非常被动。
这一种练法的,第二把的横锤往往就打成了弓步冲天炮,因为上不去步,自然就得反向忽闪。很多人根本不考虑这些,感觉着这一把拳很费力,就认为是起到练功效果了,再是动作幅度大,视觉上也感觉挺不错。自己练着玩,也就更不想那么多了。
鹰捉牮柱势三道关隘
压着身子出手,是为让根劲斜顶上去,同时突出挨身肩打,这是短打拳的优势。下盘根基是鸡步,鸡步是为随时起腿,弥补定式发力之不足。所以这个弓步有三道内涵关隘。
第一道关隘是根劲,脊柱与后腿绷直一条枪,这是明劲,首要是肩打。因为要出肩打,身子就要侧棱起来,这样才能突出肩头。而身子侧拧,又束上了力道,又可以反崩发力。
第二道关隘是独立之能,身子能撑住劲还不算,还得盘活,后腿还得随时能起来。能起来才能上步,也才能打人。
第三道关隘是践蹿之能,原地打人不算高明,打人当如走路一般。要不说踩鸡步是心意基础,看着是一步一步踩,你腿劲、身形出来了,不用教自己就想着蹿了。不下苦工,永远不理解苦工出来的功夫,一想就错。
步子都蹬不开的人,他不指望着拱腰抡胳膊还能指望什么呢?最简单来说,哪怕腿能蹬开个三寸、五寸的爆发力,肩上能合上架势,也能出来两把好拳。
然而这种功夫又很容易出问题,碰见不懂装懂的师父还好,最多不出功夫,好歹教不坏你。怕就怕有传承但是一知半解,该练的没练出来,不该出来的反而出来了。
好比鸡腿往上是龙身,龙身鸡腿即是大拧中节,这种身姿在一定程度上是反生理的,如果理解错了,又下功夫,腰椎、膝盖都会出问题,前些年有一位网络宣传势头生猛的人,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进行拳术改良,专门发明一些古怪夸张的姿态,宣传说是练筋骨、养身体,但多年下来自己的脊柱侧弯却越发明显。
当然这年头肯下苦工的也少了,所以很多都只是凑合光阴,你从他们的拳架上就能看出来,走个鸡步屁股一摆一扭的,根本就稳不住中节,这种反而可以放心,反而出不了大毛病。
当根节劲能打到梢节的时候,也就不用非得弓步前倾了,借着束身又可以把鹰捉、横锤合成一把,即是劈崩二法。即是形意拳的快,一步到位,瞬间完成攻防组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