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说爱情感 2022-04-15

一首歌,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特别好听,于是就单曲循环。

连着听了好几天之后,就觉得这首歌其实也没那么好听,听腻了,也就不想再听了。

一道菜,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惊为天人,于是每天都会吃它。

连着吃了好几天之后,就觉得这道菜吃腻了,且因为吃得次数太多了反倒吃伤了自己,从此,一听到这道菜就本能地排斥。

任何事物都会在最开始的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如果这件事物长时间的、持续且不间断地发生作用。

那么对于我们所产生的刺激程度就会钝化以及削减,到最后甚至还会变成厌烦。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的超限效应,它指的是任何事情发挥作用都会有一个时间阈值的,超出了这个阈值,就会变得适得其反。

我们在处理感情的时候,一直都在强调要讲究方式方法,大的方向错了,付出了再多努力也不过是感动自己而已。

因此,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间歇性强化效应:偶然性的满足大于持续性的满足

一个姑娘每天都为她的男友洗手作羹汤,一日三餐,顿顿不落。

男友一开始很感动,觉得自己的女友如此贴心,但时间长了就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甚至还会因为姑娘偶尔没做饭心生不满;

另一个姑娘厨艺不错,但她几乎很少为自己的男友做饭,只是偶尔心血来潮的时候,才会想着给他做一顿。

奇怪的是,男友每次都特别感动,觉得自己上辈子简直拯救了银河系,才拥有了这么疼爱自己的女友。

经常付出,会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偶然付出,就会让人感激涕零,同样的方式,不过是间隔不一样,就呈现了天差地别的状态。

原因就在于间歇性强化机制所产生的效果。

持续性的满足会让人的需求太饱和,而偶然性的满足就会让人的需求处于半满的状态,从而对付出本身就保持了一定的敏感度。

蔡康永说:“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付出也是,满足需求也是。

不要有求必应,而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够以低投入的方式,来换取高回报的反馈。

用男性思维和男人谈恋爱,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主动权

或许,我们可以站在男人的思维方式上去审视他们在一段感情当中,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会发现,他们几乎很少因为一段感情而失去自己,他们把爱情、生活和自己分得很清楚,从不会混淆。

即便是谈了恋爱,他们也仍旧会和好友玩游戏,会自己做一些好玩的事情,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另一半身上。

由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或许我们在经营爱情的时候,也可以这样。

不会因为一个人、一段感情而失去自己;

不会把时间都放在爱情和男人身上;

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

这时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云淡风轻的时候,男人反而会变成“恋爱脑”。

那是因为人往往会在自己把握不住,或者是不确定的事情上在乎和认真。

正如《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句话:“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

不要想着改变别人,能磨合就磨合,磨合不了就放弃

电视剧《知否。知否》里面的张桂芬是将门独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可就是这样一个金尊玉贵的人,在最开始的婚姻当中却是不如意的。

前有沈将军的贤惠亡妻,后有因体恤亡妻而纳进来的妾,沈将军的爱没有半分是在张桂芬身上的。

她不是没有气过,恼过,甚至还足不出户,想着眼不见心不烦,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奈何一点用都没有,反倒是把自己困入一个囚牢当中了。

后来在经过了明兰的指点,张桂芬看开了,与其执着于改变别人,倒不如往前看,让自己好好活着。

于是,她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马术精湛的她在马球场上英姿飒爽,让沈将军眼前一亮,二人的感情也比从前甜蜜了许多。

杨澜曾经说过:“女性要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自尊,自信,自爱,才能在两性关系的建筑中奠定稳固的基础。”

生活中,很多女人总是执着于去改变别人,最后发现不过是费时费力罢了。与其这样,倒不如把时间放在自己身上,若我们提升自己,那么很多幸福不需要我们去刻意争取,就会为我们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