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与令狐绹

 晨曦深处 2022-04-16

黄河故事之七十:李商隐(四)

李商隐与令狐绹

李商隐的朦胧诗很受人们欢迎。人们之所以爱读,因为诗就是一种感觉。从读者看,这种感觉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把他表达出来,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缥缈不定的感觉足以让人玩味不已。为此,元好问感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如果从作者的角度看,朦胧是创作态度的体现。作者有一股创作的冲动,不吐不快,但或者受当时环境的影响,或者受内心某种压力支配,以至于出现遮遮掩掩的情态,给后人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

李商隐的朦胧诗虽多,但他写给好友令狐绹的诗就一点也不朦胧。

关于李商隐和令狐绹之间的关系,人们有很多种说法,但大都倾向于责备令狐绹不帮助好朋友李商隐。这一点,读读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诗你可能就会有新的认识。

李商隐同令狐绹一起料理完令狐楚的丧事后,接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这件事,作为牛李两党之争的两方,令狐绹肯定是不赞成的。这一点不仅古代是这样。我们都经历过划线站队的年代,亲眼看到过因为不在一个派别而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社会只要给你贴上了一个标签,那另一方处事的态度立马就会改变。

当时令狐绹给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可惜令狐绹的诗没有留下来,可以猜想的到,应该是劝阻李商隐的。李商隐回了一首诗《酬别令狐补阙》。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修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在诗里,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知遇之恩没有报答的愧疚之心,同时也向令狐绹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始终是不容置疑的。这里的锦段,源自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代指报答别人的深情厚意。

从尾句“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可以看出李商隐对令狐绹说话时很随便,也没有什么忌讳。弹冠,指出仕;扫门,源自魏勃欲求见齐相,早晚在其门前扫地。这一句诗真不朦胧,你要是再不提拔我,我就学当年魏勃求见齐相曹参的办法,天天给你扫门,看你见不见。

令狐绹在李商隐及第一事曾出手相助,两人相处很好,即使李商隐到了王茂元处,娶了王茂元女,尽管有党派之争,但二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李商隐没少给令狐绹写信。有人觉得李商隐写信大多是意在令狐绹相助,这正说明了他们交好,如果令狐绹看不起李商隐,作为一个文人,李商隐绝不会一而再地给他写信。就从题目上带有令狐字样的看就有,《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郎中》、《寄令狐学土》、《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和令狐八戏题二首》、《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等等。

还有一些仿照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意的诗,也不排除是写给令狐绹的,《夜雨寄北》就是一个例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人说这是写给他妻子的,存疑。因为当时他妻子已经去世了。有人为了维持这个见解找一个原因,古代信息阻塞,可能还没有得到去世的消息。不可能。因为李商隐还没到四川,在夜宿大散关时的一首诗里已经反映出对亡妻的怀念。

有人说这首诗是写给情人的,有可能。有人说这首诗是写给令狐绹的,怀念他们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不反对。

尽管后来牛李两党斗争加剧,但李商隐和令狐绹那段情感还在维系着。李商隐在家为母守孝快结束时,写了一首《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诗中将楚府比作梁园,把自己比作司马相如。一方面表示了对已故令狐楚的尊重和崇敬,一方面也流露出他自己就像当年病在茂陵的司马相如,也是在叙旧,也是在博得同情,也蕴含着希望援助之意。

当然,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令狐绹在政治权利与朋友私交方面有他自己的长远选择,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异党朋友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要不,怎么能当上宰相呢!李商隐自己也感觉到政治斗争的漩涡慢慢地把他和令狐绹越拉越远。他作于重阳节的《九日》一诗,也是他们友谊的终结。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尊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如果李商隐当年不去王茂元处,如果令狐绹在李商隐困顿的时候施以援手,都可能改变李商隐的命运。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李商隐就不一定会写出让后人咏叹再三的诗篇。

感曰:

嫩苗争翠逐光行,一日经风何处横。

比翼人间堪几度,锦书枉托说山盟。

悠雲作于北海拾贝斋

2022/04/15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