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 到 西 堤

 zzm1008图书馆 2022-04-16

  阳春三月,淅淅沥沥的细雨过后,春意开始萌动,颐和园西堤上的浅草、垂柳和山桃油然换上了嫩绿或粉红色的新妆。春来了,她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大自然和皇家园林欣然相拥。

      昆明湖碧波荡漾,万寿山雄姿屹立,远处的玉泉山依稀可见。碧水之上,仿西湖苏堤而建的西堤上六座古桥一字儿排开,形态各异,气象万千。从北向南,依次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

       绵延逶迤的西堤把古桥和花树揉合在一起,在青翠朦胧的西山和春波微漾的昆明湖之间,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风姿,分外绚丽大方。诗曰:

               蓝天白云阳春天,

               暖风又绿西堤岸;

               翠柳山桃映碧水,

               玉泉万寿六桥连。

                  ……………

颐和园西堤的北端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界湖桥:

昆明湖和后湖之间的界桥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豳风桥:

桥名源自“诗经”,意为此处乃农耕蚕桑之地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玉带桥:

又名驼峰桥或穹桥,是昆明湖上著名的高拱石桥,桥上有乾隆御笔题写的楹匾。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镜桥:

桥名源自李白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其八角重檐桥亭美轮美奂,格外吸睛。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练桥:

一座四方形单孔桥,名字源自南朝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景明楼:

景明楼建在练桥之南、柳桥之北,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景明”源自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描述。楼外两侧碧水浩瀚,视野开阔,是观鱼赏景的最佳场所。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借景造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之处在于借景造势,用西山的远景烘托颐和园的近景,在视觉上远近相融,合而为一,好像远在公园之外的西山也成为颐和园的一部分了。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远眺玉泉山玉峰塔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蹭拍:西堤上钟爱美拍的游客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柳桥:

西堤南端的一座四角五孔桥,名字源自杜甫的诗句“柳桥晴有絮”。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风吹柳丝任飘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绣漪桥:

俗称“罗锅桥”。从西堤南端出来往东南方向走,经过垂柳大道,就来到了颐和园南如意门内的绣漪桥。桥体式样与西堤上的玉带桥一模一样,两者号称姊妹桥。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十七孔桥(西堤周边):

颐和园有大小桥梁数十座,汉白玉青石结构的十七孔桥是其中最著名的景观大桥,洁白无瑕,缓缓隆起,把昆明湖岸边东堤和湖心的南湖岛连在一起,从西堤上也可一览无遗。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

           HAVE A NICE DAY !

              ……………………

发布于 04-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