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 | 让每一位“农民工一代”都能老有所依

 乐康居 2022-04-16
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或始于维持生计的初衷,或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愿景,一批批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入工厂,走进城市,把青春岁月留在那里。如今,第一代农民工日渐变老,这个群体到了思考人生归宿的节点,期盼得到关爱保障,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图片

      “兜兜转转40年,我国第一代农民工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0岁。他们有的因为生计不得不继续在城市里打拼,有的回到家乡后靠种田的微薄收入糊口,境遇各异。”

      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最关心的事。他呼吁,全社会都应该给用汗水推动城市建设的第一代农民工多些关爱。

      一是相关部门牵头开展大规模的摸底调研。包括总量、年龄分布及区域分布;务工经历和遭遇;身体状况,特别是职业病和伤残情况;当前的经济生活状况,重点是就业和日常消费;负债情况,重点是结婚彩礼负担;养老保障方面的担忧;对改变现状的想法等。

      二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把“农民工一代”作为精准帮扶对象。

      三是制定房贷优惠政策。“农民工一代”打工多年,但几乎没人有公积金账户,不能享受公积金贷款优惠。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针对“农民工一代”特定购房需求的贷款优惠政策。

      四是开展农村婚嫁专项教育行动。用符合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话语体系,开展一次农村先进文化教育活动,形成社会氛围和整体性压力。其中一个重点是开展孝道教育,对青年人开展励志教育。

      五是建立关爱“农民工一代”的慈善基金会。

      另一名“全国优秀农民工”钟正菊委员也关注农民工退休养老问题,一直坚持为农民工发声。

      来自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机加部副经理钟正菊委员是农民工出身。她说,她看到过很多农民工到退休年龄时,面临缴费年限不满15年而无法享受退休待遇的窘境。

      为了解决农民工缴费难的问题,政府降低了企业和农民工缴费标准,同时还规定,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一次性补缴满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享受退休待遇。

      “问题是,很多农民工拿不出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补缴费。”看着不少以前的工友面临这样的困境,钟正菊委员心里很不是滋味。

      钟正菊委员介绍,不仅如此,有些需要用人单位补缴养老费用的,用人单位在农民工快到退休年龄时,采取调离到偏远地区岗位等手段,“逼”农民工离职,从而逃避补缴义务。

      今年,她在提案里建议“让达到退休年龄、愿意继续务工的农民工能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以满足15年的缴费年限要求。

图片

来源:综合工人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