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心理学:想让孩子学会自己玩,请先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

 明新老李 2022-04-16

本文内容主题:宝宝太黏人,怎么解决

01 当亲子依恋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就变成“小皇帝”

毛豆今年三岁,但三岁的他却是家庭里的小皇帝:吃饭要人喂,游戏要父母陪着玩,鞋带要妈妈绑,鞋子要爸爸穿....

总之事无巨细,无时无刻,毛豆都离不开爸爸妈妈,或者说毛豆不允许父母离开自己的身边。

这让毛豆的父母十分难受,私人空间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份“奢侈品”:

妈妈:我们的生活日夜颠倒,几乎24小时陪着他,完全没自己的私人空间

爸爸:希望他能自己玩半个小时不用找我们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只要他妈妈不出现,这小子还是很好带的。”好友如是说道。

好友的儿子丁丁今年3岁,特别依恋妈妈。妈妈没在身边的时候,他十分乖巧,能自己吃饭、上厕所,到点就睡...

但在妈妈面前,他就要妈妈伺候着他:喂饭、陪着上厕所、儿歌唱完一首又一首,故事讲完一个又一个,丁丁愣是不睡觉...

这让丁丁的妈妈很是苦恼,只要下班一回家她就不属于自己,必须得围着丁丁转,不然丁丁就会不依不饶。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孩子这么黏人,也难怪孩子的父母着急:一方面影响了家长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父母们也担心孩子无法独立、往后难以立足于社会。

那么,宝宝的这种依恋行为能够改变吗?

答案自然是能够改变的,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依恋行为的由来以及其常见类型。

02 儿童依恋父母的原因:是其个性发展的必需品

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甚至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法国心理学家瓦隆

宝宝依恋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抚养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

试想,从出生那一刻,宝宝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他完全无能为力的世界,此时的宝宝是多么的无助和恐慌。寻找安全感就是他们生存的必需品。

而为了寻找安全感,依恋他们最熟悉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心理学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

研究者找来了两个在两三个月大时,哭闹程度相当的婴儿A和B。

A的父母对他的哭闹不烦不乱,仍然和他说话逗他玩;而B的父亲极少陪伴他,妈妈则是只要他一哭就抱着他走来走去,但却很少跟他说话或者陪着他玩。

到一岁的时候,A只要父母在身边不远,大部分时间都能快乐地自己玩,而B却仍然和两三个月大的时候一样,时常哭闹,要求大人抱。

由此证明,依恋能减少婴幼儿的不安和恐惧,获得安全依恋的宝宝深知有人关心他,有需要时对方一定会出现,如此一来,当他们独自活动的时候也有一种安全感,能接受与父母的分离而不焦虑,不会产生遇到困难无人帮助的恐惧感。

孩子的独立性就是这样伴随着依恋性慢慢发展起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常见的三种不同的依恋关系。

03 儿童与父母的三种常见依恋关系

宝宝和父母的依恋关系,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安全依恋型、逃避型、矛盾型。

孩子一开始认为全世界只有他和妈妈,而随着成长和接触范围的扩大、接触人事物的增多,“世界”这个概念才被不断扩展。而这份依恋关系体现了孩子对父母、乃至对整个世界的信任程度。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与孩子建立了哪种依恋关系呢?--通过母亲离开时孩子的表现来判断。

  • 安全依恋型

母亲离开时,安全依恋型宝宝会哭闹、焦虑,缠着妈妈,但当妈妈离开后,他的情绪很快就乎被抚平;而当妈妈回来时他会很高兴,和妈妈做出亲密动作(抱抱、亲亲)。

当处于陌生环境时,只要确认妈妈在视线内,他可以玩得很欢,以妈妈作为自己活动的基点。

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也比较友善,容易交到朋友。

  • 逃避型

与安全依恋型不同,逃避型孩子在妈妈离开时很少哭泣,甚至没反应。妈妈回来时也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甚至设法逃避妈妈。

这些孩子在有需求的时候不会求助,情绪波幅比较大,对陌生人不在意,很难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

  • 矛盾型

矛盾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前就开始焦虑,他时刻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为把关注力大部分放到了母亲身上,他们往往也无法体会到玩耍中的乐趣。母亲离开后他们会更加的不安,情绪一直处于负面状态,很难快乐起来。

而当母亲回来后,他的行为也会很矛盾。一方面他想亲近母亲,但做出的行为却是“惩罚”母亲(如踢打、尖叫、拒绝拥抱)。

这样的孩子的探索主动性不前,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怎么友好。他渴望交往,但由于缺乏信任,很难和其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看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其实要改变孩子“黏人”的问题,需要从改变亲子的依恋关系入手,即把逃避型、矛盾型,转变成安全依恋型。

04 与宝宝建立安全型依恋:预防及改变

孩子天生就会寻求安全感,对父母有依恋性,但却并非天生就有与父母黏在一起的行为,这是后天教育所影响的。

换言之,避免孩子形成逃避型和矛盾型的依恋关系,是可以预防和转变的:

  • 预防:一岁前让宝宝获得安全感是关键

心理学家诶里克森认为,1岁以前是对信任怀疑的阶段,这个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充分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一次发展孩子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样,才能奠定孩子一生身心健康的基础。

6个月~1岁是形成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家长要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妈妈。

让孩子从妈妈的亲热、爱抚、及时的喂养、语言交流、目光的注视交流等行为中体验到妈妈的爱,获得安全感。

  • 转变:有规律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倘若一岁前父母能爱抚婴儿、陪伴婴儿,并且有规律照料、满足他的基本生理需求,就能使婴儿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感到环境中的人和物都是可靠的,从而得到安全感;

相反,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得到不规律的满足,婴儿从生理需求的混乱的满足中,体验着身体的不适,产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假如错过了1岁前的关键时期,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来制定规则,有规律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让孩子的混乱生活规律得以改变,重获安全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往不规律的满足,致使孩子的需求产生也不规律,家长要主动去适应孩子的节奏,不能强行按自己所想所设计的“公式化”养育。

  • 转变:让宝宝快乐成长

心理学家罗耶说:“在唤醒婴儿的感官愉悦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第一个重要角色。通过他们对婴儿的日常照料--喂奶、换尿布、亲抚,婴儿发现了皮肤的接触、音乐般的嗓音、甜腻的奶香、妈妈温柔的目光给他带来的快感。”

快乐是一切积极情绪的基础和归宿。一个在6岁前就获得了快乐的孩子,一定能够打下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

  • 转变:重视宝宝的独立

婴儿在一岁前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应该被无条件满足,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达到自我满足。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逐渐掌握主动探索世界的能力,家长就要逐步放手让他们尝试独立。

父母的角色渐渐要自我“务虚化”,例如婴儿时期抱着孩子扶着奶瓶喂奶,到鼓励孩子自己拿着奶瓶喝。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家长只需要成为孩子的安全岛,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给予孩子安慰、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继续扮演孩子的手和脚的延伸。

  • 转变:和宝宝亲密接触不需要分年龄

有的父母过于贪玩,觉得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吃饱穿暖就行了,不需要什么拥抱、亲吻;

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用再和孩子进行拥抱、吻脸等亲密接触;

例如《超级育儿师》中,有一位妈妈,不管大女儿再渴望,她就是不愿意拥抱自己的大女儿,甚至觉得反感,反问:“一个10岁的孩子,他真的那么需要拥抱吗?”

而育儿师的回答是:“如果你们现在不给予她足够的爱,足够的爱的表现,一旦别人给了,他会跟那个人走的。”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的差异,一些如亲吻的动作不再适合和孩子做,但作为父母,给孩子拥抱是不需要分年龄,分性别的。

淅爸有话说:孩子和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孩子未来将以什么样的状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