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钱嫁残疾老公,反被婆婆逼疯:嫁入豪门后,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德芬空间 2022-04-16

张爱玲的很多作品,都曾被改编成影视剧或话剧。

其中,大家最为熟知的,莫过于《白玫瑰与红玫瑰》《倾城之恋》《半生缘》《色戒》,以及不久前许鞍华执导的《第一炉香》等。

这些作品有一个共性,就是描写了很多女性,或纯洁,或缺爱,或疯狂,或病态,大都过得痛苦悲凉。

不得不提的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怨女》。它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1988年曾被改编成电影。

女主人公银娣,一生都伴随着“怨”,怨恨心上人的没出息,怨恨媒婆的欺骗,怨恨丈夫的病体,怨恨婆家的势利……

在日积月累的不甘心下,她的心理逐渐发生扭曲,从一个单纯明媚的少女,变成一个刻薄狠毒的婆婆。

她寄希望于与小叔子的婚外情,抓取家族的财富和地位,以及控制儿子的一生,来获得缺失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可是,人越是向外索取,就越是与理想的自己背道而驰。

为钱嫁入豪门心是要受委屈的

柴银娣是上海一条街上的“麻油西施”,父母早亡,她跟着哥嫂长大。

她的美,带着一丝泼辣。她也自知自己的美,于是夏天的时候总在眉心揪出一点“红”,显得更为娇俏。

这样的她,赢得了很多男子的好感,甚至“骚扰”。

但在哥嫂眼中,银娣就是个“赔钱货”,他们不愿意出嫁妆钱,所以即便银娣年满18了还未定亲。

得知姚家二少爷要娶亲,哥嫂便邀请媒婆来看看银娣。

姚二爷虽然眼睛瞎了,但好歹是官宦之家,她们觉得银娣是高攀了。

原本,她与隔壁药房的小刘互相看对眼,小刘长相清秀,也知根知底,但奈何家庭贫困,对她的感情表达也不够直接热烈。

在哥嫂的催促下,银娣左右权衡,在眼睛看不见的姚二爷和隔壁药房的清秀小刘之间,最终选择了嫁给姚二爷。

在银娣的心里,过上富足的生活,摆脱“赔钱货”、穷亲戚的悲哀,比自己真正爱谁更加重要。

出嫁那天,银娣看着从轿子里被家仆背出来的姚二爷,满是绝望。真正的姚二爷不仅眼睛看不见,还患有气喘,前鸡胸后驼背。

曾经想着风风光光地在众人眼中出嫁,如今却成了笑柄。

更悲哀的是,姚家儿媳的生活并不那么顺畅,婆婆冷眼,妯娌嘲笑,丈夫因为长期生病又性格孤僻,连佣人都对她冷言冷语。

在爱情和财富之间,银娣选择了财富。也以为自己顺道选择了众人的艳羡、幸福的生活,但实际却事与愿违。

银娣的生活,陷入了可怕的旋涡之中……

牢牢抓住一切

才会获得安全感?

银娣的委屈在一天天的不如意中积累起来,眼前拥有的所谓富贵生活,也岌岌可危。

在婆家的日子里,她把自己的要强与倔强都强行收起来。

但压抑的环境,让她越发感觉到孤独。

与姚三爷的微妙关系,或许是银娣能抓到的唯一温暖。

姚三爷生性风流,喜欢调侃这个漂亮的嫂子。生活索然无味的银娣,也乐在其中。

银娣为他唱情歌,向他表明自己的心意,终于两人在浴佛寺中偷偷相见,暧昧升温。

儿子的哭声让银娣突然清醒,这场暧昧的见面就此中止。

但长期的束缚加上突然而短暂的放纵,让银娣陷入恐惧,她害怕事情败露,害怕自己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于是选择了上吊。

还好丈夫及时让家仆救下了她,但又因为上吊一事,对她稍有改观的婆婆又把她晾在一边。

银娣的恐惧,更多来源于她对财富、权势的贪恋。

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她也没有想过要离开姚家。

如此纠结、矛盾、挣扎是银娣一直以来的状态。

她长期身处在黑暗中,渴望从姚三爷身上汲取一丝温暖,失败后,又渴望抓紧自己的儿子。

丈夫和婆婆去世后,银娣分得了一点家产,带着儿子,她活成了婆婆曾经的样子:

刻薄、世故、精明,躺在榻上抽着鸦片,折磨着自己的儿媳。

银娣的“怨”,活生生把自己扭曲成了加害者。

《知否》中的小秦氏,和银娣很像。

她也曾是豪门贵女,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在14岁时遭遇父母双亡。

兄嫂接管侯府后,家境落魄,很不待见她。

他们舍不得为她置办嫁妆,便提出让她给姐夫做填房。嫂子说服她:

“妹子啊,不是嫂嫂刻薄,让你去做填房,实在是你年岁大了,好人家不容易找。你大姐夫是怎么待你姐姐的,咱们全家都清楚。”

明面上是为她着想,实际上是想不花一分钱地把她赶出家门。

娘家人的势利凉薄,让她认清亲情真相,只能依靠自己;

而丈夫只顾念去世的姐姐,这段无爱的婚姻,让她毫无指望。

她唯一能抓住的是侯府的财产和爵位,这些才可保她们母子平安。

于是她盘算所有,“捧杀”顾廷烨,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侯爵之位。

所有阻拦她的,都成为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温良淑德成了她的面具,在对财富地位的欲望中,小秦氏渐渐失去了自我。

小秦氏和银娣的相似之处,在于她们都活在匮乏和恐惧中。

她们想要抓去一切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却滥用攻击他人的方式,最终自己也被恐惧和欲望所吞噬。

但其实,外部世界的一切都是不稳定的,随时都会变化、失去。

你越是在乎,就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过度在意“小我”

越难幸福

银娣和小秦氏所代表的“怨女”的悲剧,即便到了今天也一直在重演。

她们内在匮乏,渴望通过抓住物质、金钱、感情,来支撑自己的价值感,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其实是内在的“小我”在作祟,它是如此虚幻又脆弱,需要更多地抓取和获得,才能延续它脆弱的生命。

“小我”与我们共生共存,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受到周围环境、我们所扮演的角色等因素影响后所衍生出来的。

《当下的力量》一书说:

“小我的基本模式就是反抗它深层的恐惧和缺乏感——抗拒、控制、权威、贪婪、防卫和攻击。”

身在凡世,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贪念。

但如果放任这些欲望和贪念占据重要位置,以为能借由外部世界的力量凸显我们的价值,那一切都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小我”的黑暗面之所以有机会入侵到我们的内心,是因为我们极度害怕失去,才让欲望和恐惧有机可乘。

就如蔡崇达所说: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人生的终极幸福

是向内求

银娣和小秦氏的结局,都是损人不利己的悲剧。

她们想要抓住,想要占有,最终却只剩下虚空。

《怨女》的结局:

银娣依旧躺在榻上抽着鸦片,懒懒散散的样子。

但当她在黑暗中差点打翻烟灯的时候,想起了木匠对她的称呼:“大姑娘!大姑娘!”

她回到原点,怀念那个单纯善良的自己。

小秦氏的结局,是自焚于火海,她将顾家祠堂烧毁,终于放下了对儿子的掌控,她想活回自己。

但是一路走来,那个真实的自己又迷失在了什么地方呢?

“小我”原本是不带属性的,不存在好坏,把“小我”染上色彩的是我们自己。

王菲在一个采访当中说:“其实人有压力无非都是一个自我的体现,就是太注重这个'我’。”

随时想要向外界索取或者得到些什么的那个“我”,就是被欲望和恐惧操控的“小我”。

缺失感、薄弱的自我价值感,往往让我们忘记了本身的追求。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自我觉察、自我感知能力较强的人,他们能够从自身的行为、现实的反应当中觉察到“小我”,感知自己的思想、情绪,他们的状态往往更舒展、更自如。

那么,怎么从“向外”转为“向内”呢?

首先,客观地看到我们的欲望、恐惧、情绪,并且承认它们的存在。

这时“小我”才能够平和地与我们相伴,而不是吞噬我们。

其次,可以试着远离喧闹的环境,一个人独自相处。

周国平曾经说过:“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独处不仅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能力。

在独自相处的时候,祛除了身份认同的强烈影响,我们才能向内探求自己的情绪,客观从容地看待自己,并且强化“真正的我”的能量。

最后,让我们的身心产生联结,放下和外界的对立,用正面情绪去消融负面情绪。

伊恩·麦克尤恩曾经说,“除了空气、睡眠、做梦以及大海这些基本的东西以外,什么都不属于你。”

渐渐的你会发现,向内求,真正的幸福才会来。

《遇见未知的自己》当中,提到了快乐和喜悦的差别。

快乐是必须有缘由和触发的事物,是由内向外的,而喜悦是由内向外的绽放,是从内心深处的油然而生。

快乐会离我们而去,但喜悦不会。

愿你能从自然的喜悦中,觉察到幸福其实已经到来。

策划 | 江枫

编辑 | 阿杰

主播 | 姝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