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微之处见精神

 周璧仁 2022-04-16
 
细微之处见精神

文/周璧仁 

       学习邹友云,学什么?综观其人,既没有高深的学识,又没有非凡的业绩,更没有什么辉煌的成果。一个民办教师,在一个偏远的穷山沟学校里,一呆就是几十年。为了他心爱的学生,却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以致最后一次民师转编考试,他这一人生中的大问题才得以解决。几十年无怨无悔。 
       细想起来,邹友云他还真是不简单。他的不简单就在于他的平凡。不是吗?你想他几十年呆在那么一个闭塞、偏远的穷山沟里,每天要往返几十里的山路(尽管有些夸张),风雨无阻。这是其一;穷山沟里有不少学生穷得读不起书,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救助这些失学或濒临失学的儿童,使他(她)们又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回到书声琅琅的学校。这是其二;还有,他为了学生的学业,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一致于在一次次的民师招编考试中,他却是一次次的名落孙山。家人的埋怨,同事的议论,邻友的冷嘲热讽等,这一切,给他造成的压力还会小吗?可他却默默无闻又精神抖抖地工作着。在那崎岖的山路上留下了他那隐隐约约而又清晰的脚迹。 
      这种平凡就是不简单,这种平凡就是不平凡。细微之处见精神。
                          
                                                                             一一 二00七年六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