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方柄带孔金针、银针

 东耳果果 2022-04-16
        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中,有几根方柄带孔金针、银针,这是沉埋地下两千多年的中国医用针。经过针灸专家王志田、王志平的研究,现在这种金、银针再现其光辉,由唐山金属工艺厂正式生产,并投放国内外市场。
        针灸专家王志田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子午流注”针法,已有二十多年,取得了人体每24分钟开阖一个穴位的重要成果。1968年,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金针、银针之后,他与胞弟王志平首先仿制了几根,并用于临床实践,经过中外患者五万多人次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这种方柄带孔金针、银针,针柄为方形,中间有一圆孔。王志田经过研究认为:这种仿制古代的金针、银针,在现代仍是先进的医疗器械。方柄针比圆形针有便于提插捻转、准确而细致地掌握补泻手法等优点,针柄小孔对于运用气功之医生更具有特殊效果。同时,金,有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等特点,可以治疗癫痫风热、上气咳嗽吐血等病症。银,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镇心明目等特点。金针在治疗中可以补正气,银针可以起泻实的作用。此外,金、银针的导电性能、提高经络感传率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点。
        金、银针的研究与制造成果,受到了国内外针灸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吕炳奎、任应秋专门为此事题字、题诗表示祝贺。任应秋教授在诗中写到:“……扶伤救死,凭此金针”。这种方柄带孔金、银针,首次参加1983春季广交会,就受到了国外客商的热烈欢迎,有的客商甚至提出了“包销”的要求。国内许多医疗、科研单位也纷纷要求购买。
        方柄带孔金、银针由针灸专家王志田、王志平和河北省博物馆共同监制,每根金、银针的针柄上都打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吕柄奎题写的“王志田医师监制”的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