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的晚霞,是少有人见的风景

 zzm1008图书馆 2022-04-16

衡水湖,一颗点缀在华北平原上的“蓝宝石”。

图片

▲ 摄影:任振潮

衡水湖原称“千顷洼”。民间传说,远古时期大禹治水时,治理到冀州一带,苦于该地区平原的地形,难以找到疏河筑堤的大量土石而辗转无策。一夜梦见上古神明,便向其求治水之策,梦醒后怀中忽多了一把金铲,便持神器金铲来到冀州城北,在地上掘了一锨土,随即方圆几十里内的土竟然都飞到了大禹设计的堤埝一线,成功地挡住了洪水,从而也留下了这片大洼地——衡水湖

漫步在这里,这一片浩渺烟波跃入眼帘的瞬间,是巨大的震撼和惊喜。

白日里,这里是热闹的。渔船来来往往;环湖健步道上,往来游客欢声笑语;鸟儿或是飞着,或是在岸边觅食,发出清脆的鸣叫声,一派生机勃勃之景。

图片▲ 摄影:王继双

黄昏,游人散去,衡水湖渐渐换上另外一副面容,变得平静、悠闲。

图片

▲ 摄影:冯俊如

落日金晖,水天一色,水中的堤柳暗影摇动,凤头䴙䴘在波光里悠游,这里是它休憩的港湾。

长脚鹬在浅滩觅食,水中泛起片片波痕。湖岸堤柳密植,树木枝条倒映在水面上。

图片

▲ 摄影:冯俊如

岸边树木成排,堤柳枝条错落有致。

人行其中,鸟鸣声从远处隐隐约约传过来,掺杂着轻微的风声。

图片

▲ 摄影:冯俊如

晚霞洒满湖面,远处的堤柳和平静的湖面共同构成了鸥鸟翩翩起舞的舞台。

图片

▲ 摄影:闫宏利

看着渔舟唱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象,这样庞大的湖泊,此时此刻给人的感觉,只剩了一个“静”字。

喧闹的都市里,如果想安抚浮躁的内心,来看看黄昏的衡水湖吧,体会这少有游人见过的景色。

站在暮色中,伴着鸟鸣与风声,聆听自己的内心。

图片▲ 摄影:张忠悦

文章来源丨河北旅游杂志

实习编辑 | 高瀚林

实习设计 | 季佳玮

审核 | 睢泽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