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甘茂华|​读高中学友诗词二题

 新锐散文 2022-04-16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读高中学友诗词二题


遥步唐宋梦方圆,清风万里伴新船

——读金长青诗词集《遥步唐宋》
金长青,笔名西鄂。他是我高中校友,我是六三级,他是六四级,同属老三届人,同样是下乡知青,因此身上都打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不过他比我运气好,后来读了北师大,又供职于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近朱者赤”,看人生和看世界的眼光,自然是比我这样的光头书生要开阔得多。他写剧本写诗词,我写小说写散文,文学艺术是相通的。最近收到他寄赠的诗词集《遥步唐宋》,翻读之后,颇多感慨,便想着写几句读后感,以表学友之情。
这本诗词集中,写得最多的是读史笔记。譬如楚汉风云,包括项羽、刘邦、韩信、萧何、范增、张良、虞姬、吕雉,一口气写了8首。譬如甲申板荡,包括朱由检、李自成、多尔衮、吴三桂,又是4首。又譬如中华文脊,包括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鲁迅,竟有10首之多。还有寒柳情志,熙宁憾变,甲午殇祭,竹林风流,虎门溃纪等等,或评点历史人物,或描述历史事件,或书写史诗情怀,让人饱览历史风云,从中获益匪浅。看得出来,因为读的书多,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善于思考,才有了请听新翻杨柳枝。遥步唐宋,西鄂走得潇洒。
除读史之外,作者还有读景笔记、读人笔记、感时笔记、历疫笔记等等,其中历疫笔记诗词多达33首。这一方面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不是一个只埋头故纸堆而脱离现实生活的人。他创作这批诗词的思路是十分清醒的,使我想到白居易的两句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必须与时代同步,反映时代生活。否则,与穿长衫吃茴香豆的孔乙己就没什么区别了。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受过知青生活磨难如今进入暮年的老人,关心民间疾苦和弱势群体,常怀悲悯之心,既是一种本能,又是一种责任。金长青懂了,也就写出来了。
从我个人的偏爱出发,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还是写高中学友和老家乡愁的诗词。如贺新郎乡愁,如七绝东门渡、北门街、西门景、南门洞,如贺新郎学友会,如七律读黄甲宣网晒自家花圃菜畦图片有感,如满庭芳赴龙世云家宴等等。这类作品读起来熟悉而又亲切,引发我的共鸣,勾起我的回忆,回应我对故乡的深情厚爱,值得我一辈子珍藏。每逢同学聚会,金长青必有诗记。丙申秋恩高学友武汉聚,戊戌春雅行驿站施州聚,戊戌春六学友孝感聚,戊戌秋六五六班聚等,他都有七律吟唱。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从书中走来,往事并不如烟。我相信金长青和同学们都记得这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在我们心里具有怎样的雷霆万钧的力量啊!
大概是真的有些老了,一怀起旧来就没完没了。值得高兴的是,我的很多高中同学进入老年后,纷纷提起笔来写诗作文,回首来路铭记人生。金长青、谢雪峰、陈勇的诗词,吕放的书画集,苏志斌的苏工小调,宋发慧的摄影配文,刘晓平的散文,史秋平的回忆录,还有初中学友吴纯仲的点评笔记等等,我都为他们点赞喝彩并写过评介文章。难得的是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他们仍然葆有青春不老的激情和扯不断的文学情结。这是理想主义者的下午茶,也是梦的起点和归宿。这本《遥步唐宋》又带了个好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万花开,诗和远方就在我们的身前身后。
最后,以金长青的一首五律诗感梦作为本文的结尾:
久别逢短聚,遗梦似当时。
幻境虽甜美,真情却苦凄。
绮年怅分袂,暮岁坦暌离。
幸未江湖忘,天涯偶默思。
(2022年4月16日于宜昌市格子寨)
读谢雪峰三晋诗词稿
近日,读学友谢雪峰三晋诗词十首,颇有感触,记下一点心得体会。雪峰是体育专业出身,又在体育教育事业上取得成功,他的三晋诗词围绕体育而展开,既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又是赏心悦目的风景。他的诗词,不是空洞的玄妙的东西,而是紧接地气的生活状态。他写山西民间体育项目,如傅山拳法、翼城老虎上山等;写体育人物,如王智伟、卜过祥、闫立恒等;写三晋体育釆风,如古代蹴鞠活动、现代全国青运会等;还有其他诗词,如山西印象、雁门关怀古等。这样的诗词好在哪里?避免了才子佳人式的吟风弄月,实实在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以精湛诗词,展现民众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和关在书斋里闭门造车有本质的区别,让古老的诗词格律走出书斋,获得现实的观照,因而作者也获得新的生命创造力。雪峰的诗词有专业性知识,有历史感,有筋骨有血肉,读来铿锵玫瑰,有声有色。先说专业性知识,讲傅山拳法:“子午一双归太极,式招八十落谁边?”不懂傅山拳就写不出来这样的句子。王智伟作为射击高手,曾在韩国夺得金牌,作者写道:“津卫单枪列桂庭,仁川合力扛金鼎。”概括得恰到好处。再说有历史感。雁门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杨家将的故事在此流传。雪峰信笔写来:“锁钥并州,京西藩卫,辽宋生争割。”历史地理都交待清楚了。“沙场看战将,杨家惨烈。”戏剧性潜藏其中。“史明如镜,一朝还鉴霜月。”结尾点题,词意得以升华。最后说说他的诗词有筋骨有血肉的质感。在山西印象中,他只用两句话,就把山西的总体印象凸显出来。“篇章经纬叩远古,表里河山连碧空。”三晋大地的特点,让人一目了然。雪峰是个勤奋的写作者,他曾经在恩施送过我一本诗词打印本。如今又捧出三晋诗词稿,真是叫人刮目相看。我们这批同学,包括雅行驿站的文朋诗友,虽然上了年纪,但依然初心不改,坚持读书和写作,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底,生活得快乐而有意义。我要说:时间很金贵,余生莫浪费。几度夕阳红,人生会更美。特别是雪峰的诗词勾起了我对山西的乡愁,毕竟,我在太行山上生活过十五年。我祝雪峰越写越精彩!

作者简介: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知名散文家、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历任湖北作协理事,湖北流行音乐艺委会理事,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已出版小说、散文等各类文学著作16部,获得湖北文学奖、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湖北屈原文艺奖、全国冰心散文奖、文化部群星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有作品收入大学声乐教材和中学语文乡土教材,《三峡文学史》列有专节评介。


新锐

坚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办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视野求广,语言求美。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作品回顾

【散文家诗歌特辑】甘茂华|为生命而歌(诗歌五首)

【新年特辑】甘茂华|时光如梭,就此别过

2019年新锐散文优秀作者作品回顾|甘茂华

【作家专栏】甘茂华|九佬十八匠

【作家专栏】甘茂华|在 生 碑

【作家专栏】甘茂华|追忆鄢国培

【作家专栏】甘茂华|庚子年正月日记

【作家专栏】甘茂华|独立寒冬的董市水府庙

【作家专栏】甘茂华|读油画家谢伟民肖像画

【作家专栏】甘茂华|与最朴素的春天相遇

【作家专栏】甘茂华|鄂西大山谣

【作家专栏】甘茂华|麦海拾穗小札

【作家专栏】甘茂华|不想白活就读书

【作家专栏】甘茂华|麦海拾穗小札(续篇)

【作家专栏】甘茂华|你要读一读明人小品

顾问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士敏  王友明  李东辉   蔡汉顺  李锡文 马明高  丁尚明  高丽君  周  海   张道德  

责编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荆淑敏  马明高  吴云峰  李锡文  李佩红  胡安同   蔄红伟  苏小桃   黎  乐   高丽君  赵  阳  袁明秀   邓贵环  周  海    李慧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