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 清玉卧马长4.8,高2.9 厘米清玉卧马 长10,高4.2 厘米 清翠玉马纵3,横5 厘米 清玉马高4.5,身长6.5 厘米 清水晶羊高3.3 厘米 清光绪黄玉雕“三羊开泰”摆件 高3,长7.5,宽5 厘米 清中期玉三羊 横长4.9,高2.6 厘米 清末白玉羊 横长4.05,高3.6 厘米 清玉石卧羊 高4.8,长6.7,宽3 厘米 清玉石卧羊 高5,长7.9,宽3.6 厘米 清青玉羊首带钩 通长7.5,宽1.6 厘米 清玉羊首带钩 通长7,宽1.5 厘米 清光绪白玉雕象摆件高3.3,长4,宽2.4 厘米清玉雕童子划船高3.4,宽5.6 厘米清白玉雕船纵7.3,横11 厘米清螭耳荷叶形玉洗长16.8,宽12.5,厚5.5 厘米清兽纽寿山石印材长3.9,宽2.1,高6.4 厘米清“平生可对人言”兽纽田黄石章 长4.15,宽2.5,高1.25 厘米 清“肖生”兽钮田黄石章 长3.15,宽1.4,高2.4 厘米 清“执叔清赏”兽纽田黄石章 长2.65,宽1.5,厚2 厘米 清“诒砚斋”兽纽金银地田黄石章 长3.3,宽1.9,高2 厘米 清'古观楼'兽钮环冻石章 长4.5,宽3.5,厚2.3 厘米 清“阳湖张寿龄印”鸡血石章 长2.65,宽2.7,高9.7 厘米 清“清评”鸡血石印章 长2.25,宽0.9,高4 厘米 清“香山一寸古梅花”白寿山石章 长1.8,宽1.8,高4 厘米 清“庵复”鸡血石章 长3.1,宽3,高11.1 厘米 清鸡血石印材 高5,长1,宽1 厘米 清“赵光之印”鸡血石印 高11.1,长3.05,宽3 厘米 清“欲望并州是故乡”桥形纽干黄石章 长2.2,宽2.2,高1.7 厘米 清“长白梅樵书画篆刻金石之印”鸡血石印章 高5.65,长3.45,宽2 厘米 清佛手玉洗长10.2,宽6.5 厘米清玉印盒高4.2,径6.7 厘米 清玉印盒 高2.4,径6.2 厘米 清玉印盒 高2.8,径6.5 厘米 清双耳白玉杯高5.5,耳间宽9.5,径6 厘米清双耳玉杯高3.8,直径7.4 厘米清代青玉小杯口径3.5,高2.9 厘米 清嘉庆白玉五寸盘 通高2.6,口径15.3 厘米 清嘉庆白玉如意头汤匙 通长14.1 厘米 清嘉庆(公元1796-1821年) 清嘉庆白玉圆筷 长26.7 厘米 清乾隆镂空缠枝花卉纹白玉香熏 连盖高9.6,口径9.5 厘米 清乾隆(公元1736-1796年) 清乾隆菊瓣形白玉炉 带盖通高7.6,口径6.3 厘米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通高17厘米,口径14.9厘米 此盖炉为粉红色,通体布满长短不一、大小相同的天然纹理,造型古拙敦厚,雕琢精细。腹部雕饰对称两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盖顶也雕饰四条小蟠螭。 清白玉通天灵芝如意 长41.5 厘米 整块白玉雕琢成如意,柄上通体雕刻灵芝纹,柄有弯曲弧度,如意头面上福寿常庆纹,玉光洁滋润。 清高宗纪绩嘉诚青玉册 玉板:长22.6,宽10.3,厚0.5;玉册:上长25.4,下宽13.2,底长27.3,底宽15.1,通高15.4 厘米 长方形薄叶片共十页,二面均刻行书并填金彩,底页落有年款。内容记述镇压少数民族“叛乱”事迹。 清初翡翠菱 横长5.6 厘米 雕刻成一只老菱形,二端圆角弯弯,正中心有一对钻圆孔。线条凹凸分明,立体感较强,形象逼真。 清末青田石雕观音 高50.5,宽17.5 厘米 清虎头纹玉镯宽1.6,直径6.1 厘米 清红木柄嵌玉如意 长51.5 厘米 清乾隆白玉镂空龙纹玉牌 长8,宽5.4 厘米 清乾隆御临王羲之青白玉帖 长18.9,宽8.8,厚0.4 厘米 盒盖刻隶书:“御临王羲之帖”并填金彩。落款为“戊辰嘉平月腊日御临”并刻篆书阴文“乾隆宸翰”,阳文'几暇临池'。戊辰为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 玉册共四块,二面均刻乾隆临写的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片段,并填金彩。首页刻“御临王羲之帖”隶书,四周还刻有“双鸭戏水”“兰、竹、石”图等。附有双龙戏珠纹木盖、座。 清乾隆御笔洪范碧玉册 长15.5,宽8.9,厚0.7 厘米 全册共八块。首页正面为泥金“御笔洪范”,并寿山福海和双龙纹。底页为泥金云龙和寿山福海纹。其余均刻楷书《洪范》。《洪范》为《尚书》中的一篇名,传为箕子所作。该玉册为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亲临赵孟頫书《洪范》一文,并跋数语录其后。 清乾隆御笔淮源记翡翠册 长23.6,宽11.4,厚0.6 厘米 全册共八页。首页正面刻“御制淮源记”,楷书并填金彩。边饰为寿山福海、双云龙纹。底页寿山福海云龙纹。《淮源记》为清高宗弘历所作,乾隆五十年赐与河南巡抚毕沅,毕沅又作识读文章一篇附后,均为楷书,并填金彩。 清乾隆御制七佛塔碑记青玉册 高0.5,长13.8,宽10.5 厘米 全册共有青玉板六块,装裱于黄绫册页中,除首页和尾页刻填金彩龙纹外,其余均为隶书《七佛塔碑记》并描金彩。书写者为乾隆吏部左侍郎谢墉。壬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号,字皇四旧五十四号。 清嘉庆御制三江源石插屏 屏身高24,宽30.5,厚2.6,木座高8,宽33.5,厚7.5 厘米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造型为石碑形,碑额刻“御制”篆书阴文并填金彩。边廓双云龙纹,碑文一面刻隶书,八十七字诗文,另一面为《三江源》。1994年经朱家譖鉴定为端石,楠木(内镶杉木)座。木座刻云龙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