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木解析12题

 拼分多 2022-04-16

   子木解析12题

  2017年高考大战的硝烟渐已散去,一些人在欣喜地说自己“又猜对了高考题”。子木老师认为,最可怕的不是考出自己没有练过的题,最可怕是考出“自己练过但练时答案错误却全然不知是错”的题。全国1卷思想政治12题必将让一些考生付出代价。

  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图片

  【答案】C

  【解析】本题以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立意,题干和选项虚构“互补商品和需求曲线”的问题情景,渗透理性精神。

  依题干可知,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那甲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会增加。甲与乙是互补商品,那乙商品在自身价格不变的前题下,乙商品需求量会随甲的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

  A是商品价格下降引起该商品(自身)需求量的增加,这是甲的需求变动图示,不能回答设问要求;B是商品价格上升引起该商品(自身)需求量减少,不能回答设问要求;C是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引起该商品(自身)需求量增加,这正是题干所说的“乙商品价格不变,甲商品价格下降(对于乙来说同样属于乙的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乙的需求量增加”的情况,正确回答了设问要求;D是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减少,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借此机会,子木老师再次普及一下基本知识。

  (1)在坐标系中,为表达“供求影响价格”这个前提和基础,按照数学坐标系的表示常规,令供求数量为自变量用横轴表示,令价格为因变量用纵轴表示。在这个前提和基础上,如果要表述“价格影响供求”,则价格所在的纵轴作为自变量,供求数量所在的横轴作为因变量。这样,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就把价格与供求之间的互动关系充分表达了出来。这就是供求曲线图坐标标法的根本原理。

  (2)供求曲线图表示的变化有两情况:第一、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引起供求数量变化,用“一条线”即“点的移动”表示供求量的变化。第二、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供求数量变化,用“两条线”即“线的移动”表示供求的变化。子木老师认为,高中《经济生活》应加入这些知识。

  正式的教学参考书和现代经济学教材上,没有给出互补、互替品的供求曲线图,只有文字描述,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图解之的机会。一些还没有搞清楚供求曲线的所谓命题人,据教材关于互补、互替品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文字描述,想当然地、自以为是地用“一条线”表示了它们的变化关系。所以,目前,各地模考题中、各种教辅资料中,关于互补、互替品的供求曲线图,存在“画一条线”的致命错误。这个错误,导致2017年一部分考生,白白丢掉4分。这4分之差,足以影响学生的命运。

  比如山西省2017年第一次(考于3月中旬)考前适应性测试的12题:

  价格变动会影响供给,也会影响消费;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右图能够正确反映以上现象的是

图片

  ①若表示一种商品,L1为需求曲线,L2为供给曲线

  ②若表示一种商品,L1为供给曲线,L2为需求曲线

  ③若表示两种互代的商品,L1为A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则B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为L2

  ④若表示两种互补的商品,L1为A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则B商品的需求量变化为L2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命题人给出答案是:A。【注:按本题命题人的错误思路,2017年全国1卷文综思想政治12题就会错选A啊。据群里的老师讲,受此题的影响,一些考生特别是所谓的“优生”确实在高考中选了A,高考结束,拿到《2017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后,一看12题答案,顿时就懵了。】

  子木老师当时就向命题人提出了质疑,并写文发表于(3月25日)文综之家“子木教研”(文章题目:再见奇葩,网址:http://www./thread-113167-1-1.html),目前阅读量为261人次。子木老师针对此类错误,早在2015年就写文投给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回电邮说通过了初审,后来未见刊载,不知何因。于是,我于2016年7月5日发表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子木教研”:tylzj168,文章题目:“几条线”之争。目前,该文阅读量为281人次,点赞11人次。这说明,此问题可能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甚至,一些老师还可能认为高考题错了,或者认为2017思想政治全国1卷12题与“错误模考题”都对。

  互补、互替品的供求变化,实际上属于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它因素变化(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变化也属于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因素的变化)的情况,故必须用两条线即线移动表示。如果不区分开“商品自身价格变化与其他因素变化”,那目前所有的“两条线”,都能用“一条线”表示,从而掩盖问题的类别、细节和本质;这是不科学的,违背用数学理性分析与表述经济的初衷和原则。

  有的老师认为,图示中要明确标注是哪种商品的价格和哪种商品的供求量。产生这种认识,其实还是没有真正搞懂供求曲线的本质。因为一条供给(或需求)曲线,表示的肯定是同一个商品的价格与供给(或需求)数量的关系。一条供给(或需求)曲线,不是A商品的价格和B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数量的关系。本12题,图示C,价格P肯定是乙商品的价格,数量Q肯定是乙商品的需求数量,这无需标出。当然,标出来也可以,但会严重降低本题的“立德树人、导向教学、服务选拔”的功能。

  2017全国1卷文综思想政治12题,堪称高考经典题。它彻底纠正了长期存在于模考题中的泛滥成灾的严重错误,并为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关于“几条线”之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