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的改变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一

 淘沙金 2022-04-17
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的改变
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为明显。
 
1.食管 食管长约25厘米,并非是一个软管。它具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蠕动功能,以保证吞咽动作的顺利完成,使唾液、水和食物迅速地进入胃内。食管下段与胃连接部的括约肌(称食管下段桔约肌),起着阀门般的作用,阀门的一开一关,使水和食物有规律地从食管进入胃内,而不允许胃内容物返流回食管内。老年人由于食管肌肉发生了退行性变化及食管神经节细胞数目的减少,食管的蠕动收缩次数减少,幅度减弱,有时甚至产生无效收缩,结果引起食管排空延迟,重者引起吞咽困难。老年人食管下段具有阀门样作用的括约肌的功能常较年轻人差,严重者引起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腔内,易发生返流性食管炎,可产生胸骨后疼痛、咽喉部辣椒样刺激感、烧心、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2.胃 胃是一个贮存食物的大口袋,并具有蠕动、研磨、排空食物的功能。胃;粘膜内有许多腺体,每天大约分泌出2000多毫升的胃液,其中包含盐酸和胃蛋白酶两种重要物质,以利于食物的消化。胃粘膜表面有一道屏障,以保证胃本身不被胃酸和冒蛋白酶所消化。正常时经胃研磨成浓常样的食糜,逐渐朝下送到幽门。幽门与小肠相连接,它也具有阀门样作用的括约肌,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返回胃内。老年人胃排空时间多数延长,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老年人胃节律性收缩和蠕动功能减慢、减弱所致。老年人胃粘膜因正常老化易发生萎缩,造成胃液、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作用受到影响,严重时可出现上腹饱胀不适的症状。老年人胃表面的一道屏障常不巩固,且易遭到破坏,严重者使胃粘膜发生糜烂、出血甚至形成溃疡。老年人具阀门作用的幽门括约肌,其功能也常发生紊乱,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者,易造成肠内容物返流入胃内,导致返流性胃炎,出现上腹疼痛、膨胀、暧气、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3.小肠 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成,总长度约625厘米。正常人每天进入小肠内的消化液大约有7600毫升(包括唾液1900毫升、胃液2800毫升、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及小肠本身分泌的小肠液约2900毫升)。从胃进入小肠的多种营养物质在小肠消化液作用下进行消化与吸收,例如使脂肪转化成脂肪酸和甘油,使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使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葡萄糖等。脂肪酸、甘油、氨基酸、葡萄糖、铁、钙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物质经小肠粘膜吸收后再输送到肝脏进行加工。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依靠小肠表面的微绒毛来完成的。如果小肠粘膜表面无绒毛样结构,则吸收面积仅有0.558平方左右,有了亿万条绒毛后,使吸收面积増加到8.4平方米左右。根据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小肠消化液的分泌可能减少外,重要的是小肠粘膜表面的绒毛大多变短变宽,且稀疏易导致吸收面积减少,造成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通常称之为小肠吸收不良,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贫血、腹泻和体重减轻等一系列症状。
 
4.大肠 大肠由结肠和直肠组成,长约150厘米。大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小肠送来的各种食物残渣、废料、消化液及水分。大肠粘膜有极强的吸收水分的功能,可将数千毫升由小肠流下来的水分吸收回血液中。水分吸收之后,大肠内残留的仅是半固体状的废料(粪便〉,’经大肠蠕动后废料逐渐被束卡至直肠,直肠受到刺激,即产生便意,粪便随之排出体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肠粘膜吸收水分的功能及大肠的分泌、蠕动功能都较年轻人差。不少老年人,在精神紧张、激动、易怒、某些药物的刺激或大肠内有细菌侵袭等情况下,易发生腹泻并同时伴有肠鸣及左下腹或下腹部疼痛。便秘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除大肠蠕动减弱,便意感差外,重要的原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5.肝脏与胆囊、胆管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内一座化学联合加工厂,有人称肝脏像一个万能博士,可完成的工作达500种之多。最主要的功能有制造蛋白质、胆汁、各种凝血因子,贮存或转化葡萄糖和解毒(例如饮酒后,肝脏将酒精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肝脏的重量有所下降,年龄愈大,肝重量下降愈明显。其次,老年人肝脏的血液供应量也随之减少。因此,肝脏的各种生理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据报导,69-91岁的老年人,其肝脏合成总蛋白的能力较20〜23岁者少37%。由于老年人的胆汁中脂质成分改变,毛细胆管分泌胆固醇增加。因此,随年龄的老化,胆囊及胆管结石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6.胰腺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重约85克,位于胃与脊柱之间。据研究,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胰腺大小虽无明显改变,但胰腺多有纤维化并有脂肪沉积,最终导致胰腺分泌功能受损,重者胰液总量、各种消化酶等都明显减少。胰岛功能如受损,则可引起糖尿病。#非常病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