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请回答1958

 利水止安 2022-04-17

1958年的成都,还是一块巴掌大的地方。

金鸡奖女导演陆小雅一回到西门的峨影厂,就觉得自己是下了农村。

这座城市,还没有一环路。梁家巷、九眼桥、武侯祠,都还在边上。万年场一带,小孩子们还能抓萤火虫。

大名鼎鼎的赵本山、王志文、潘虹,甚至葛优、陈红,都是从这里开始起步拍戏。

也就是从1958年起,自人民南路劈开华西坝,一路向南,这座城市随后60年的如火如荼,都与这条路息息有关。

围绕这条城市中轴,成都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逐步演变为如今的“一山连两翼”。

城市迈过龙泉山,一路东进。

可以预见,未来这座城市的如火如荼,都将与东进、与这条山脉息息相关。

自古以来,这座被大山环抱的平原城市,从不缺乏卓越的远见。

正是远见,造就这座城。

01

图片

宝成铁路的开通

改变“蜀道难”

1958年,那列从沈阳开往成都的火车车厢里,始终弥漫着一股味儿,“闻起来有一种淡淡地咸,又带点清香。”

许多年以后,彭远金对这个细节还记忆犹新。原来是有人把泡菜罐一起抱上了火车。一到饭点的时候,那个味儿就蹿出来,满车跑。

车厢里挤满了跟他一样来自沈阳航空技校的学生。几百个人,却只分配到两个卧铺。大家挤成一团,只能让女同学们轮流去休息。

不少人把这趟成都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大迁徙看作是一场背井离乡,甚至还把家里那种老式的东北家具都一起捎上。

但对彭远金来说,17岁的他只是想尽快回家。两年前,彭远金才从四川考进沈阳这所技校。

车厢里还有一个四川老乡,名叫黎人珍。她对这一趟长途迁徙也是不堪回首,“大家挤得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图片

他和同学们坐的这条线路,其实在这一年的1月1日才刚刚通车,它也是入川的第一条铁路,在历史上被视作首次改变了“蜀道难”。

宝成铁路当时采用的是蒸汽机车牵引方式,还要等到当年6月才会进行电气化改造。

这就意味着,翻越秦岭仍然会无比艰难。特别是当时从观音山站到相邻的青石崖站,要绕一个马蹄湾。

据说人若从这里步行上山,几乎可以和火车同时到达。

到了成都以后,彭远金和同学们正式落脚的地方名叫双桥子如今你每天都要路过的二环路,当时还要等30多年以后才会修。

麻雀这一年还没被列入四害。城东一带处处还是田野,可以抓蝴蝶,看萤火虫。双桥子旁边有一条河流叫沙河,可以下河游泳和捉鱼儿。

彭远金和黎人珍两个来自东北的四川人,要在这里参与建设一座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工厂:420厂

两人从此扎根双桥子,在这里结婚生子。

图片

02

城建改造拉开帷幕

改造“香榭丽大街”

1958年的夏天,也跟一场世界杯有关。那年是巴西黄衫军生平第一次夺冠。

里面有一个少年叫贝利,他登场亮相的时候才17岁。半决赛打法国,光他一个人就进了3个球,比去年的姆巴佩牛多了。

在6000多公里外的成都东郊,尚没有一丝世界杯的烟火气,只有工人师傅们热火朝天的工业建设。

这里跟市区还是两个割裂开来的世界。虽然双桥子离成都市中心不到十里路,但与420厂人们的心理距离遥远。

他们如果去市中心一趟,会说“我进城去了”。

彼时的所谓市中心,还是一个有点姿色的古城,到处还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吊脚楼,铺石板的老街上,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从公交地图上看,繁华的区域仅在两江环抱之内,梁家巷、九眼桥、武侯祠,尚处于边缘地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如果当时你骑着马儿上成都,还能穿过乾隆年间修建的古城墙。

可能还会看到马可·波罗当年曾目睹过的盛景:“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

水利专家陈渭忠介绍,到上世纪50年代,成都地区仍有航道10多条,通航里程约1000公里。

《华阳新志》曾称:成都城墙“楼观壮丽”、“冠于西南”、“不亚于京师”。不知道当时能不能看到城墙上曾经遍植的芙蓉和桃柳。

正是从1958年起,成都开始了历史上第一场如火如荼的城建改造。

写出《死水微澜》、会炒一手好菜的成都才子李劼人,被选为这座城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

图片

曾留学法国的他,开始了对成都版“香榭丽舍大街”的改造。

城市中心那条曾经仅7米宽的道路被大大拓宽,一路向南,劈开华西坝,南达火车南站,北至火车北站。

道路宽度则参照了巴黎凯旋门前香榭丽舍大街的标准和规模。李劼人坚持要将这条路的路宽确定为64米。

从此,沿线的雪松和玉兰灯留在了几代成都人的记忆里。

它的名字叫人民南路

03

远见造就一座城

迎来千年辉煌巨变

作家张义奇坚持认为,如果不是李劼人,人民南路也许只是成都一条7米宽的普通街道,一个加长版的春熙路。

远见造就了城市。

如今,人民南路的规模和重要性在这座城市中仍旧独一无二。而且沿人民南路南北纵深,已形成长达100多公里长的天府中轴。

围绕这条中轴,这座城市后来所有的如火如荼,几乎都与它息息相关。

47年后的2005年12月28日,随着奠基仪式上第一铲土重重掘下,沿着人民南路铺设的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13年后,成都轨道运营里程达到239公里,正式迈入“轨道交通多制式”时代。

城市的梦想并不止步于此。目前,成都地铁共有9条线路涉及10个项目在建,在建里程约315公里,建设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成都也已成为国内第5个实现地铁单日客运量突破400万乘次的城市。

每天它们迎来往送着这座城市的年轻人,还有他们的寄情于这座城市的青春和梦想。

成都地铁,生活一脉”,成为这座城市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图片

时光荏苒。成都的城市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从1958年还未形成一环路,逐步发展到“两山夹一城”:西达龙门山,东抵龙泉山。

城市继而东拓,翻山越岭,演变到如今的“一山连两翼”,正式迎来双城时代。

卓越的远见下,这座被大山环抱的平原城市,有了新的格局和开端。

未来这座城市的如火如荼,都将与这条山脉息息相关。

图片

04

峨影厂的光影岁月

众星璀璨如星光

跟李劼人同期担任成都副市长的还有一位,名叫米建书。他是河北藁城人,1949年随军南下入川,从此扎根成都。

人民南路劈开华西坝时,那时华西坝还叫四川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前身,如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而它的院长,就是米建书的妻子马俊之。

他的儿子叫米家山,对的,就是那个拍喜剧电影《顽主》的导演。1989年他凭此片提名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图片

这部电影诞生于峨影厂。峨影厂成立于什么时候?也是在1958年。

那时候,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和长春有电影厂,厂名还是郭沫若题写的,后来就成了每部峨影片子的厂标。

图片

峨影厂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演员叫潘虹,曾被日本评选为“世界十大影星之一”。

她是米家山的前妻。1958年,峨影成立时的清江东路,跟东郊一样荒凉。

因为太过偏僻,几代峨影人都觉得自己住在农村。得过金鸡奖的女导演陆小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常常说,一回到峨影就觉得自己下农村了。

但在这个乡下,除了潘虹,后来很多现在红透半边天的明星,其处女作都是在峨影厂拍的。

图片

资深媒体人、作家李若锋先生回忆,比如赵本山的《来的都是客》,王志文的《秘密采访》,葛优的《顽主》。

还有人红艺高的陈红,拍《戎马书生》时还是一派蹦蹦跳跳的女学生范儿。

那时候,峨影那个招待所和演员剧团是挨着的两栋房子,一眼望去,璀璨如星光。

李若峰的回忆充满了“赤裸裸”的炫耀:

“一抬眼,潘虹走过来,一顺眼孙淳走过去,一抬头王志文过来了,一低头林芳兵过去了。”

05

锄头挖出的工厂

一举奠定工业基础

但在风华正茂的1958年,成都姑娘最想嫁过去的地方仍旧是城东。

彭远金和同学们下了火车后,没有任何松懈,马上投入建厂劳动,“那时叫’三边’政策,边施工边基建边生产”。

在城东,几代工人用一把锄头,一把汗水,沿着火车站,八里庄、跳蹬河到牛市口,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内,挖出了一座座工厂。

图片

这些工厂都统一使用番号,担负着成都乃至中国最重要的一些秘密。

比如彭远金所在的420厂,只是一个代号。彭远金那会儿写信,“留的都是'77信箱’。”

420厂迁至四川,这是当时整个中国庞大的三线工厂计划的一部分。

1956年,国家正式确定成都的工业发展方向,是以电子、仪表、机械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而这场发端于1958年的大迁徙,一举奠定了成都的工业基础。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这座以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开始向现代工业化城市迈进。

当时与420厂同步建立的,还有位于西郊黄田坝的132厂。一个造飞机发动机,一个造飞机,两个厂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阵的东门简直热闹得不像样。与420一样,它们大多有着一个抽象的数字番号:77、106、107、69、82、94……

这场大规模的迁徙,不仅为成都带来了这么多工厂,还有来自东北的异乡人。有统计显示,当年随三线工厂入川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有40万。

图片

东郊很多工厂企业职工动辄上千人,里面有学校有医院有邮局有粮店有派出所,“除了没有火葬厂和刑场”。

据说刘晓庆年少时从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还在成都无缝钢管厂当过一段时间的车工。

生活是整齐划一的。一排人站在水龙头下搓衣服。一到工作日早上8点,宿舍区的广播里就会响起音乐。

所有厂区外,你能听到自行车铃铛声和鼎沸的人声交织在一起,浩浩荡荡地向厂门流去。

06

能见众生

能享安宁

1958年的光荣与梦想,还属于外东琉璃场开始建设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在这片野草丛生的荒凉之地,有500多人带着他们的家人,同样背井离乡来到成都。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云贵川三省和西藏自治区的普通百姓对疫苗等生物制品的需求,都与这里密不可分。

1958年,四川还开始举全省之力,筹建省政府第一招待所,而且要求20年不落后。

所以找了中国建筑大师徐尚志进行设计,他也是一名成都人。

当时的成都无缝钢管厂工程和省展览馆都停建,把财力和物力让给了这座高43米的四川第一高楼。

两年后招待所建好,是朱德和陈毅两人取的名字:锦江宾馆

图片

李劼人一边建设人民南路,还一边开始筹建成都博物馆,馆址在如今太古里旁边的大慈寺内。

60多年后,成都的繁华都浓缩进这块巴掌大的区域。

这里有街市、庙宇,有影院,食肆。能见众生,能听喧嚣,能享安宁。

来这里的人,一半去太古里拍照,一半去大慈寺烧香礼佛。

1958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大邑县的地主庄园博物馆建成。

在此后几十年,除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几乎没有比刘文彩庄园更有名的博物馆了。

如果要去西昌,这一年已经可以走空路啦!成都到西昌的飞机路线,终于试航成功。

《新民晚报》报道:这条航线在1958年的4月1日后就要开航。

07

平凡人的故事

波澜壮阔的开端

一些平凡成都人的故事,也在这一年安静地发生。

6月2日,金明海和刘淑华注册登记结婚,他们领到的结婚证,设计感很像现在小学生的奖状。上面还缀有鲜花、红旗和五角星。

夏天,16岁的罗裕清就要从中学毕业了。她的毕业证书上将盖上成都市第一中学的印章,校长是董斐云和邓泽群。

图片

使用数字为中学校名在当年非常时髦。

44年后,成都一中又一次改名,叫做成都树德实验中学,如今成都最牛的中学之一。

夏天最热闹的是成都市人民游泳场

成都运输公司的殷礼邦要去游泳前,先办了一张体检合格证。泳池还规定,入池时必须穿深色游衣裤。

工人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业余喜欢创作民歌,赞美钢铁、熔炉、工人力量。

图片

省建筑三公司的李远鑫创作了一首《打夯歌》,“……要问机器谁个造,工人设计工人作;要问机器有多少,需要好多有好多;要问花了多少钱,一部不过十块多!”

1958年10月,成都市委宣传部将这些工人的作品结集出版,《成都民歌选》,《集体颂》、《七中新建熔铁炉》、《搬进新居第一天》……印制了4000册。

妇女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报纸会浓墨重彩地刊登她们劳作的照片,称赞她们对工作充满热情。

“一亿一千多万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支大军,她们积极热情地参加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

远在东郊的彭远金和来自沈阳航空技校的同学们浩浩荡荡的下车时,成都历史上一场波澜壮阔般的开端——

1958年,就这样拉开帷幕了。

参考资料

1、《420厂:百万东部沿海人变为四川人》

2、《成都记忆已经消失的大厂生活》

3、《成都这位副市长规划建设了成都中轴线人民南路,竟然还是文学家》

4、《一个叫峨影地方的前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