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仿游戏》:上帝的苹果

 濠上三寻 2022-04-17

电影《模仿游戏》以数学天才、计算机鼻祖、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为主角,重点呈现其二战破解德军密码之高光时刻。

为了凸显人物的层次性与复杂性,电影特别将其少年时期的同性恋情和晚年阶段的性生活用探照灯扫了几下。从这浮光镜头制造出来的氤氲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难以窥测的幽微曲暗的情感黑洞。

这种含蓄婉转的表现手法,表面上看是对当事人情感隐私的尊重,本质上讲却是利用世人爱探人隐私的八卦心理、吊其胃口的狡猾手段。

图灵本是一个数学天才,此人不但精通数学逻辑、软件语言,还善于摆弄硬件装置。在接受二战破解密码任务前,他应该已经有了造一台计算机的设想。只是成本过高,个人难以实现,只有依附国家工程或军事项目才有可能。

战争,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但对少数人来说,是千载之机。

图灵在二战时制造的的巨人计算机,据说是史上第一代计算机,但由于任务的机密性,这批计算机执行完任务便被销毁,与之一同消失的包括“史上第一”的光环和其父图灵的荣耀。

他本人自然不在意那些虚荣,天才的头脑早已挣脱凡人对浮华的执念。对于他们来说,脑子里的奇思妙想能得以实现便是人生最大的满足,正如电影中图灵最激动最兴奋的时刻便是计算机成功破解密码那几秒。

凡人的一生犹如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溪流,拼尽全力奔腾也闹不出多大的水花。天才就不一样,闷不啃声,独来独往,怪里怪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但凡人也有凡人的好,虽发不出多亮的光,但也难闯出天大的祸,多半能善终。天才就不一样,一声嘶吼,地动山摇,从此到哪儿都有眼睛盯着,有点小嗜好就被渲染放大。

图灵爱好同性,本是个人取向,一不影响科研,二不危害人间。但偏偏被判了“猥亵罪”,要么坐牢,要么接受治疗。

可同性取向并不是病,无药可治。图灵接受了一年激素治疗,不堪忍受,终于自杀。死后床头放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据说这个苹果沾有氢化物,只一小口,便顷刻丧命。

这个于二战中破解敌军密码、解救千万人性命的天使,最终被人类的法律推向撒旦之手。

人类向来如此,处于水火时,苦求上帝援助;一旦上岸,便倒打一耙。

与其说图灵是被正常的人类强摁着咬下那一口毒苹果,还不如说是上帝用那一口苹果招他回去。使命已完成,人间还有何眷恋?

这口结束图灵的毒苹果,并没有因为图灵的离去而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二十多年后,乔布斯便用这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作为他与沃兹新公司的Logo。

沃兹发明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这当然是站在图灵肩膀上往前迈出的一大步。

图灵以咬了一口的苹果结束个人历史,乔布斯他们以咬了一口的苹果开启人类纪元。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通过乔布斯的包装,一下子超出其他所有水果的意涵。

我甚至怀疑,亚当夏娃咬了一口的苹果和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和结束图灵生命的那颗苹果,都是同一个苹果。

这个苹果不属于人间,它的每一次降临,都会掀起一场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风暴。有些是福祉,有些是灾难。

它来自伊甸园,是上帝的苹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