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两种亲情:血缘、家庭之亲;义理、国家之亲,家轻国重

 昵称21405352 2022-04-17

图片

刚才在看神州十三返回地面的直播,有一些细节让我很感动。


航天员出仓后,要坐在一个椅子上,然后再抬上专用的医护车,每人一台。由于着陆场气温比较低,大约6度左右,座椅上还设置了一个类似睡袋的东西,但在航天员坐上去之前是铺在椅子上,坐上之后,再拉上拉链,形成睡袋状,以保暖。在翟志刚出仓前,现场的医保人员小心翼翼地把睡袋展开,铺平,就像照顾家人、儿子一样谨慎、温馨。这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


同时,为航天员准备的饭餐的餐单,也很家常,有醋溜土豆丝、榨菜,尤其要提的是,还有面条。为什么准备面条,工作人员解释说,因按中国的传统习俗来的:上车饺子、下车面。这完全是家人迎接出门在外的亲人的做法。


其实,相关的工作人员,与三位航天员之间只不过是工作关系,甚至很多人压根没有和他们直接接触过,为什么他们都发自肺腑地象接待亲人一样去做自己的工作?这种态度是超越单纯的工作职责的。


直接原因是,三位航天员,做的是国家的事业、民族的事业,他们是中国航天事业最一线的执行者,代表和象征着整个航天事业,代表和象征着背后的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世界声望。


进步一看,现在联合国有193个国家,但是,中国对国家的认知与其他192个有着本质不同,只有中文中的“国家”国中含着家。国不仅就是一个大家,而且国也是一个高于小家的大家。在中国文化中,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和家庭利益,如果需要应该舍弃个人和家庭利益,甚至舍弃生命,去捍卫国家利益,这种理念根深蒂固,代代相传。


进步一看,我们中国之所以对国家赋予了如此神圣的内涵,因为中国的国家是义理型国家,国家的存在就是执行和捍卫义理、道义,在社会中实现和维护义理秩序。《大学》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就是对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以义为利”的,是义理的,执行和捍卫义理的。


而义理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从个人理念、个人道德,到家庭和睦,最后至天下秩序,都是以义理为基石上。这就是《大学》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义理是个人理想和伟大人格的基石,也是天下理想秩序的基石,捍卫义理不仅捍卫个人的心性自由,也是捍卫天下太平和天下大同的理性秩序、理想社会。


所以,中国文化又讲义利之辨,讲舍利取义。孟子说“舍生取义”,孔子说:”杀身成仁“。具体表现在国家上,就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岳飞的”精忠报国“,就是义和团的近乎自杀式的抗击八国联军,就是共产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故此,为国家做事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重荣耀,官越大荣耀也就越大,叫“光宗耀祖”,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为国家做事,做官,就是执行义理,就是行道。所以古代尊称官员为“大人”,尊称国家首领为“君(子)”。大人、君子就是得道之人、有道之人,义理水平很高的人。即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


航天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国家实力是干嘛的,是捍卫义理的,有能力去制止违背义理的不义国家。


中国国家的基石是义理,是义理将全体的中国人紧密地联系和团结起来组成国家,每个人都以执行和捍卫义理为荣,也都以国家为荣,以为作家做事为荣,以把国家交给的事做好为荣。


对于真正为国家做事的人,每一位中国人都会对其发自内心的尊敬,原因象家人一样对其照顾。这种照顾的意愿可以相当于对亲人的,甚至可以超越亲人。


概而言之,中国有两种亲情,一个是血缘之亲,家庭之亲;另一个是义理之亲,国家之亲。


现场工作人员的,乃至全体中国人的,对三位航天英雄的亲爱,是义理之亲、国家之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