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22年的考研已经到了尾声阶段,可这一切还没有彻底结束,有关考研的“骚操作”,也仍然不断被传出。 这不,最近这两天,一出“碟中谍”大戏就上映了。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复旦一调剂生用2小号伪装高分考生,吓退竞争者,上演“碟中谍”: 在一周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系统正式开放。 为了方便学生收到信息,及时了解的最新情况,不少学校都开了交流群。然而,就在复旦大学调剂生群中,却上演了这样一出精彩的戏码。 这名姓林的同学原本成绩只有363分,但是他为了能够让自己顺利上岸,不惜弄了两个高级账号,伪造出了两张高分成绩截图。 ![]() 而且,这位同学还一人分饰三角,拿着这些图去私聊其他想要调剂的高分考生。和对方说自己是学校的内定考生,还有科研,吓唬他们放弃挑调剂。 由于这名学生的演技高超,这些高分调剂生还真就被吓跑了,最后林同学顺利通过复试。 但是,俗话说得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在复试名单公布后,有人发现那两位稳过复试的同学并没有在名单上。因此,事情很快就败露了。 由于这件事情严重影响到了考研的公平性,因此,学校对此也十分重视,没过多久就取消了林同学复试通过的资格。 当考研成为主流,真的是因为人们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吗?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在我国变得十分常见,价值也直线下跌,出现了“白菜化”的趋势。 因此,近些年来,考研人数直线上升。 ![]()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时,我国的考研报名人数还只有164万,但是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增长人数就从原来的20~30万,变成了30~80万。 尤其是2022年,考研人数居然从377万增长至了457万。由此可见,现如今考研已然成为了一种主流。 但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考研,真的是因为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吗? ![]()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光是从前面这件事情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其实都只是想上岸,获得一个学历而已。 那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外部环境对新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工作的形势越来越差所致。 ![]() 很多同学都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所接受的本科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仅仅凭着毕业时所学的知识技能及背景,就能找到各方面都符合预期的工作,那考研热也不会直线飙升。 考研都有哪些忌讳? 首先,最大的一个忌讳就是,一定不要投机取巧。 尽管近些年来考研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考生一定要切记,不能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就想用投机取巧的方式上岸。 ![]() 因为对于这种影响到考研公平性的行为,人们都非常重视。一旦被染上了这种污点,想要在顺利上岸就很困难了。 要知道,研究生导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品格,这一类的行为在他们眼中是非常恶劣的,所以我们不建议考生这样做。 其次,考研最重要的是心态,一定不要心态失衡。 其实有参加过考研的人就会知道,考研考的并不是我们的智力,更多的是体力和坚持。 ![]() 而想要坚持下来,心态非常重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放平心态,不要太过于看重结果,尽力而为即可。 最后,考研最忌讳的就是了解不足、过于自负。 考研考的其实是我们方方面面的能力,包括信息搜查能力。建议考研党时刻关注与考研有关的一切信息,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出现差错。 ![]() 在复试的时候,考生也一定要记住,不要夸夸其谈,要根据自己提前所了解到的知识点进行回答,如果真的不知道,也不要装知道。 今日话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欢迎大家的评论区留言。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