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历程 ![]() 1971年,他以《屋顶上的提琴手》的配乐制作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编曲奖,这是他生涯中的首座金像奖,其独树一格的华丽交响曲风颇受瞩目,也为他赢得更多为电影创作配乐的机会。 ![]() 70年代,约翰·威廉姆斯制作了很多灾难片的配乐,其中包括《海神号历险记》,《大地震》与《火烧摩天楼》等,这些灾难电影配乐都获得过金像奖的提名,约翰·威廉姆斯的创作也进入了所谓“灾难片配乐期”。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约翰·威廉姆斯虽未跳脱当时流行的轻音乐或爵士音乐等配乐模式,不过也不乏具有交响乐实力的片段,尤其在管弦电影音乐日渐式微的70年代,这些灾难电影音乐是当时少数保持交响配乐传统的作品。 也许正因为这些灾难电影音乐累积的经验,使得约翰·威廉姆斯得以在1975年以《大白鲨》风靡世界,并拿下他个人的第二座金像奖,而这也是他的第一座原著配乐金像奖。 ![]() 威廉姆斯的音乐配合影片紧张惊悚的风格,用音乐节奏营造步步进逼的氛围,达到推动影片情节发展,将观众带入一种恐怖情绪。影片最后的成功,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功不可没。 与斯皮尔伯格的世纪交手 ▲约翰·威廉姆斯与斯皮尔伯格 据悉二人的初见发生于纽约的一家咖啡馆。彼时的斯皮尔伯格非常年轻,标志性的胡子还没蓄上,在好莱坞籍籍无名,也没有人愿意投资他的电影。但他斗胆约了已经以《屋顶上的提琴手》得到奥斯卡奖的威廉姆斯,以崇拜的眼神和语气向这位比他年长17岁的大师诉说着自己对威廉姆斯的狂热痴迷。约翰被这位小影痴感动了,挽起袖子答应替他跨刀,于是好莱坞由始以来最强的黄金搭档就在这样气氛随意的咖啡屋里诞生了。 《大白鲨》的成功,奠定了威廉姆斯和斯皮尔伯格之间的信任和默契,1978年,乔治·卢卡斯投资拍摄著名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时,斯皮尔伯格便将威廉姆斯推荐给了卢卡斯。当时,正值迪斯科音乐盛行,本来卢卡斯也打算采用它,但约翰·威廉姆斯坚决主张选择宏伟浪漫的交响乐为这部充满未来感和娱乐元素的科幻大片配乐,创作出了经典的“帝国风情音乐”,并引领了后来数十年的交响管弦乐潮流。 在《星球大战》的电影配乐里,约翰·威廉姆斯表现出炉火纯青的主题式变化,为每个角色都搭配了充满标志性的旋律。每次达斯·瓦德的出场都伴随着低沉有力的进行曲,铜管的刺耳声音又添上了几分邪恶与不和谐。更别说影片开头那段以合成器演奏的,曲调激昂的主旋律了,它已经成为了《星球大战》的独特标志。 ![]() 1983年,约翰·威廉姆斯和斯皮尔伯格合作了他的第四部奥斯卡获奖作品《外星人》。 ![]() 音乐的柔板随之轻轻响起,衬托长相怪异的小外星人眼神中闪现出的无辜、天真和诚实,音乐温馨动人,但没有刻意煽情。当那个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月球飞车”镜头出现时,音乐将影像的意欲推向高潮,成为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成功典范。 《辛德勒名单》无疑是威廉姆斯最为人称道的电影配乐作品,在原声唱片的封底上,斯皮尔伯格以一段肺腑之言为他的音乐做出了精辟的阐释:“约翰·威廉姆斯为这部影片配乐时,选择了简练柔和的旋律。与此相反,在我们过去合作的所有影片中,大多需要一种与画面密切配合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印地安纳·琼斯》、《大白鲨》等。而在《辛德勒名单》中,我们找到新的起点,摆脱了固有的一些艺术风格。只有用一束深邃的目光和一颗不平静的心,才能找到配乐的精髓所在。” ![]() 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浪漫深情的演绎,将音乐中蕴藏的宗教般博大的爱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入骨髓。音乐的震撼性与爆发力是威廉姆斯音乐另一项所向披靡的特色,在这部配乐作品中,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正如斯皮尔伯格所说,威廉姆斯在这部影片中使用了与过去那种力求音画同步的写实主义截然不同的创作手法。音乐所注重的不再是“景”而是“情”。 相关录音作品 《帕尔曼的电影琴声·电影小夜曲》帕尔曼/约翰·威廉姆斯![]() ![]() 帕尔曼的琴声缓缓开来,经年往事的电影岁月也推开了帷幕;置身于约翰·威廉姆斯与匹兹堡交响乐团组成的盛满了时间和空间的殿堂,授领着两位音乐巨匠携手而来的馈赠。 《帕尔曼的电影琴声》是帕尔曼、约翰·威廉姆斯平生首度联手合作的一张奥斯卡著名电影音乐专辑。13首奥斯卡经典配乐在帕尔曼的琴声里成为了此刻的悠长、温婉,在情感的纠葛里回忆着这份剪不断的情丝——动人、纠缠。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原声带 约翰·威廉姆斯![]() 1992年,当斯皮尔伯格决定拍摄以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屠戮与拯救这样沉重历史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时,他找来威廉姆斯,要求他创作不同于以往风格的配乐,威廉姆斯放弃了他个人擅长的交响式配乐,以小提琴solo为基调,创作出这部经典影片的配乐,也成就其个人的经典,并荣获1993年奥斯卡最佳配乐。 约翰·威廉姆斯在为这部影片配乐时,选择了简练柔和的旋律。毫无疑问,只有用一束深邃的目光和一颗不平静的心,才能找到配乐的精髓所在。与约翰合作的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两位巨人的共同奉献在电影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穿越星际》安妮·索菲·穆特/约翰·威廉姆斯 ![]() ![]() 传奇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指挥并录制了为好友、小提琴巨星安妮-索菲·穆特改编的新专辑《穿越星空》(Across The Stars),这张专辑在好莱坞录音,由DG发行。 专辑曲目从《星球大战》系列之《帝国反击战》“尤达主题”、《绝地归来》的“卢克和莱娅公主”、《克隆人进攻》的“穿越星空”,到最近的《丁丁历险记》之“决斗”和《艺妓回忆录》的“小百合主题”。除了萦绕人心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辛德勒名单》主题,这张专辑还收录了《来去自由的灰姑娘》和《德古拉》配乐(两部电影均摄于20世纪70年代)以及爱尔兰风味的《大地雄心》与浪漫的《新龙凤配》主题。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电影原声带 约翰·威廉姆斯 ![]() 《原力觉醒》无疑是2015年年末最受人瞩目的一部配乐作品,年逾80的约翰·威廉姆斯在近40年的时间跨度里,第七次为《星球大战》创作配乐。很少会有配乐师这样长时间的参与一部系列作品的创作。 现在,似乎提到好莱坞电影音乐,人们总是会首先想到约翰·威廉姆斯,他的名气之大成就之高,使得其他同样成就非凡的电影配乐大师们总是在他灿烂耀眼的光环面前略显暗淡。到目前为止,他为将近300部影片创作了音乐。从影响力和大众的喜爱程度上来说,大概很难再找到如约翰·威廉姆斯这样,跨越古典与流行、电影与音乐界的多元化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常盛不衰的创作灵感使他傲立于不败之地,在电影音乐的发展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 ![]() ![]() ![]() 传奇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4张经典录音 《帕尔曼的电影琴声1·电影小夜曲》CD 《辛德勒的名单》原声带 SACD (此SACD在SACD和CD设备上皆可播放) 《穿越星际》原声带 CD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原声带 C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