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小钟科普 | 萤火虫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4-17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李白·《咏萤火》

每年六月末七月初的南京就会进入萤火虫的最佳观赏时期,灵谷寺景区的夜晚会接待上千名前来赏萤的游客。萤火虫在夜空中翩翩起舞,装点着每一位游客的仲夏夜之梦。

那么,关于萤火虫你都知道多少呢?

萤火虫介绍

图片

萤火虫,属鞘翅目萤科,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可分为水生类和陆生类两种。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在萤火虫的体内有专门用来发光的细胞——光细胞。在光细胞内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从而产生荧光。反应过程的中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只有少部分转化为热能,反应效率高达95%,是人类至今也无法制造出的高效光源。萤火虫发出光的颜色是由荧光素和其与荧光素酶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不同种类的萤火虫的光谱不同,但绝大多数萤火虫发出黄绿色的荧光。

      萤火虫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种,凡是有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的地方。水质污染,植被破坏则会严重制约着萤火虫的生存和繁殖。

萤火虫的一生

萤火虫的一生一共分为四个阶段。水生萤火虫通常4个月便可以完成1个世代。而陆生萤火虫则1年才能完成1个世代。

NO.1

图片

卵期大约10~20天,但也有萤火虫卵期长达半年之久,卵在孵化前几天的几天开始发出淡淡的荧光。

NO.2

图片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NO.3

图片

萤火虫成长到化蛹的时候,会在栖息地附近找松软的岩穴、土缝建造蛹室,在其中化蛹以减少蛹期行动不便所增加的危险性。蛹期一般约一两个星期,也有些萤火虫种类的蛹期持续一个月之久。水栖的萤火虫幼虫也会在即将化蛹时爬到土质的岸边在岸边的土中化蛹。在蛹形态的期间,萤火虫表面看起来是完全静止的,而内部渐渐进行着从幼虫的形态变化到成虫的过程。

NO.4

图片

萤火虫成虫期只有两个星期左右,蜕变为成虫的过程被称为“羽化”。萤火虫羽化为成虫之后的两到三天就会爬出土来开始找寻配偶。有趣的是,成虫是萤火虫生活史中唯一具有飞行能力的时期,我们一般所说的萤火虫其实也是这一时期的萤火虫。

萤火虫成虫时期不吃任何固体的食物,只喝一些露水,完全依靠幼虫时期的积累维持生存。

萤火虫的科学观赏

萤火虫按照生活环境区分,可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种,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则以雄虫及雌虫分为水上方开阔水域及水边的植物上,卵产于岸边。

萤火虫喜欢水源纯净、环境湿度较高、草木繁盛的地方。所以在夏季雨后的傍晚萤火虫或许会较多地出现。但不建议雨天外出观赏,萤火虫也会藏起来躲雨哦。

萤火虫大多会在晚上行动,最佳观赏时间是晚上7~9点。萤火虫会在夜晚放出荧光来进行求偶交配,但萤火虫也十分的“敏感”,一点点扰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它们的活动。例如观赏时不宜大声喧哗,因为大声喧哗会影响周遭气流的波动,这种微小的气流变化会对萤火虫产生干扰,此外,吵闹还会影响萤火虫的栖息惊扰它们的交配活动。夜晚萤火虫求偶交配时,主要依据的便是它们自身发出的光信号,所以光对萤火虫的影响也是不小的。在强光条件下,萤火虫可能会不发光,此外外来的光源会被萤火虫错误识别也会影响萤火虫求偶的动态。所以夜晚在赏萤时不宜使用手电筒、手机闪光灯、汽车车灯等。若确需光照,可以使用红塑料包裹手电筒或选用红光光源。因为萤火虫的复眼对红光不敏感,所以红光对萤火虫的影响最小。在夜晚适应手电可能会打扰其他游客,此外人眼适应黑暗后足以让我们进行观萤旅程。听说无灯与观萤更配哦。

近些年来,环境不断被破坏,水源被污染,夜晚也不再漆黑,适合萤火虫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少。萤火虫正在慢慢的减少,现在已经很难再观赏到漫天萤火的景象。为了让暗夜小精灵们依然可以在夜空中起舞,保护萤火虫刻不容缓。


关注“南小钟“,和我们一起行动吧!











观萤Tips

 1. 观赏萤火虫时不要大声喧哗

 2. 观赏萤火虫时不使用强光照明,可以使用红光手电。

 3. 观赏萤火虫时不捕捉萤火虫

 4. 观赏萤火虫时不随意踩踏草丛,不乱丢垃圾破坏萤火虫的生存环境。

文编 | 王靖萱

美编 | 袁辛湉

责编 | 周逸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