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计文库|科技催人忙?社会学的证明与反驳

 wheatfa 2022-04-17

导语

现代化预设了一场由技术进步引发的闲暇革命。然而,学界普遍的看法和大众普遍的感受是技术进步与生活节奏加快是一组共生的社会现象。技术和时间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但是当代社会学对于技术如何影响时间的问题依旧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基于科技社会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例,Wajcman呼吁社会学需要在三个面向做出突破,从而建立一个迈向技术与时间的社会学分支,丰富学界对技术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这三个面向包括:(1)技术对时间的影响并非直接的,在影响时间之前,它首先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创造了新的物质和文化实践;(2)技术对时间的影响是非决定论式的,取决于人类回应与使用技术的策略行动;(3)研究技术与时间的关系不能过于依赖抽象理论,应当回归日常生活的时间实践辅以具体的案例进行经验观察。

闲暇革命的现代化现象

在现代化的预设当中,技术的进步能够解放生产力带来更多的空闲时间。早期有关工业社会的文献指出在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出现的自动化会带来一场闲暇革命(leisure revolution)。然而事实上,无论是工业社会还是数字社会普遍存在时空压缩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和文化的整体性变迁速率加快。现代社会面临的时空压缩问题不仅是学界的普遍看法,也是大众的普遍感受,并且获得经验证据的支持。

测量生活节奏加快存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在主观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影响人们对时间的体验,导致个人认为时间稀缺,感到时间紧迫,情感心理上变得焦虑烦躁。在客观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意味着人们在工作、家庭和休闲等方面的时间分配发生变化,工作时间增多,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休闲时间减少。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多数经验研究证实了生活节奏的加快。横截面的研究发现年轻一代的时空压缩感强于年长一代,时间序列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越到晚近回答感到忙碌的比例在增加。当然,也有与普遍看法不一致的发现:人们感觉忙碌的同时,事实上休闲时间也增加了。

为什么现代化没有实现其曾经许下的美好诺言?如何解释现代社会的时空压缩问题?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加速过程当中到底扮演着什么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提供了经典的论述。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包括时间的商品化。“当时间就是金钱时,那么更快就更好”(Adam 2004)。马克思主义指出从劳动中获取更多利润的两个基本途径是延长工作时间和更密集地进行劳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时间压缩从工人身上获得最大的生产力存在多种方式,如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包括引进机器、强化劳动和改善管理)、有效与灵活利用时间、减少非生产性的休闲时间。

生活节奏的加快虽是个人的时间体验,但这一现象也发生在家庭层级,家庭组成和性别关系及其转变是现代社会出现时空压缩的重要原因。家庭社会学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指出平权运动的发展使得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双职工家庭,这意味着家庭层面的工作时间增加、休闲时间减少,相应地时间压力增加。抚养小孩的双职工家庭,家务时间相应增加,时间压力增加的幅度更大。同时,时空压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是女性强于男性。女性一方面在时间分配及其长短上存在工作时间增加、家务时间没有减少和休闲时间大幅削减的特征,另一方面在时间质量上,单位时间内承担的任务和负担更多,且休闲时间更容易被其他事务中断而难以恢复。这两种时间体验带来的情感心理后果是女性更为烦躁。

当代社会学关于生活节奏加快的理论假设和经验分析比比皆是,但是存在一个明显的遗漏:忽略了技术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影响。为解答现代化在闲暇革命上的现实困惑,Wajcman接下来重点讨论与厘清现代科技与时间实践之间的关系,呼吁一个迈向技术与时间的社会学分支。

加速社会

社会学者针对现代社会的加速过程做出了多种方式的回应,依据社会理论是减速还是加速可区分为两个阵营。加速阵营试图解释技术是如何带来生活节奏和社会文化的加快,提出社会理论应当通过技术化以加快自身速度。减速阵营呼吁社会理论应该抵制技术以实现减速的目标,提出加速并非数字时代特有的,现代性的历史可解读为一系列在不断增加的时间压缩中的创新,交通工具缩短了旅行时间,通讯技术实现了时间的同步性和瞬间性,纳米技术压缩了时间的移植,当技术进步带来的时空压缩超越了人类的能力时,我们需要减速,防止技术进一步侵入人类的生命经验。数字时代,减速的办法包括定期关系支配我们的电子工具,如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等。

两个阵营争论的结果使得时空压缩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议题,加速(acceleration)概念成为现代性概念的核心,但也造成当代社会学忽略了它试图解释的世界的速度,尤其是未能充分解决日常生活的加速问题,并在诸多子问题上留有争议。

基于Rosa(2003)有关加速社会的理论框架,Wajcman首先厘清了现代性当中的加速概念,提供了加速的概念定义和三种类型(技术加速、社会变革加速和生活节奏加速),将现代化有关闲暇革命的现象转变为加速社会的一个悖论,即技术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理论层面是负相关,但经验层面是正相关,并且提出技术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同时发生的社会才能称之为加速社会。

对于技术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之间的共生关系,传统社会学提供的解释(也即前述的加速阵营)认为现代社会的支配原则是信息原则,社会成员间的日常联系依靠的是变化、即时和疏远的信息纽带,固有的社会纽带在空间上被拉大,在时间上被压缩,并且机器可以对社会关系和身体功能进行快速的调解,所带来的结果是日常生活的技术化,时空的压缩,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社会学解释是将社会关系居于首位,认为技术干预前后各不相同,人们基本上还是做相同的事情,只不过技术加速使其速度变快而已。晚近的科技社会研究(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以下简称STS)则不这么认为,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科技社会研究

STS对技术的理解与传统的社会学解释存在明显的不同。STS主张技术是社会的一个构成部分,社会与技术并不是孤立的,是处于同一领域。技术重新配置了人与其所占据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改变了社会互动的基础,ICTs的出现,如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STS对技术的理解有三个面向的突破:技术对时间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它首先改变人类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创造新的物质和文化实践;技术对时间的影响不一定沿着现代化预设的方向走;技术创新与时间实践之间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

在借助STS的理论视角解释技术与时间的关系时,部分学者陷入了相对悲观的看法和技术决定论的立场,首当其中的是英国学者Urry。Urry(2002)提出新技术会产生与Castells(1996)永恒时间(timeless time)相对应的新的时间类型,其特点是不可预测的变化和量子同时性(quantum simultaneity),在数字社会则是瞬时时间(instantaneous time)。

一、 技术与时间关系的系统性修正

瞬时时间是以ICTs为特征,基础是完全超出人类意识的难以想象的短暂瞬间,可以取代时钟时间的线性逻辑,社会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具备同时性特征。瞬时时间的概念抓住了技术加速如何改变人类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创造新的物质和文化实践,以及技术对时间的影响为何没有沿着现代化预设的方向走。不过,Urry(2002)对技术影响的解读过于抽象和过于技术决定论。ICTs加速及其影响对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体验意味着什么还不太清楚,也没有提供系统的经验研究或是具体的现实案例来支持他的主张;过于强调或是夸大ICTs的(负面)影响,有些消极悲观。

技术与时间关系的系统性修正

Wajcman对传统社会学之于技术的理解以及STS理论视角的技术决定论并不满意,但较之传统社会学对技术的理解,她更为支持STS的理论视角。基于STS的理论视角,并以数字时代的ICTs为实际案例,Wajcman对技术创新与时间实践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系统性修正,主要有四个面向:

第一,技术加速会产生意想不到甚至是悖论性的效果,但技术本身并不会导致生活节奏的加快或是减慢。依据主流看法,技术可能使生活节奏加快,产生时空压缩。但同时,技术加速对人们的时间实践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例,ICTs事实上加强了社会成员间的日常联系,降低信息成本,节省了沟通时间。ICTs也强化了人们对时间的管理与控制:可以灵活地分割时间;依据多重的需要合理的分配时间以协调工作和家庭上的时间冲突;改变日常生活的时间混乱;单位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其结果就是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的同时有自己选择的时间。

第二,技术加速对时间实践的影响因人而异。相同的技术对不同的人群而言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其影响取决于个人如何灵活能动地运用这些技术。这是由于ICTs本身是人类社会自身创造出来的,不过是人工制品和系统,因此一方面它的发展和使用取决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人机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赋予ICTs的地方性的意义,单独的个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可以寻找方法来适应、调整和积极地塑造ICTs的使用,以便更多地控制时间,而不是成为不可控制的瞬时时间的受害者。

第三,特定技术对时间体验的影响只能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和实际应用的现实案例中得到体现与理解,因此相关研究不能过于依赖抽象理论,需要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经验研究。第四,技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配置,在影响时间之前会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例如ICTs改变社会成员交往的关系模式。对于Wajcman而言,做到后两点我们才能看到前两点,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技术与时间的关系,以区别于科幻小说在技术与时间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译介:

杨贵  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系

参考文献:

Wajcman, J. (2008). Life in the fast lane? Towards a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and ti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9(1), 59-7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