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朱丹溪、徐灵胎治痰核经验方,看中医对脂肪瘤的治法

 赵清河 2022-04-17

据《宋元明清名医类案》记载,清代名医徐灵胎曾治疗一例“遍身痰核”症,其效如期,读后颇受启迪,今录于后,与同道共飨。

杨某,年30余,因“狎游”,私用父千金,父责备之,体质本虚,今虚兼郁怒,先似伤寒,后渐至神昏身重。医者以纯虚治之,“唯事峻补”,每日用人参三钱,致使痰火内结,“身强如尸”,举家以为无有生机,邀徐诊治。徐入诊视,举家哭泣。徐诊毕,又按其体,“遍身皆生痰核,大小以千计”,徐不禁大笑,“泣者尽骇”。徐曰:诸人之哭,是否以为他将死呢?试将府中大板重打四十,亦不死也。其父闻之,颇不信。曰:如果能起死回生,现今已吃人参费用千金,更当以千金为筹。徐曰:此言可以感动他人,余无此例也,当尽其道而已。

遂立清火安神平淡之剂,佐以末药服之。三日而能言,五日而能坐,一月而行动如常。其时牡丹花方开,其亲戚朋友设饮,花前以贺。徐适至,戏言:君服人参千金而几死,服余末药而愈,“药本可不偿乎?”其母舅在旁曰:“必当偿先生,明示几何?”徐曰:“增病之药值千金,去病之药自宜倍之。”病者闻之,有惊惶色。徐曰:“无恐,不过八文钱买莱菔子为末耳,尚有服剩者。”众人观之,果然是莱菔子末。随相对大笑。徐谓,杨某身上之痰核,皆是用补药使痰邪凝滞所致,半载方能消尽。幸而结在肤膜,若结在脏腑,早已死矣!

图片

古云: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治病无功。此例可为佐证。本是实证,前医反用人参补之,乃是“误补益疾”。徐灵胎用莱菔子治愈,莱菔子与人参相比,价有天壤之别,性有补消之差。这就验证了前人的一句话:用药容易认证难。认证准确,莱菔子可治大病;认证不准,人参反可误人。

考莱菔子,是一味常用的药食两用之品,具有化痰消食、理气消胀、降气平喘之功效。尤其消痰化积之作用不容忽视。如三子养亲汤(莱菔子、白芥子、炒苏子)(《韩氏医通》),就是治疗老年顽痰咳喘的名方。作者韩愗说,三子“其性度和平芬畅”,方中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朱丹溪语)。言其祛痰之性烈也。

毛德西受徐灵胎治疗“痰核”之启发,常用三子养亲汤加三仁汤减味,治疗皮下脂肪瘤,以及面部散在的脂肪球,每获良效。组方如下:莱菔子20~30克,白芥子10~15克,炒苏子10克,生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后下),滑石30克(包煎),甘草10克,生姜皮10克。水煎服,1日1剂,15剂为1疗程,一般2~3疗程,即可见效。


 对于脂肪瘤,中医称为痰核。朱丹溪说:“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肿不硬不作痛,多是痰注作核不。”刘河间说:“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两位名医阐明了痰核流注的表现和原因是因“火气热甚”和“痰注”两端,治疗原则是消散痰热。朱氏据此理论。创制一方,试用于颈、项、腋下的淋巴结核,慢性炎症和臂部、下肢、躯干的脂膜炎,风湿结节、脂肪瘤等无红肿热痛的核状物,常常使结核好转或消退。
图片
       案例1 :雷××,女,成。半年来两肩、臂发现20多个蛋黄大的结节,两臂酸痛,持续低热不退,疲乏无力。经北京某医院病理切片确诊为脂膜炎。先用氯奎等治疗3个多月不效。
       诊时除上述主诉症状外,察其结核皮色不变,按压时有轻微疼痛感,手心热,神色无异常,舌苔薄白,脉弦滑。证脉合参,诊断为痰热阻滞经络,凝结为核,方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连进4剂,结核有的开始缩小,上肢疼痛明显减轻,又继服20剂后,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又服30剂,以上症状及结核全部消失,数年来一直没有复发。
       案例2:  周XX,女,成。3年多来,两小腿特别是踝关节附近,反复发生结节,开始为紫红色,以后紫红色逐渐消退,形成皮色不变的如杏仁或黄豆大的疼痛性结节,数个医院病理切片检查均为风湿结节。经泼尼松(强的松)、青霉素和中药凉血解毒、祛风除湿清热之剂等反复治疗无效,察其舌苔薄白,脉象弦滑。综合脉证,诊为风痰入络,凝结为核。乃拟上方7剂,10个月后来诊云:结核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乃续服用原方20剂,结节竟大部消失,又连续服用40剂而愈。
       案例3:麻××,女,成。数月来低烧不退,下肢出现广泛的出血点和结节,关节肌肉酸痛。××医院病理检查诊为嗜酸性肉芽肿。通过激素治疗已经基本控制,但停药后又复发如前,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的中药治之非但无效,反而症状更加严重。经察舌苔薄白,舌尖红,脉象弦滑。余云:痰热阻滞,凝结成核之证。乃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剂,上方递进,10剂后身痛、结节、出血点、低烧等竟明显改善,又续服20剂而症状消失。停药20天后,患者恐怕以上症状复发,又请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凉血之剂治之,以上症状又复出现,但较前为轻,乃改为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剂两月而愈。
       以上三案均用同一方治愈,即: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10味药组成。治疗周期约为两个月,痰热阻滞,脉象弦滑,为本病辨证要点。
       诀曰: 消核勾桑量最多,龙橼佛枳木瓜芍。
                   丝络连翘十克共。弦滑痰热细斟酌。
   图片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中医将脂肪瘤大体分为两种。
1、气虚型多发性脂肪瘤:
宜健脾益气,化痰散结。药用:黄芪30克,人参、当归各15克,茯苓、白术、远志各12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
2、气滞型多发性脂肪瘤:
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药用:当归15克,陈皮、赤芍、白芍各12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成药可用:(1)二陈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许,研细后,用大蒜捣烂成膏),醋或姜汁调敷。亦可以生南星、贝母共研细末,鸡蛋清和米醋调敷。
       (小金片的主要成分有麝香、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当归、地龙、香墨、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其中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木鳖子散结消肿,攻毒疗疮。而小金丸的主要成分有: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两者都差不多。在主治症状方面,小金片适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多发性脓肿,瘿瘤,瘰疬,乳岩,乳癖等症状。而小金片可治疗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多发性脓肿,瘿瘤,瘰疬,乳岩,乳癖。从这一方面看,我们也可以认为小金片和小金丸是同一种药物。最后,在用法与用量方面,两者是有所区别的。小金丸的是打碎后口服,一次1.2~3g,一日2次,小儿酌减。小金片的是口服,一次2~3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综观上述治法,中医对脂肪瘤的治疗主要侧重“化痰散结”。所以以二陈汤+小金片应该是基本方。另外,应该根据病人具体的体质表现,把次重点放在调理“肝”或“脾”上。肝生热、脾生痰,故也。郁而化热,热炼成痰。所以,祛痰、软坚化结、行气、清热、健脾是主要考量。
图片
       有一个用温胆汤治疗脂肪瘤的案例。病人是一个小青年,背部长了个脂肪瘤,其中有一个比较大了,所以就想治。他的父亲是当时某省政府门诊部的外科主任,他父亲就说,这个好办,一个小手术就解决了。就去门诊部做了手术切除。切除以后,没多长时间,背部就大面积长出20多个小脂肪瘤,这样才来找中医治疗。通过四诊,老中医认为他体内热痰较盛,就给他用了温胆汤,加了清热的黄连,又加了软坚散结的夏枯草、昆布、海澡,大约服药一年,背上的脂肪瘤就基本消失了。

       脂肪瘤不是大毛病,一般也不会恶化。治起来周期比较长,一般都不愿意治。我建议还是要及时治疗,因为,脂肪瘤的出现,反映出休内痰热偏盛非常严重。在治疗了痰核的同时,也解决了体内痰热偏盛的问题,使气机得以畅通,这是最关键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图片

图片

- End -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