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抢救“约克城”号!美军损管的学问

 兰州家长 2022-04-17

本文作者:大兵

文章图片1

每一艘战舰都是移动的军火库!

“损管”是“舰艇损害管制”的简称,顾名思义是在灾难发生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附带损害,不仅仅是指战时,也包括自然灾害和平时的预防措施。

军舰是打仗用得没错,但统计数据表明:即便是在作战中,被直接击毁损失的战舰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战损还是来自于中弹后引发的火灾、进水、弹药殉爆的连锁反应。

也就是说,如果能及时控制损害的扩大,大部分在交火中受创的军舰是可以抢救的!

文章图片2

在这方面美军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1942年珊瑚海海战期间,美军“约克城”号航母被日军投下了炸弹命中了前部升降机,穿甲弹直接打穿了机库在甲板下引爆。但是这艘航母依旧拖着长长的油迹坚持着返回了珍珠港,并且在途中已开始抢修,除了必须要更换的设备外,大部分的附带损害已基本上修好。

这才有了返回珍珠港后仅仅三天后就恢复作战能力,赶上了即将爆发的中途岛大海战。

文章图片3

▲带伤返航的“约克城”号。

文章图片4

在日军“飞龙”号最后的反扑中,“约克城”号接连挨了3颗炸弹:第1颗在机库内爆炸引发大火、第2颗穿透烟囱命中锅炉舱、第3颗穿透甲板下层引燃了储藏室…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当时拍摄到的“约克城”号中弹瞬间。

中弹后“约克城”上的动力部门立刻将受损的锅炉熄火,并打开了应急供电;机库内官兵开启喷淋装置迅速扑灭大火,把可能殉爆的飞机和弹药扔到海里;已经在甲板上就位的舰载机停止加油,全舰的油气管道被封闭以防泄漏,随后这些只加了少量油的飞机全部起飞避免了更大的损害。

文章图片7

▲中弹后燃起大火的“约克城”号,可以看到舰艉还有准备起飞的舰载机。

文章图片8

▲抢修中的“约克城”号,这时飞行甲板已清空。

经过抢修后,“约克城”号的锅炉重新点火,恢复至20节的航速,但又被一枚航空鱼雷命中舰艉——丧失了动力、舵也被卡死,只能在海上原地打转。舰上的损管军官商议后,认为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控制海水涌入是不可能,遂下达了弃舰命令。

文章图片9

▲这张照片刚好拍到了抢修中的“约克城”号舰艉被鱼雷命中!

然而经过一夜后美军惊讶得发现:这艘顽强的航母依旧在海上没有沉没!

于是约200名官兵志愿返回舰上去抢修,期间他们成功地纠正回了航母已接近危险的倾斜度,并开始排水、抛弃不必要的设备给舰身减重;而另一艘驱逐舰则靠上来给航母的抢修提供电力。就在人们都以为这艘航母将再次获救的时候,潜伏在水下的日军潜艇发射了4枚威力巨大的95式鱼雷,直接把驱逐舰拦腰炸断,“约克城”号未倾斜的另一侧也挨了两发,再次大量进水,不得不放弃…

文章图片10

▲“约克城”号最悲壮的时刻——空中盘旋的美军侦察机刚好拍到鱼雷来袭的一幕。

文章图片11

▲救援“约克城”号的美军“哈曼”号驱逐舰被当场炸成两截,插入海底...

通过“约克城”号的顽强经历,再对当时日军的3艘航母当场炸成个大爆竹,与美军官兵在面对舰艇损管时的主动、有效、科学形成鲜明的反差。

大部分情况下舰艇损管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灭火、堵漏、排水,而且是动作越快附带损害越小——“约克城”号在中弹后,动力部门的反应和机库的灭火都是就近的军官当机立断作出的,显示出美军在平常训练中灾害管制已烂熟于心。

而反观日军对指挥官任性的要求“15分钟内完成出击准备”,卸下来的炸弹敢直接堆在机库角落,可真是一群不怕死的“武士”!

文章图片12

▲这是第一次被鱼雷命中后,丧失动力、舰体已开始倾斜的“约克城”号,对比上图可以看出舰上的明火已基本扑灭,并且前甲板还回收了一部分舰载机。

相比较日本兵的“服从”,美军士兵在灾害抢救时的主动性更值得称道:

“约克城”号在第一次下令弃舰后,竟然总共有22名官兵在底舱忙于抢修而没有收到命令,直到一夜过后附近的军舰才发现航母甲板上还有人!

文章图片13

▲早晨被发现还浮在海面上的“约克城”号:没有明火、甲板上的破洞之前已堵上,但是倾斜度已十分危险。

而这些士兵也并没有在发现其他人都跑光后就紧跟着逃生呗。当时“约克城”号的主要损伤都在水线以上,舰艉挨的那发鱼雷虽然震断了大轴,但由于底舱的水密结构,进水速度远低于预期,而舰上的油弹殉爆危险在此前的抢修中已基本排除。就这二十几个人在军阶最高的一名少尉组织下,意识到航母还一时沉不了之后,又开始主动抢救——扑灭了因第3颗炸弹引燃的储藏室布料明火!

否则的话这艘航母即便沉不了,也挺不过火势的蔓延,这才为第二天的再次抢救创造了机会。而已经转移的原舰上官兵在得知航母还有抢修机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自愿返回岗位,还是负责损管的军官出于谨慎考虑只挑选了不到200人的精干队伍先去初步损害评估,再决定抢救措施…

文章图片14

▲经过抢救之后,可以看到“约克城”号的船身已有所扶正,并且锅炉已重新点火。

文章图片15

▲第二次挨了鱼雷后的“约克城”号,可以看出舰艏已明显下沉,但甲板上的抢修人员还没有撤退。

文章图片16

▲按照日军的统计,“约克城”号从珊瑚海到中途岛被击沉了三次...图为第一次抢修期间,在舰桥上小憩的美军官兵们。

通过中途岛海战的经验,美军更进一步优化了舰上的损管指南、研发新设备:

航母上取消了原先在机库内挂弹的作业,改为把弹药提升到飞行甲板两侧的舷台上,待舰载机完成机加油后、转运到飞行甲板上再装填弹药。这样做万一弹药殉爆也不会波及舰上的主要设施,而且一旦遇袭可以马上扔到海里。

文章图片17

▲现代航母上甲板上加油、挂弹作业已经成了标准的安全规范。

不同于同时代航母的封闭式机库,“约克城”级航母本来在机库两侧就有开口,当时的设计是考虑紧急情况下舰载机可以在机库内直接弹射出去。当然实战证明这个点子烂透了,弹射器虽然拆除了,但是开口留着、还开了更多的口,以避免机库内的油气聚集。反观后来日军的“大凤”号航母,当中弹后机库内油气的浓度达到危险值时,舰上军官的办法居然是在甲板壁上凿洞换气…也亏想得出来!

文章图片18

▲原本是打算这么干的!

文章图片19

▲后续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专门在舷侧开了大量的通风口。

文章图片20

▲影视剧中常见的日军航母地勤背着的那个小罐子是空气滤芯——他们把在有毒油气环境下工作当常态!

吸取了中途岛海战中日军3艘航母殉爆的教训,美国海军立刻开发了“油气管道二氧化碳注入”的设备,并且在所有现役和后续建造的航母上普及、还专门设置了独立在舰艏和舰艏的应急发电机组、增加了冗余的消防设施、铺设独立的备用管线…可笑的是,类似设备日军航母在中途岛的时候就有,但却因为中弹后供不上电,就近的舰员不知道怎么开机而成为摆设!

文章图片21

▲日军到战争后期才把舰上损管当回事儿了。

在战争的实践中,美军更是进一步加强军舰损管的演练和专职人员的配备。“约克城”号在参战的时候,舰上的损管分队已达350人,而日军4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加贺”号上然只有56名专职损管人员。战争后期投入使用的“独立”级轻型航母上,损管分队的编制更是高达400人。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杰拉尔德·福特当年就是在这样一艘小航母上担任过导航军官,并在台风中当场打开喷淋扑灭了机库内被撞毁的舰载机引燃的大火,挽救了整艘航母!

文章图片22

▲当年的福特只是一名普通海军预备军官,他挽救航母的行为很能反映美军的平均水准。

且美军在实践中并不纯依赖专职的损管分队,虽然他们有好几所海军消防学校训练人员,但实际上所有的官兵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损管训练科目才能在舰上服役,具体如下表所示:

文章图片23

正是由于在日常损管训练中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保障,美军甚至好几次抢救回了已经残缺不全的战舰。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二战中美军曾两次把“断头”战舰给开回来,上图为被台风折断舰艏的“匹兹堡”号、下图为被日军鱼雷打断的“明尼阿波利斯”号。

文章图片26

▲“你们只是没有头、我是半个身子都没了”——图为1969年和澳大利亚海军联合演习中,被“墨尔本”号航母拦腰斩断的“埃文斯”号驱逐舰,后半身居然保住了!

1987年在波斯湾低戒备巡逻的“斯塔克”号护卫舰遭到伊拉克“飞鱼”导弹误击后。中弹部位就在舰艏的指挥和生活区,当场死亡25人,引发的火灾离弹药库只有一舱之隔。但是美军官兵迅速遏制了火势的蔓延,将一度严重侧倾的战舰纠正回来,凭借自身动力开回了港口...

可见美国人在全世界各地的耀武扬威确是有底气的。

文章图片27

▲“斯塔克”号中弹爆炸的位置非常危险——离舰艏装着40枚导弹的弹药库仅一舱之隔。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为了模拟舰艇进水损管训练,美军还专门在水池子里建了个驱逐舰的全尺寸模型,据说连进水漫到甲板都能模拟,可真是“壕”无人性!

正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一个海洋强国的积累可不是靠造几艘堆满武器的“超级战舰”就能纵横大洋的。

过去和今天的例子都值得反思…

文章图片30

(本期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