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以“丘”命名的穴位,涉及了3条经脉的四个穴位: 胃经: 梁丘 丘,指中央凹、四方高之处。比方说梁丘穴,梁指堰堤,丘即土丘,此将髀骨喻为堰堤,膝上隆起肌肉比作土丘,穴在这堰堤上边的小丘之中,外丘穴在外踝上方,局部肌肉隆起如丘,丘墟穴在外踝前下方,外踝突起如丘。所有的“丘“穴周边,不是有隆起的肌肉,就是有隆起的骨骼,其外形同丘陵般,故名。 梁丘穴 梁丘穴, 属足阳明胃经。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梁指堰堤,丘即土丘,此将髀骨喻为堰堤,膝上隆起肌肉比作土丘,穴在这堰堤上边的小丘之中,故名梁丘。 穴在膝髌骨外上缘上二寸,股直肌和外侧肌之间,穴前骨直如梁,穴后肉隆如丘,故名梁丘。 梁,有屋梁、车梁之义。丘,丘陵,陵起为丘。本穴在膝上筋肉隙中,阴市下1寸许,两筋间,屈膝取之。骨亘如梁,筋犹小丘,穴在髌上,因名“梁丘”。
梁丘。梁,屋之横梁也。丘,土堆也。 本穴物质为阴市穴下传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位处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故名梁丘。 梁丘, 调胃降逆、祛风化湿 梁丘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梁丘穴是足阳明胃经之郄穴,是本经气血深聚的部位,有疏肝和胃、通经活络作用,善治急性胃痛。 足阳明经筋结于膝,膝关节为下肢运动之枢纽,故本穴可治膝痛和下肢不遂。 乳痈多由胃经积热,郁于乳房所致,阳明经脉经过乳房,郄穴又为经脉气血深聚之部位,故本穴有通经止痛之功,并能降胃火、散结滞,而善治乳痈。 梁丘近于膝关节,故治膝关节痛,使之屈伸。 梁丘与足三里都是治疗胃病的常用穴,梁丘穴擅长治疗胃酸过多,足三里长于治疗胃酸缺乏。 “阴经郄穴多治血,阳经郄穴多治痛”,所以临床多用梁丘穴治疗因胃肠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疼痛性疾病。 功能作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主治病症: 急性胃痛、胃炎、腹泄、乳腺炎、乳头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下肢倦怠或疼痛。 按摩手法:当出现急性胃痛(胃痉挛)、胃脘胀满等相关症状时,可用大拇指使劲地在穴 位上施加压力,尽可能用力,施加压力的时候最好能感受到疼痛。每次压20秒,停下来休息5秒,再继续施压。这样重复几次,疼痛就会消失,效果非常神奇。也可以用拳头猛敲穴位几分钟,两边的穴位都敲,一般痛感会很快消除。 外丘穴 外丘穴,属足少阳胆经。外丘是足少阳胆经的郄穴。外为内之对,丘即土丘,此穴在外踝上方,局部肌肉隆起如丘,故名外丘。 外,外侧,丘,丘陵。穴在小腿外侧,其处肌肉隆起如丘,故名外丘。 外,与“内”对言。丘,指中央凹、四方高之处。此穴在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前缘,正当腓骨长肌之肌腹隆起处与趾总伸肌之肌腹隆起处之间,其状如丘,故名外丘。 外丘。外,胆经之外也。丘,土丘也。 外丘穴,舒肝理气,通络安神 外丘穴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外丘穴系胆经之郄穴,有舒筋活络之功。主治腹痛,胸胁胀满,猁犬伤毒不出。兼治痿痹者,取局部也。灸猁犬毒者,增强胆腑功能也。 作用功效: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主治病症:坐骨神经痛、胸胁痛、胆囊炎等 按摩手法:刺激外丘穴,可以采用点按的方法,拇指按压在外丘穴的位置,使用一定的力量向下按压,保持5-6秒后松开,休息2-3秒后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点按5-10分钟。也可以使用按揉的方法刺激外丘穴,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在外丘穴,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量,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钟。 特效按摩:按揉外丘穴最好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次约3分钟,可缓解急性胆囊疼痛、头痛等症。 丘墟穴 丘墟穴,属足少阳胆经。丘墟是足少阳胆经的原。丘即土丘,墟指山下之地,此穴在外踝前下方,外踝突起如丘,故名丘墟。 丘,指土丘,墟,丘之大者。丘墟,意喻足外踝。穴当外踝前下方,故而得名。 丘之大者为墟。虚,加土作墟。丘、墟古字通。因踝凸起如丘如墟,穴在高大如丘外踝基底方之空软处,踝前跗肉漫凸如墟,穴在二者之间,故名“丘墟”。 丘墟。丘,土堆或土坡也。墟,故城遗址或废墟。 丘墟穴,健脾利湿,泄热退黄,舒筋活络 丘墟穴有清湿热、通经脉、利关节的作用。 足少阳之脉“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故丘墟穴可主治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穴当外踝部,故主治外踝肿痛。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故可疗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疟疾。 丘墟穴系胆经之原穴,有扶正祛邪、疏肝健脾之功。 作用功效:舒筋活络、疏肝利胆、消肿止痛。 主治病症:颈项痛,胸胁痛,外踝肿痛,目赤肿痛等。 按摩手法:将拇指指腹置于丘墟穴上,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丘墟穴,每次3--5两分钟。 特效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丘墟穴,每天早上按揉200次,对目赤肿痛、颈项痛、胸胁痛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商丘穴 商丘穴,属足太阴脾经。商丘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商为金声,丘即土丘,此系脾脉经穴,属金,在土丘样内踝下,故名商丘。 商,五音之一,属金。丘,土丘也。本穴为脾经经穴。属金,位于内踝前下,故名商丘。 商,五音之金音也。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于六气为阳明。丘,《说文》:“丘,土之高也,一日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该穴位处骨隆起处,犹如丘陵,属足太阴脾经之经金,金在五音中为“商”,为土能生金、金气已聚之意,故名商丘。
商丘, 健脾化湿、清心宁神 商丘有健脾化湿,通调肠胃的作用。 商丘穴有严肃凛冽之气,禀肃杀刚毅之性。用治脾虚、肠鸣、心悲、太息、寒疟、黄疸等属阴柔濡滞之病。 作用功效:健脾化湿,通调肠胃。 按摩手法: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5分钟,二脚交替做。 足踝痛、踝关节扭伤时可用推拿法按摩商丘。经常用拇指指腹用力揉按商丘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对踝关节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