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自动,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 2: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堂具有者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及木制品、棉、毛、麻、纸张、粮食等物质火灾。 3: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A类、B类、C类和E类火灾;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B类、C类和E类火灾; BC超细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B类、C类火灾, ABC超细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A类、B类、C类火灾; D类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D类火灾。 特别指出,BC类干粉灭火剂与ABC类干粉灭火剂不兼容,BC类干粉灭火剂与蛋白泡沫灭火剂不兼容,因为干粉灭火剂中的防潮剂对蛋白泡沫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对于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气体,如氢气、乙炔气体,干粉喷射后难以稀释整个空间的气体,在精密仪器、仪表上会留下残渣,所以不适宜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4: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主要有挡烟垂壁、隔墙、防火卷帘、建筑横梁等。其中,隔墙是指只起分隔作用的墙体: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装在建筑顶棚、横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蓄烟空间的挡烟分隔设施;当建筑横梁的高度超过50厘米时,该横梁可作为挡烟设施使用。 5:木材的燃点是250-300摄氏度 6:监控器应能接收来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报警信号,并在30秒内向电动闭门器或电磁释放器发出启动信号,点京自动总指示灯。 7:通过管道相互连通的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设施,管道上宜设置隔爆装置。 隔爆:通过管道相互连通的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设施,管道上宜设置隔爆装置;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多层建(构)筑物楼梯之间,应设置隔爆门,隔爆门关闭方向应与爆炸传播方向一致。 8:2015年8月31日23时18分,山东省某化学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000吨改性型胶點新材料联产项目一胺车间混导致硝化装置殉爆,框架厂房彻底损毁,爆炸中心形成南北14.5米、东西18米、深3.2米的椭圆状锥形大仿,爆炸连成业一映加写法要倒坦,田米摸区带料苯储罐爆炸破裂,苯、混二硝基苯空罐倾倒变形。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造成周边建(构)筑物的玻直接经济损失达4326万元。据事故调查组认定,该车间负责人违章指挥,安排操作人员违规向地面排放硝硫酸、硝酸以及硝酸分解出的二氧化氮等强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自高处排向一楼水泥地面,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起火燃烧,火焰炙烤附近的硝化机、预洗机等设备,使其中含有二硝基苯的物料温度升高,引起爆炸事故。此案例属于 化学爆炸。 ②化学爆炸。由于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即物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的现象,称为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反应速度快,爆炸时能发出巨大的声响,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很高的气体压力,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能够直接造成火灾,是消防工作中预防的重点。 9:两座四级耐火极限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2米 10:中位数全淹没适用于:小型封闭空间;设有阻止泡沫流失的固定围墙或其他图挡设施的场所。全淹没一定是要封闭空间。 11:为了规范探火管式灭火装置产品质量,特制定《探火管式灭火装置》(GA 1167)。 12: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 13:由于它(顶糊射流)的作用,使安装在顶棚上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洒水喷头感应动作,实现自动报整知喷水灭火。 顶棚射流。当烟羽流撞击到房间的顶棚后,沿顶棚水平运动,形成一个较薄的顶棚射流层,称为顶棚射流。由于它的作用,使安装在顶棚上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洒水喷头感应动作,实现自动报警和喷水灭火。 14:固体物质燃烧:根据固体物质的燃烧特性,其主要有以下四种燃烧方式: 1)阴燃。2)蒸发燃烧。3)分解燃烧。4)表面燃烧。 15: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主要是指生产作业人员违反生产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引起的火灾。例如,在焊接、切割等作业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产生的高温金属火花或金属熔渣(据测试一般焊接火花的喷溅颗粒温度为1100~1200℃)引燃可燃物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易燃易爆的车间内动用明火,引起爆炸起火:将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在一起,引起燃烧爆炸;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引起火灾;拆除了安全装置、调整的错误等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引起火灾;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引起火灾;化工生产设备失修,出现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跑、冒、滴、漏现象,遇到明火引起燃烧或爆炸。近年来由于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见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6:城域网覆盖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区,覆盖范围在几公里至几十公里,满足一个城市或地区范围内的设备联网需求。智慧城市网、消防指挥调度网覆盖整个城市,属于城域网的范围。 17: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金属火灾。 18:工业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的楼板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满足不燃性0.75小时。 19:助燃物: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一般来说,可燃物的燃烧均是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以游离的氧作为氧化剂,这种燃烧是最普遍的。此外,某些物质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如氯、氟、氯酸钾等。也有少数可燃物,如低氨硝化纤维、硝酸纤维的赛璐珞等含氧物质,一旦受热,能自动释放出氧,不需外部助燃物就可发生燃烧。 20:《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惰化保护装置》(GB36660)规定了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惰化保护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编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编写要求等。 21:消防水泵的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消防水泵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流量(Q)、扬程(H)、轴功率(N)、效率(n)和转速(n)等。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输送液体的体积; 扬程是指对单位重量液体所做的功,也就是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水泵后其能量的增值; 轴功率是原动机输送给水泵的功率; 效率是指水泵的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转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水泵叶轮转动次数。 22:我国现行《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这是最新的应急成立后发布的,把里面公安的内容,改成了应急) 2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对流通领域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查处流通领城消防产品质量违法行为。 24:不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如果生成的产物还能继续燃烧,则称为不完全燃烧,其产物为不完全燃烧产物,例如一氧化碳、醇类、醛类、继类等。 25:TN,TT,IT供电系统是什么?在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方式是: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本文就对这些系统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特点或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得心应手,保证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看完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对低压供电系统更进一步的认识。 TN-S系统。保护零线(地线)PE和工作零线N在整个系统中是分开。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 1、低压供电方式有几种类型? 常用的低压配电方式有三种:根据IEC规定的各种保护接地方式的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 2、TN-C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整个系统N线与PE线是合一的,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 表示。 特点:系统安全性较低,单回路PEN切断时,设备外壳可能带电。 3、TN-S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TN-S供电系统。 特点:适用于有变电所的场所。 4、TN-C-S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它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其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 特点:适用于没有变电所的场所的建筑物和电气装置。 5、TT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电源端有一点接地,电气装置外漏的导体部分直接接地,独立于电源。 特点:适用于没有变电所的场所,又适用于无等电位连接的户外场所。 6、IT供电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无直接连接(或经电阻接地),而受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则通过保护线直接接地。 特点:适用于不能停电的场所,如应急电源装置,消防,矿井下电气装置、手术室及防火防爆要求的场合。 7、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一变压器或发电机供电的TN/TT系统不能和IT系统兼容 26:《泡沫喷雾灭火装置》(GA834)规定了泡沫喷雾灭火装置及装置中部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27:职业分类的含义。职业分类是指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或相似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职业分类作为制定职业标准的依据,是促进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2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29:B1级材料是指难燃材料(制品),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如水泥刨花板、矿棉板、难燃木材、难燃胶合板、难燃聚氯乙烯塑料、硬PVC塑料地板等。 30:;2)防火门的类型。按耐火极限不同,分为甲级防火门、乙级防火门和丙级防火门三类,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1.5h、1.0h和0.5h;按制造材料不同,分为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钢木质防火门和其他材质防火门;按开闭形式不同,分为常闭式防火门(见图6-3-15)和常开式防火门(见图6-3-16)。 31:表格在编辑时是没有边框的,选择要加边框的单元格,单击字体子功能区的按钮添加边框。 3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物质火灾。 33:某建筑高度为52米的16层旅馆,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旅馆设置了两个安全出口,分别位于建筑的南北两侧,请问该建筑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通敞开式外廊的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为42.5米。 (30+30×25%+5=42.5米)注: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米。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米;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米。3.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 34:防火墙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是建筑水平防火分区的主要防火分隔物,由不燃烧材料构成。其中,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35:室内高度大于3.5 米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疏散指示标志灯宜采用吊装式安装。 36:为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该标准于2013年9月6日颁布,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所以本题答案为A。 37:单击选中要编辑的单元格,单击“数字”子功能区的常规。按钮,每行显示格式名称和预览效果。也可单击“数字”子功能区右下角的按钮或在单元格处单击鼠标右键,单击“设置单元格格式”,进行数字的格式选择和设置。题目要求选,不属于的。考试时一定要看清,很多这样的题。 38: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压级应不小于70dB。 39:非水溶性液体储罐采用固定式、半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时,依据液体闪点所划分的丙类液体中的蛋白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每分钟6升其连续供给时间为30分钟《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在确定非水溶性液体储罐采用固定式、半固定式液上喷射系统时,依据液体闪点所划分的甲类、乙类和丙类液体,明确其对应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和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3-1-11的规定值。 40:预案演练频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41: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是管网的最低压力大于0.1米pa满足消防车、手抬移动消防水泵等取水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的供水系统 42:储存室外消防用水或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的取水口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等构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40米 43:教材页码:P30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横向安装坡度为0.002~0.005.且坡向排水管。 44:菜单栏包括文件、开始、插入、页面布局、引用、邮件、审阅、视图等栏目,点击栏目名称,在下方功能区中显示相关操作命令按钮集合。 45: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 46:职业作风。职业作风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范。从业者在职业岗位中表现出来的尽职尽责、诚实守信、奋力拼搏、艰苦奋斗的作风等,都属于职业作风。职业作风是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从业者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47:预混燃烧。可燃气体或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现象,称为预混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因此,也称爆炸式燃烧或动力燃烧。 48:爆炸性气体环境,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属于 (1区)表5-2-4 49:注:1.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米。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米。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置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 50:电感。理想电感元件是指具有储存磁场能量这样一种电磁特性(电感性)的二端元件 51: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52:适用范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电气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钠、镁、钛、错等活泼金属火灾,氰化钾、氰化钠等金属氰化物火灾。 53:下列防火防爆措施中,采用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助燃条件的是,即隔绝助燃物;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充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品的容器、设备等。 54:消防水池(水箱)无法出水或放空的原因有: (1)严寒地区未采取防冻措施或防冻 措施失效,产生冰封 (2)出水或排污管路因水生浮游物、沉淀物、外来杂物、遗落的检查工具和油漆等堵塞 (3)通气管、溢流管管口防虫网未安装或损坏,导致小动物进入堵塞出水管路 (4)水箱出水管止回阀安装有误或损坏 (5)排污管(放空管)上阀门损坏 55:高层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厂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 的厂房。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4的要求。甲类厂房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高层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2.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可按表3.3.1.4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限。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一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设置高层厂房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一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设置高层厂房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 56:气体灭火剂是指以气体状态进行灭火的灭火剂。其包括以下类型: (1) 二氧化碳灭火剂; (2) 卤代烷灭火剂; (3) 七氟丙烷灭火剂(FM-200气体灭火剂); (4) 六氟丙烷灭火剂(HFC236 fa); (5) 情性气体灭火剂; (6) 气溶胶灭火剂 57:Word的打印对话框中,用户可以设置 打印份数,打印的页数,纸张大小。 点击“文件”→“打印”,或同时按[Ctrl]键和[P]键,左侧为打印属性选项,右侧显示打印预览效果。用户在“份数”中输入本次打印的文件份数,在“打印机”中选择本 次使用的打印机,并在“设置”中设置打印范围、单/双面打印等属性后,单击打印钮完成打印。 58:室外消火栓系统按用途可分为独立管网的消火栓系统和合用管网的消火栓系统. 按管网布置形式可分为环状管网消火栓系统和枝状管网消火栓系统, 按供水压力可分为高压消火栓系统、临时高压消火栓系统和低压消火栓系统。 59:(1)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2) 工业建筑是指供生产用的各类建筑,分厂房和库房两大类。 (3) 农业建筑是指农副产业生产与存储建筑,如暖棚、粮仓、禽畜养殖建筑等。 60:为合理设计干粉灭火系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 61:(1)室内消火栓进水管检修阀被误关闭(2)系统管网水压不足(3)水带与消火栓、水带与水枪连接未到位或接口损伤、变形(4)水带或软管与接口绑扎不牢(5)水带或软管破损(6)减压型消火栓损坏或栓口堵塞; 维修办法: (1) 打开检修阀 (2) 进一步排查系统管网水压不足的原因并处理 (3) 重新连接,发现接口损伤、变形的及时更换 (4) 重新绑扎并测试无漏水 (5) 更换破损的水带或软管 (6) 清理或维修、更换. 62:关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平面布置要求;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该大于10厘米。 63:预作用系统主要由闭式喷头、预作用报警阀组或雨淋阀组、充气设备、管道、供水设施和火灾探测报警控制装置等组成,如图6-2-5所示。 64:泡沫灭火系统按系统形式分为: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泡沫喷雾系统、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 65:预制灭火系统的自动方式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 有网管的有三种,手动,自动,机械应急。 预制灭火系统是单独一个柜子放在防护区内的,没有管网和存气瓶,不可能到防护区里去启动系统,因为喷出的灭火剂通常有一定的毒性或窒息,所以不可能跑进防护区内机械应急启动。教材原文:预制灭火系统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其工作原理和控制逻辑基本同管网灭火系统。需要指出的是,柜式无管网气体灭火装置直接设置在防护区内,装置内不含选择阀,在系统启动时,启动气体直接打开灭火剂储存容器瓶头阀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66:以下会造成控制器显示“器件故障”,“巡检灯”不闪亮的原因有 (1)器件与底座安装不牢靠,底座接线松动 (2)报警总线发生故障 (3)器件自身损坏 67:灭火器的喷射性能:喷射性能是指对灭火器喷射灭火剂的技术要求,包括有效喷射时间、喷射滞后时间、有效喷射距离和喷射剩余率· 68:1)防火卷帘的定义及作用。防火卷帘是指由卷轴、导轨、座板、门楣、箱体、可折叠或卷绕的帘面及卷门机、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卷帘门组件。防火卷帘主要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防火分区中起防火分隔作用,相当于防火墙。防火卷帘平时卷放在自动扶梯周围、中庭周围或疏散通道等部位的上部转轴箱内,所在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可联动控制下降,也可手动控制下降,从而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69:以下哪种物质着火属于B类火灾 沥清,白酒,汽油,沥清和石蜡考的最多,因为平时是固体,着火后就主成了液体。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物质火灾。 70:计算机硬件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内存储器,中央处理器CPU·机籍,主板,显卡,调制解调器,网卡,稳压电源。 71:下列哪些系统应选择雨淋系统: (1)火灾的水平蔓延速度快·闭式洒水喷头的开放不能及时使喷水有效覆盖着火区域的场所 (2)室内净空高度超过闭式系统最大允许净空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初期火灾的场所 (3)严金危险级一级二级的场所。 72: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与建筑物的建筑类型·耐火等级、建筑高度或层数 等参数有关,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类型·耐火等级·建筑高度或层数规定了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73: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在扑救时应遵守“先断电·后灭火”的原则·如果情况危急需带电灭火,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或用灭火毯等。 (1)电气设备初起火灾扑救: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在扑救时应遵守“先断电·后灭火”的原则·如果情况危急需带电灭火,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或用灭火毯等不透气的物品将着火电器包裹,让火自行熄灭。千万不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防止 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74:以人为本的要求有 1) 增强以人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 2) 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 3) 营造以人为本的消防安全氛围· 75:如果身处室外,可能观察到回燃的征光包括3)回燃的典型征兆,如果身处室外,可能观察到的征兆包括: 一是着火质间开口较少,通风不良,蓄积大量烟气; 二是着火房间的门或窗户上有油状沉积物; 三是门·窗及其把手温度高; 四是开口处流出脉动式热烟气: 五是有烟气被倒吸入室内的现象·如果身处室内,或向室内看去,可能观察到的征兆包括:一是室内热烟气层中出现蓝色火焰;二是听到吸气声或呼啸出。 76:可燃性粉尘是指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如淀粉·小麦 粉、糖粉·可可粉·硫粉·锯木周皮革周等属于可 燃性粉尘· a.粉尘的种类·可燃性粉尘是指在大气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纤维或飞絮,如淀粉、小麦粉、糖粉、可可粉、硫粉、锯木圆、皮革等属于可燃性粉尘·难燃性粉尘是指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燃烧爆炸的粉尘,例如土、砂、氧化铁、水泥、石英粉尘等· 77:首火房间内烟气在流动扩散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现象: 1烟羽流· 2顶棚射流· 3烟气层沉降· 4火风压: 78:雷击引发的火灾:雷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电通常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球雷等。 79:轰燃的危害性有 易加速火势基延:能导致建筑坍塌。对人员疏散逃生危害大。增加了火灾扑灭难度。 轰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易加速火势莫延,轰燃发生后,喷出的火焰是造成建筑物层间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火势蔓延的主要驱动力,不仅直接危害着火房间以上的楼层,而且严重威胁毗邻建筑的安全。 二是能导致建筑坍塌。轰燃发生后,建筑的 承重结构会受到火势侵袭,使承重能力降低,导致建筑倾斜或倒塌破坏。 三是对人员疏散逃生危害大。轰燃发生后,室内氧气的浓度只有3%左右,在缺氣的条件下人会失去活动能力,从而导致来不及逃离火场就中毒空息致死。 四是增加了火灾扑灭难度。 80:火文确认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报告单位负责人。正确。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火灾警报的应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2)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报警时应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 (3)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81:①爆炸极限的定义。 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可燃的蒸气、气休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 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和上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极限范围。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82:无负压(叠压)稳压设施直接串接到有压管网上取水,能有效利用其管网压力并且不产生负压危害。正确 83:测试干式报警阀组时,在开启警铃试验阀前,应首先关闭报警管路控制阀。正确 【解析】 对于干式报警阀组,在开启警铃试验阀前,应首先关闭报警管路控制阀。测试完成后,关闭警铃试验阀并打开报警管路排水阀,余水排出后关闭排水阀,打开报警管路控制阀。 84:静电的消失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中和和泄漏。前者主要是通过空气发生的;后者主要是通过带电体本身及与其相连接的其他物体发生的。正确 85:灭火原理。当七氟丙烷灭火剂喷射到保护区或对象后,液态灭火剂迅速转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热量,使保护区和火焰周围的温度显著降低;另外,七氟丙烷灭火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游离基,能最终阻止燃烧的链式反应,从而使火灾扑灭。正确 86:静电是在宏观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确 87:适用范围,二氧化碳灭火剂可以扑救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电气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不得用于扑救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气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钠、铁、钛、错等活泼金屋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压氢化物火灾。 88:疏散走道的布置应简明直接,设置尽量避免曲折和袋形走道,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正确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布置应简明直接,设置尽量避免曲折和袋形走道,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89: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小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米。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表中的规定减少25%, 90: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炕、乙统、氢气、乙炔等气体燃烧或爆炸发生的火灾。 91:测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功能时,火灾报警控制器需处于“自动”状态。 92:电热器具是指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电器,如电热炊具、电暖设备以及电吹风等。 93:一定能量的引火源:无论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能量,即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才能引起燃烧反应,否则,燃烧不会发生。其所需引火源的能量,取决于可燃物质的最小引燃能量(又称最小点火能量,即能引起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小能量引火源的强度低于可燃物的最小引燃能量,燃烧便不会发生。 94: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规定的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依法对审查的结果负责;规定应当申请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竣工,组织消防验收;规定不需要设计审查、消防验收的其他建设工程备案,应当进行抽查;负责依法督促建设工程责任单位加强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在组织制定工程建设规范以及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应充分考虑消防安全因素,满足有关消防安全性能及要求。 |
|